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99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动便器涉及卫浴洁具行业,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能自动冲水且节水的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难题是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日趋恶化。据有关资料分析,全国666个建制市中,不同程度缺水的有500多个,32个百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 30个受缺水困扰。在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中,入厕冲水用水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是家庭中的主要用水项。所以,降低入厕用水量意义非常重大,特别是在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以及在火车、长途大巴、飞机、房车、移动厕所等这些水资源十分紧缺地方。另一方面,现有的便器冲水都采用手动或者人体感应,采用手动方式冲水的弊端是有时候便后会忘记冲水,很不卫生,而采用人体感应方式冲水成本高,安装复杂。因此,急需一种既能节约入厕用水,又能自动除垢除味,并能自动冲水的便器系统装置。
发明内容为弥补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便器,该便器既能节约入厕用水,又能自动除垢除味,并能自动冲水。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自动便器,其包括动力系统和冲水装置,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移动支架、固定支架和上举弹簧,所述固定支架由支撑臂、固定支架底座、悬挂架组成,所述悬挂架悬挂在便器盆体的上沿部分,所述移动支架套设在固定支架的上面,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具有活塞杆的活塞筒,所述活塞杆及上举弹簧与固定支架相连;所述冲水装置包括混合水气喷头、环形供水管、喷水装置和供水活塞筒;当人体自身重量压迫坐便垫圈时,坐便垫圈下压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下行并同时蓄存弹力势能,活塞处于待发状态,当人体重力消失时,上举弹簧弹回,移动支架上行,推动供水活塞筒的活塞使冲水装置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水气喷头由两级尖嘴喷头构成,二级喷头的直径稍大于一级喷头的直径,并通过连接柄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冲水装置还包括涡穴阻尼器,所述涡穴阻尼器的一端连接供水活塞筒,另一端连接环形供水管,阻尼器管壁的内壁设有月牙形的呈螺旋状分布的阻尼壁。进一步地,还包括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所述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安装在直排式排污管与便器盆腔排污入口之间,其包括软体连接管、活塞开关闸和开闸液供给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开关闸包括在软体连接管外侧对应安装的开关闸门、开关活塞、开关闸活塞筒和关闭弹簧,开关活塞杆一端连接开关闸门,在开关闸活塞筒的外端连接着关闭弹簧,内端盛有由开闸液供液装置供给的能流进和流出的开闸液;所述开闸液压供给装置包括固定架、连动器、开间液供液活塞筒、分离销和连动抬栓组成。