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072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筑物。
背景技术
我国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河湖水面都结冰,景观水系在漫长的冬季总有厚厚冰层,再堆积一层尘土,很煞风景,这是一个国际上尚未解决的问题。就我国广大华北、华东地区而言,冬季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都高于零度,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最低气温高于零度,一月份的日间温度亦高于零度。对水面或冰面来说,日间是吸热过程,夜间是放热过程,结冰都在夜间进行。现有不结冰的条件是一、4℃的河(湖)岩(土)层提供充足的热源。二、白日的阳光。三、白日高于水温的大气。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解决景观水系河湖水系在冬季结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这种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它由高挡水墙和低挡水墙间隔并列组成,上述高、低两道挡水墙平行横贯景观水系,其中高挡水墙的下部横向分布有泄水孔,高挡水墙的顶面高于水平面,位于上游,低挡水墙顶面略低于水平面,位于下游,两者相距至少5-20厘米。
上述高挡水墙顶面距离水面的距离是2-5厘米。
上述低挡水墙顶面距离水面的距离是2-5厘米。
上述高挡水墙下部的泄水孔是横向矩形孔、条形孔或圆形孔。
上述高挡水墙和低挡水墙是混凝土构筑物或橡胶坝挡水构筑物。
上述高挡水墙和低挡水墙是在混凝土构筑物上可以安装升降闸门。
本实用新型的防结冰原理都市景观水系一般为封闭的死水,静止的水体是不良导体,有明显的温度层。见图1因为4℃的水比重最大,所以河湖底部全部是4℃的水体,河湖底部土壤也都是4℃,并且越深入土壤,温度越高,基于以上规律,如果能使水上下交流的话,在水体热容量足够大的情况下,即使气温降至零下,仍然不会结冰;即使水体表面已经结冰,也会慢慢地融化成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河、湖水体周而复始地穿过“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促使水体的上下部循环运动,全水体不再有温度层,而是整体降温,由4℃降至3℃,降至2℃降至1℃,甚至接近0℃的水。对于辽阔的华北、华东地区来说,河湖整体水温尚未降至0℃水的时候,春天即将来临,阳光、大气、季风又该对水体加温了,水温将开始逐日升高,就实现了河湖等景观水系水面不结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河、湖等景观水系。


图1是都市景观水系有明显温度层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3,这种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由高挡水墙1和低挡水墙2间隔并列组成,高、低两道挡水墙平行横贯景观水系,高挡水墙的下部横向分布有泄水孔3,上述高挡水墙下部的泄水孔是横向矩形、条形孔或圆形孔。高挡水墙的顶面高于水平面,位于上游,低挡水墙顶面略低于水平面,位于下游,两者距离可以是5厘米、10厘米、15厘米或20厘米。高挡水墙顶面距离水面的距离是2-5厘米,低挡水墙顶面距离水面的距离是2-5厘米。
参见图3,在有适量流动的河、湖水体实施本实用新型后,低档水墙后的下游水面足够长的距离就不会结冰,只有在流程相当远的地方,流态为层流的情况下,水面由4℃降至3℃,又降至2℃,再降至1℃,后又降至0℃,最后又散尽0℃水的热容量,才可能结冰。应在0℃水的地方之前再建一处“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依此类推,可以达到全部河、湖水面皆不结冰。如果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完全静止的景观河、湖水体,就要使原本静止的景观河、湖水体适度形成流动,形成有上游和下游的环形流动水系,这个环形水系可以是河道或管道,也可以部分用河道或渠道,部分用管道或暗渠连接形成。可由水泵提供循环的动能。上述高挡水墙和低挡水墙可以是混凝土构筑物或橡胶坝挡水构筑物。为了适应水面的高低变化,上述高挡水墙和低挡水墙上可以安装升降闸门。
权利要求1.一种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它由高挡水墙和低挡水墙间隔并列组成,上述高、低两道挡水墙平行横贯景观水系,其中高挡水墙的下部横向分布有泄水孔,高挡水墙的顶面高于水平面,位于上游,低挡水墙顶面略低于水平面,位于下游,两者相距至少5-20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挡水墙顶面距离水面的距离是2-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挡水墙顶面距离水面的距离是2-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挡水墙下部的泄水孔是横向矩形孔、条形孔或圆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挡水墙和低挡水墙是混凝土构筑物或橡胶坝挡水构筑物。
专利摘要一种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它由高挡水墙和低挡水墙间隔并列组成,上述高、低两道挡水墙平行横贯景观水系,其中高挡水墙的下部横向分布有泄水孔,高挡水墙的顶面高于水平面,位于上游,低挡水墙顶面略低于水平面,位于下游,两者相距5-20厘米。本实用新型使河、湖水体周而复始地穿过“景观水系不结冰构筑物”,促使水体的上下部循环运动,全水体不再有温度层,而是整体降温,由4℃降至3℃,降至2℃降至1℃,甚至接近0℃的水,实现了河湖等景观水系水面不结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河、湖等景观水系。
文档编号E02B1/00GK2761689SQ20052000083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4日
发明者王清熙, 张连桐 申请人:张连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