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能、集能供水技术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06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能、集能供水技术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抽水蓄能发电
背景技术
我国从2003年开始引进抽水蓄能发电技术与设备,到目前已有近10年的历史,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已有的抽水蓄能发电站的建设大多采取修筑高水头落差水库,利用高水位落差产生大的势能作为动力做水力发电。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关对现行的供水技术做其它的变革或增加其它技术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以“水头落差”所产生的水源“势能”为基础,在供水管路系统中增加“加能”与“集能”技术与装置,将原有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并提高其能量指数,以进一步提高动力水源做功的能力,达到增加发电机单机装机容量的效果。方法之一是将来自供水水库(塔)的动力水源,在其供水管末端增设一套“加能器(罐)”,将水源引入该加能装置中,通过对加能器(罐)中的水源做加能(压)处理,并达到设定的动能指数后,即完成了 “加能”程序。方法之二是打开“加能器(罐)”的放水球伐,将已完成加能处理的水源经出水管进入“集能管”,经过该管的“截面渐变集能”效应的处理,在该管的出水口已积集比原来更高的能量指数,形成高能量的动力水源,供水轮机作驱动力。上述两项增能处理的效果是通过对动力水源的动能计算结果表明在“集能管” 出口处的动能指数比该动力水源初始的“水头落差”所产生的“势能”的能量指数提高了 3 4倍,出水口水压的理论值可以达到40kg/cm2,水流速度也可以达到30米/秒或以上。 即是说通过“加能”与“集能”技术与装置的措施处理,可以在较低水头落差的条件下实现提高水源的动能指数,增大发电单机容量的目的。


本附图为加能与集能装置侧立面视中1、水源供水管,2、球伐,3、加能器(罐),4、压力控制伐,5、声光报警器,6、出水球伐,7、加能器(罐)出水管,8、集能管,9、进水接口座,10、水轮机说明本附图中的进水接口座(9)与水轮机(10)已做另案专利申报,故在“权利要求书”中未做详细阐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从供水塔(1)出来的动力水源,经进水球伐( 进入加能器(罐)(3),[此前应将出水球伐(6)关闭],由于压力水源在加能罐内的积集而将罐中的空气压缩,在压缩至设计指数(由水头落差计算确定)时,冲开压力控制伐G),此时由声光报警器(5)报警并起动空气压缩机的放气开关,通过压气管道向加能器(罐)(3)输入压缩空气,当罐内的空气压力达到规定的气压指数(由设计按要求设置规定值)时,即由声光报警器( 再次报警,此时即可打开球伐(6)放水,从出水管(7)进入集能管(8),并在此做能量积集后形成更高动能指数的动力水源通过接口座(9)进入水轮机(10)的内腔,推动水轮机叶轮旋转做功。
权利要求
1.一种加能、集能供水技术与装置,安装于抽水蓄能电站供水系统的管路中,该装置是以供水管路中已有的“水头落差”所产生的“水头势能”为基础,采用“加能”与“集能”装置,将原有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并加倍提高其动能指数,以增大动力水源的做功能力,其特征是“加能(压)”装置为第一级装置,“集能管”作为第二级装置,由上述两级装置完成对动力水源的增能效果,达到增大动力水源做功之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能”装置的特征是在电站供水管的末端,设置一间“加能室”并在室内安装“加能器(罐)”以及配套的空气压缩机并配置相关的压力控制器件与声、光报警装置等,以实施对动力水源的“加能(压)”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能”装置,其特征是经“加能”处理后的出水管末端设置一个锥形管即“集能管”,其功能是做“能量积集”,即将已经增加了能量指数的动力水源,利用“截面变形集能”原理,使锥形管末端积集更大的能量。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抽水蓄能发电供水系统中,采用“加能”与“集能”装置,将原来的水头落差所产生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并将其能量指数做成倍数的提高,以实现低位水头落差条件下,提高水轮机的做功能力以增大发电机的单机装机容量。本发明的背景是国内外现行抽水蓄能发电技术中,以不断提高动力水源的水头落差来达到增加发电机的单机装机容量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低水头落差的条件下,就供水技术而言,通过采取“加能”与“集能”技术与装置,以达到对低水头提高供水能量,达到提高水轮机做功能力的目标。
文档编号E03B7/09GK102373728SQ20111012812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
发明者李光天, 李强 申请人:李光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