[0009]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便器还包括润滑液喷洒装置,该润滑液喷洒装置包括环形润滑液输液管、设于润滑液输液管上的润滑液喷头、与润滑液输液管相连的润滑液供液瓶和与润滑液供液瓶相连的打气活塞筒。本实用新型自动便器采用机械手段实施除便和除臭,彻底摆脱了水冲厕所依赖水的动力性实施冲便和以水冲与水封抑臭的技术根本,仅仅利用了水的润滑性,减轻或消除了排便在便器中可能出现的黏附,从而实现即使利用微液冲厕亦可获得理想的冲洗与除臭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便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液喷洒装置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液供液装置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供水装置示意图;图5-1为本实用新型开闸液供液装置未启用状态示意图;图5-2为本实用新型开闸液供液装置连动状态示意图;图5-3为本实用新型开闸液供液装置的上行结束状态示意图;图6-1为本实用新型冲水装置示意图;图6-2为本实用新型涡穴阻尼器剖面图。图中1.移动支架,2.固定支架,3.便器盆体,4.悬挂架,5.悬挂内腔,6.悬挂外腔, 7.支撑臂,8.固定支架底座,9.坐便垫圈,10.润滑液喷头,11.环形润滑输液管,12.单向进气阀,13.单向润滑液输液阀,14.混合水气喷头,15.环形供水管,16.阻尼壁,17.阻尼腔,18.单向进水阀,19.单向出水阀,20.固定架,21.连动杆,22.开闸液供液活塞筒, 23.分离销,24.连动抬栓,25.连动弹簧,26.连动舌,27.开闸液输液管,28.涡穴阻尼器, 29.阻尼器管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便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自动便器,是适用于便器中的坐便和蹲便而设计的一种具有节水、自洁、自动冲水功能的便器。该便器系统装置由动力系统装置和功能系统装置构成。动力系统装置由移动支架1、固定支架2、便器盆体3 及上举弹簧组构成。动力系统装置能够承载功能系统装置,同时依靠人入厕时人体自身的重力下压下行及同时蓄存弹力势能作为动力弹回上行。功能系统装置即能够带动自动喷射涡穴气泡水气流的冲水装置系统、能够带动自动为便器盆腔内壁喷洒润滑液(含有洗涤剂和除味剂)的润滑液喷洒装置系统、能够带动自动开关的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以上动作就是依靠下压下行和弹回上行的下、上垂直运动作为做功的动力,分别完成功能系统装置的自动化功能。便器系统装置功能完成过程具体如下当人入厕下蹲时移动支架1受人体重力下压而下行,在下行行程中带动便器系统装置完成以下的动作[0025]1、润滑液喷洒装置系统喷洒润滑液,如图2所示,所述润滑液喷洒装置包括环形润滑输液管11、设于润滑输液管上的润滑液喷头10、与环形润滑输液管11相连的润滑液和与润滑液供液瓶相连的打气活塞筒。所述润滑液供液装置(见图;3)具有单向进气阀12和单向润滑液输液阀13。随着移动支架1下压、压下打气活塞筒的活塞,筒内空气被压进润滑液供液瓶,润滑供液瓶内压力增大,润滑液被压出进入环形润滑输液管11,随即从连接在环形润滑输液管11上的多个润滑液喷头10(见图2、喷向便器盆腔内壁。润滑液能够减小便溺物和便器盆腔内壁的附着物表面张力,同时能作为洗涤剂和除味剂清除残垢及祛除异味。2、喷水装置系统的供水活塞筒蓄水。随着移动支架1下压压下供水活塞筒的活塞,单向进水阀18中的浮球下降,单向进水阀18打开进水,当活塞到底部(见图5- ,供水活塞筒内蓄满水,浮球上升,堵住开口,单向进水阀18关闭。3、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中的连动器挂合。随着移动支架1下压压下开闸液供液装置(见图5-1)中的连动杆21,连动杆21到底部固定架20时,连动杆21上的连动抬栓M与连动舌沈挂合(见图5-2)。4、动力装置系统蓄存弹力势能。随着移动支架1下压压下上举弹簧,将人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移动支架1上行的弹力势能,当人离开时完成弹回上行行程。