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05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管材,用于改善建筑排水系统工况,提高通气能力稳定 管道压力,提升管道通水能力。
背景技术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立管内水流垂直下落会形成水膜沿管壁并携带大量空气一起 向下运动,进入横干管(包括弯头)时,由于环形封闭水膜使气体不能自由流动,短时间内 横管压力突然增加,严重影响排水系统的安全畅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立管水流经导流装置引 导使气水分流后进入横干管,从而提高通气能力稳定管道压力,大幅度提升管道通水能力 的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本实用新型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筒形圆管,在圆管的上部 制有立管接口,圆管的下部制有弯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内壁制有左、右导流筋, 所述左、右导流筋的上头有单根预分导流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制有一段圆管(水管),圆管上部 的立管接口与排水管(立管)相连,圆管下部与横干管(弯头)相连接,主要特征是在圆管 的内壁制有立管中下来的水分向两侧的左、右导流筋,左、右导流筋呈流线型,能对立管水 流引导,使气水分流后进入横干管(弯头),从而提高通气能力,稳定管道压力,大幅度提升 管道通水能力。在左、右导流筋的上头有了单根的预分导流筋,使立管下来的水得到预分, 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其所述圆管直径Φ为110毫米,左、右导流 筋加上单根预分导流筋的长度L大于200毫米,左、右导流筋高度H大于10毫米。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排水管与横干管(弯头)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筒形圆管1, 在圆管的上部制有立管接口 2,圆管的下部制有弯头接口 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1内壁 制有左、右导流筋4。本产品制有一段圆管1 (水管),圆管1上部的立管接口 2与排水管 (立管)相连,圆管1下部与横干管6 (弯头)相连接,主要特征是在圆管1的内壁制有立管 中下来的水分向两侧的左、右导流筋4,左、右导流筋4呈流线型,能对立管水流引导,使气水分流后进入横干管6 (弯头),从而提高通气能力,稳定管道压力,大幅度提升管道通水能 力。其所述左、右导流筋4的上头有单根预分导流筋3。在左、右导流筋4的上头有了单根 的预分导流筋3,使立管下来的水得到预分,效果好。其所述圆管1直径Φ为110毫米,导 流筋3、4的长度L大于200毫米,高度H大于10毫米。
权利要求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包括筒形圆管(1),在圆管的上部制有立管接口(2),圆管的下部制有弯头接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1)内壁制有左、右导流筋(4),所述左、右导流筋(4)的上头有单根预分导流筋(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的直径Φ为 110毫米,左、右导流筋⑷加上单根预分导流筋(3)的长度L大于200毫米,左、右导流筋 ⑷高度H大于10毫米。
专利摘要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包括筒形圆管,在圆管的上部制有立管接口,圆管的下部制有弯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内壁制有左、右导流筋。本产品制有一段圆管(水管),圆管上部的立管接口与排水管(立管)相连,圆管下部与横干管(弯头)相连接,主要特征是在圆管的内壁制有立管中下来的水分向两侧的左、右导流筋,左、右导流筋呈流线型,能对立管水流引导,使气水分流后进入横干管(弯头),从而提高通气能力,稳定管道压力,大幅度提升管道通水能力。
文档编号E03C1/12GK201738393SQ20092019942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7日
发明者郑德明 申请人:郑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