当人离开便器时,上举弹簧向上推动移动支架1上行,在上行行程中带动便器系统装置完成以下动作1、润滑液喷洒装置系统打气活塞筒,随着移动支架上行,带动打气活塞筒活塞上行,筒内吸满空气,等待下次使用。2、喷水装置系统的供水活塞筒供水。移动支架上行,带动供水活塞筒的活塞上行, 筒内水压增大,水流顶开单向出水阀19 (参见图5- ,进入涡穴阻尼器观,发生涡穴现象, 产生具有涡穴气泡的水流,然后进入环形供水管(见图6- ,最后从混合水气喷头9射出具有高能量的水气流,沿便器盆腔内壁旋转冲洗便溺物。当移动支架1上行至顶部时,喷水过程结束。3、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的开关闸打开和关闭。移动支架1上行带动开闸液供液装置中的连动杆21及与处在连动状态的连动器向上运动,活塞筒内的开闸液被压进开关活塞筒内,使开关活塞筒活塞向外运动,带动开关闸门打开;当移动支架1上移至顶部时,开闸液供液装置中的连动舌26受分离销23挤压与连动杆21上的连动抬栓M 分离(见图5-3),此时开关活塞筒中的开闸液突然失去上行时的推动力,在开关活塞筒另一端关闭弹簧弹力的推动下又慢慢回到开闸液供液活塞筒22内,同时连动器下行,这时的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间门慢慢关闭,连动器到达底部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关闭状态(见图 5-1)。4、动力装置系统释放弹力势能上举移动支架1。当人离开时,上举弹簧释放人下蹲时蓄存的弹力势能,将移动支架1上举至最高位置,带动各系统装置完成在弹回上行行程的做功,最后恢复到未使用时的状态。上述状态循环往复,只有充分利用人入厕的重力势能,就实现了自动冲水、自动清洁除味的功能,不再需要人的任何操作动作和动力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便器是一种节能的自动化便器。该便器能够节水的原因其一是设计的自动开关的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只要是落入排污口的便溺物便可依靠自重力下落到排污管道中,所以冲水需用的水量只需将便溺物冲进排污口即可;其二是设计的自动为便器盆腔内壁喷洒润滑液的润滑液喷洒装置系统,喷洒的润滑液使便溺物很容易从便器盆腔内壁上分离下滑到便器盆腔底部,所需冲水量因此大大降低其三是设计的喷水装置系统,能够喷出具有涡穴气泡的高速水气流,只需很少的水就能将便溺物击碎并排入排污口,所以该系统装置具有高效节水功能。动力系统装置的各部件的构造和功能分别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固定支架2通过固定支架2上的悬挂架4悬挂在便器盆体3 (坐便型) 的上沿部分,为功能系统装置的承载支架。其内部结构由悬挂架4分割成悬挂内腔5和悬挂外腔6。悬挂内腔5为环形盒状,悬挂内腔5装载有冲水装置(详见图4)和润滑液喷洒装置(详见图2)。悬挂外腔6由支撑臂7、固定支架底座8和悬挂架4围合而成。在固定支架底座8上安装有为冲水装置供水水源的供水活塞筒;有为润滑液喷洒装置供给润滑的打气活塞筒和润滑液;有为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提供液压的开间液供液装置 (详见图5-1);有为其它装置提供上行动力的上举弹簧。移动支架1是套在固定支架2的上面,通过安装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的各活塞筒的活塞杆及上举弹簧与固定支架2上下垂直相连,在其上承载有坐便垫圈9和坐便盖。当人入厕下蹲时,移动支架1受到垂直向下的压力,克服上举弹簧的弹力做下行行程运动,当其底部接触到固定支架2的支撑臂7的上沿时,移动支架1下行运动停止,下压下行行程结束;当人离开时,上举弹簧释放在下行行程中蓄存的能量,推动移动支架1垂直向上运动, 当各活塞筒活塞到达顶部时,移动支架1弹回到最高位置,于是弹回上行行程结束。移动支架1就是下压下行行程---弹回上行行程这样一个回程中,带动冲水装置系统、润滑液喷洒装置系统、直排式排污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完成各自的自动化功能。便器盆体3坐便形象一个放大的酒杯,由坐便盆腔和坐便盆底座构成。由陶瓷或塑料制成。除具有便器的功能外,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装置是通过固定支架2固定在便器盆体3上(坐便型)或便器盆体3固定在固定支架2 (蹲便型)上来实现有别于普通便器的节水自动化功能。本实用新型功能系统装置包括润滑液喷洒装置系统、冲水装置系统和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各装置系统组成、构造、功能和工作原理说明如下润滑液喷洒装置系统。所述润滑液喷洒装置系统包括润滑液喷洒装置(详见图2)和润滑液供液装置 (详见图3)。润滑液喷洒装置包括润滑液喷头10、环形润滑输液管11。润滑液喷头10(至少两个以上)均勻的连接在环形润滑液输液管11上。润滑液供液装置(详见图3)由打气活塞筒和润滑液供液瓶组成。在下压下行行程中,打气活塞筒筒内空气被压缩,压力增大, 顶开润滑液供液瓶上的单向进气阀12,空气被压进润滑液供液瓶,瓶内压力随之增大,润滑液顶开单向润滑液输液阀13进入环形润滑液输液管11,随即从各润滑液喷头10喷出,喷在便器盆腔内壁。于是在便器盆腔内壁表面行程一层薄薄的润滑膜,润滑膜极大的减小了便溺物与便器盆腔内壁的便面张力和之间的摩擦力,使落在便器盆腔内壁便溺物在自重作用下就会向下滑落,或用少量的会就能冲走。润滑液使以一定浓度的肥皂水为原料,配一定浓度的除味剂等组成。所以,每喷一次润滑液,除起润滑作用外,同时起洗涤和清除臭味的作用。冲水装置系统。所述冲水装置系统包括喷水装置(见图6-1)和供水装置(见图4)。冲水装置包括混合水气喷头14(见图6-1)、环形供水管15、涡穴阻尼器28(见图6- 。混合水气喷头 14由一级喷头和二级尖嘴喷头构成,二级喷头的直径稍大于一级喷头的直径,并通过连接柄相连,期间形成的间隙使空气能够进入二级喷头腔。当高压水流从一级喷头高速喷进二级喷头腔时,同时吸进空气与水混合成高压水气流,紧贴便器盆腔内壁喷出。喷头与垂直方向的夹角30度左右,水流沿便器盆腔内壁螺旋式盘旋向底部汇集成大的旋转水流,在此过程中便器盆腔内壁上的残留溺物以及底部便溺物会被全部冲走。涡穴阻尼器观既是供水管(一端连接供水活塞筒,一端连接环形供水管15),又是能够产生涡穴气泡的阻尼器。其结构特征是在阻尼器管壁四的内壁,有月牙状的阻尼壁16,呈螺旋状向前排布,因而形成螺旋状的阻尼腔17,水流经此管时,靠近阻尼壁的水流,会流入阻尼腔中旋转向前,带动管内的水流旋转向前流动,这样旋转水流在旋转过程中会发生涡穴现象,产生涡穴气泡。这种涡穴气泡在喷出瞬间破裂时,会产生巨大能量,使水流变成一种高速、高压水流,不但能够击碎并冲走便溺物,而且能够“铲除”便器盆腔内壁的残留污垢。所以冲水装置喷出的是一种高能量的水气流。供水活塞筒(详见图4)是能够储水和把水压出的活塞筒,其上安装有单向进水阀 18和单向出水阀19。在下压下行行程中,单向进水阀18中的浮球下落,水进入活塞筒,当活塞筒灌满水时,浮球上浮阀门自动关闭,而单向出水阀19由于可调节并使弹簧顶针阀的弹力稍大于自来水的压力,此时活塞筒的水不会顶开弹簧顶针阀而溢出,所以当活塞下行至底部时,活塞筒蓄满水后,单向进水阀18和单向出水阀19都处在关闭状态。在接下来的弹回上行行程中,活塞筒中的活塞上行使筒内压力增大,活塞筒中的水便顶开单向出水阀19 进入涡穴阻尼器观,产生涡穴气泡的水流进入环形供水管15,最后从混合水气喷头14喷出高速水气流。当弹回上行行程结束时,活塞筒供水随之结束,单向进水阀18和单向出水阀 19均处在关闭状态。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是安装在便器盆腔底部的能够自动开关的系统。该装置系统由软体连接管、活塞开关闸和开闸液供给装置组成。软体连接管由塑料、橡胶或尼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连接在采用直排式排污的排污口和排污管道之间。由于软体连接管有很好的柔韧性盒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形状的变化,实现闭合,而外力消失时又不影响其作为管道的通畅性能,同时当开关闸门闭合时,又充当了密封垫的作用,所以当开关闸门闭合时关闭很严,排污管道中的臭味不会上窜,因此采用了这种装置的便器不在需用“封喉水”。活塞开关闸是在开关活塞杆的一端连接上开关闸门,在开关闸活塞筒的外端连接着关闭弹簧,由开闸液供液装置供给的能流进和流出开闸液。当开闸液供液装置不供给开闸液,开关闸门受关闭弹簧向里的弹力作用,一直处在关闭状态,软体连接管受到其外对向的开关闸门的向内挤压而合拢密闭;当开闸液供液装置供给开闸液时,进入开关活塞筒内的开闸液就会推动活塞克服关闭弹簧弹力向外运动,开闸闸门慢慢打开,软体连接管在弹力作用下也随之打开;当开闸液供液装置供给的开闸液失去压力时,关闭弹簧恢复弹力,推动活塞向里运动,开关活塞筒内的开闸液被挤回开闸液供液活塞筒22,开关闸门慢慢关闭, 直到两扇开关闸门对向而处在关闭状态。开闸液压供给装置(详见图5-1)由固定架20、连动杆21、开闸液供液活塞筒22、 分离销23、连动抬栓24、开间液输液管27组成。连动器由连动弹簧25和连动舌26组成, 连在开间液供液活塞筒22的活塞杆上。图5-1为开闸液供液装置的未启用状态。在该状态下,开关活塞筒内的液体回到了开间液供液活塞筒22内,活塞开关间处在关闭状态,此时连动器处在底部的独立状态。图5-2为开闸液供液装置的连动状态,该状态是由于移动支架1受人体下压,压下连动杆21,当连动杆21上的连动抬栓24碰上连动器的连动舌26,连动舌26受挤压回缩, 当连动抬栓24越过连动舌26时,连动舌26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又伸出,此时连动器与连动杆21的连动抬栓24处在连动状态。图5-3为开闸液供液装置的上行及结束状态,该状态是由于人入厕离开便器后, 移动支架1上行带动连动杆21上行,带动处在连动状态的开间液供液活塞筒22的活塞随之向上运动,开闸液被挤压到开关活塞筒内,推动开关活塞向外运动,开关闸门渐渐打开, 当连动器移动至顶部时,连动舌26因先碰到分离销23,便于连动抬栓24分离不在上行,开闸液供液活塞筒22的活塞上行运动结束,开关闸门处在最大打开位置。此时,由于开闸液供液活塞筒22的活塞突然失去上行动力,筒内的开闸液在开关弹簧的弹力以及回流开闸液重力的作用下,又回到开闸液供液活塞筒22内,开关闸门也随之渐渐关闭,连动器独行下落,直至回到图5-1的未启用状态。本实用新型自动便器的蹲便型系统装置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与坐便型完全相同。只是因为坐便与蹲便使用方式的不同,承载、动力系统装置在外形、使用方法和连接方式等有所不同。如蹲便的移动支架1上面没有垫圈和盖子,人直接踩在移动支架上,同样能够利用人入厕时站在移动支架1上的重力势能为动力,完成自动化功能;固定支架2直接固定在地面上,而蹲便盆体是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为了功能系统装置的部分装置安装在蹲便上更合理,安装部位有所改变,如蹲便的喷水装置安装在盆体上沿,润滑液喷洒装置安装在移动支架1上(设计的蹲便体口径大于移动支架1的口径)等。但蹲便与坐便在承载、 动力系统装置上的差异不影响功能系统装置运行,与坐便有同样的节水、自洁、自冲功能。在便器盆体3 (以坐便型为例)的底部安装上软体连接管、活塞开关闸、接上开关活塞筒上的关间液输液管。在固定支架2的悬挂内腔5安装固定冲水装置9的环形供水管 15和连接其上的多个混合水气喷头14,并调整使混合水气喷头14紧贴便器盆体3内壁,喷水方向与垂直方向约30度夹角;同时安装润滑液喷洒装置的环形润滑输液管11和连接其上的多个润滑液喷头10、调整润滑液喷头10的角度,保证润滑液均勻的洒在盆腔内壁。在固定支架2的悬挂外腔6分别安装固定供水活塞筒、打气活塞筒、润滑液供液瓶、开间液供液装置和上举弹簧;给润滑液瓶灌上润滑液,给开间液供液装置的活塞筒内装满开间液。接上供水活塞筒单向进水阀18的进水管,将涡穴阻尼器28的一端与单向出水阀19接通,另一端接通环形供水管15,将关活塞筒上的关间液输液管与开间液供液装置接通,连接打气活塞筒和润滑液供液瓶之间的输气管,并连接环形润滑输液管11与润滑液供液瓶之间的润滑液输液管。分别将供水活塞筒的活塞杆顶端、打气活塞筒的活塞杆顶端、开间液供液装置的连动杆21的顶端和上举弹簧的顶端安装固定在移动支架1上。将坐便垫圈9和坐便盖安装在移动支架1上。上述过程安装完毕,经过调试,即可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自动便器采用机械手段实施除便和采用机械方式实施除臭,彻底摆脱了水冲厕所依赖水的动力性实施冲便和以水冲与水封抑臭的技术根本,仅仅利用了水的润滑性,减轻或消除了排便在便器中可能出现的黏附,从而实现即使利用微液冲厕亦可获得理想的冲洗与除臭效果;在免水型应用厕所中获得应用的自动便器还能够识别大、小便包括泄便,实现对排便的尿粪分离,实现以尿代水进行便器的微液冲洗,而且自动化程度很尚ο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便器,其包括动力系统和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移动支架、固定支架和上举弹簧,所述固定支架由支撑臂、固定支架底座、悬挂架组成,所述悬挂架悬挂在便器盆体的上沿部分,所述移动支架套设在固定支架的上面,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具有活塞杆的活塞筒,所述活塞杆及上举弹簧与固定支架相连;所述冲水装置包括混合水气喷头、环形供水管、喷水装置和供水活塞筒;当人体自身重量压迫坐便垫圈时,坐便垫圈下压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下行并同时蓄存弹力势能,活塞处于待发状态,当人体重力消失时,上举弹簧弹回,移动支架上行,推动供水活塞筒的活塞使冲水装置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气喷头由两级尖嘴喷头构成,二级喷头的直径稍大于一级喷头的直径,并通过连接柄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装置还包括涡穴阻尼器,所述涡穴阻尼器的一端连接供水活塞筒,另一端连接环形供水管,阻尼器管壁的内壁设有月牙形的呈螺旋状分布的阻尼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所述直排式排污软体连接开关装置系统安装在直排式排污管与便器盆腔排污入口之间,其包括软体连接管、活塞开关间和开间液供给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开关闸包括在软体连接管外侧对应安装的开关闸门、开关活塞、开关闸活塞筒和关闭弹簧,开关活塞杆一端连接开关闸门,在开关间活塞筒的外端连接着关闭弹簧,内端盛有由开间液供液装置供给的能流进和流出的开闸液;所述开闸液压供给装置包括固定架、连动器、开闸液供液活塞筒、分离销和连动抬栓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便器还包括润滑液喷洒装置, 该润滑液喷洒装置包括环形润滑液输液管、设于润滑液输液管上的润滑液喷头、与润滑液输液管相连的润滑液供液瓶和与润滑液供液瓶相连的打气活塞筒。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便器,动力系统包括移动支架、固定支架和上举弹簧,固定支架由支撑臂、固定支架底座、悬挂架组成,悬挂架悬挂在便器盆体的上沿部分,移动支架套设在固定支架的上面,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具有活塞杆的活塞筒,活塞杆及上举弹簧与固定支架相连;当人体自身重量压迫坐便垫圈时,坐便垫圈下压移动支架,移动支架下行并同时蓄存弹力势能,活塞处于待发状态,当人体重力消失时,上举弹簧弹回,移动支架上行,推动供水活塞筒的活塞使冲水装置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彻底摆脱了水冲厕所依赖水的动力性的技术根本,仅仅利用了水的润滑性,减轻或消除了排便在便器中可能出现的黏附,从而实现即使利用微液冲厕亦可获得理想的冲洗与除臭效果。
文档编号E03D3/10GK202117137SQ2011202065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徐伟 申请人:徐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