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地漏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44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水地漏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水地漏圈,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于浴室、阳台或者屋檐落水口处,用于排水与防止线条或发丝等杂物缠绕堵塞的简便落水地漏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落水地漏圈应有尽有,绝大多数此类产品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下水道的防臭、防害虫、防溢流,并且配有各种形状的盖板。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地漏圈都是周边密封,中间开孔的结构。虽然可以防生活用水中掺杂的渣物,但由于线条、布绒毛和发丝等杂物缠绕在地漏圈孔中,很难拨落下来,使清洁落水地漏圈工作不简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水、易于阻隔杂物和清洁简单的新型落水地漏圈。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落水地漏圈,由地漏圈本体、地漏圈本体上的枝状杆、地漏圈本体上的翻边凸缘和折槽构成,所述落水地漏圈本体展平状态为矩形条状几何体;工作状态时所述地漏圈本体为筒状,枝状杆向 筒状的内部发散,翻边凸缘在筒上端部外边沿上;所述的地漏圈本体、枝状杆、翻边凸缘和折槽为塑胶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优选地,所述筒状为圆筒状、方形筒状或矩形筒状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地漏圈本体厚度0.5mm 5mm,其外表面具有均勻分布的条形折槽,便于工作状态时弯曲成筒状。优选地,所述折槽与枝状杆方向相背,并直通翻边凸缘,折槽深度为所述地漏圈本体厚度的0.2 0.9倍,折槽宽为0.3mm 10mm。优选地,所述枝状杆底端连接在地漏圈本体表面上,中间部分呈圆柱状,顶端呈圆球状。优选地,所述翻边凸缘与枝状杆方向相反,翻边凸缘的边缘宽为Imm 10mm,厚
0.5mm 5mmo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I)枝状杆可长短不一,工作状态时地漏圈本体呈筒状使得枝状杆上下叠加排列,参差不齐分布于筒内,使该结构具有水流排泄快,能很好的阻隔渣物,清洁工作简便容易的特点。(2)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且更新换旧安装简便。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状态下结构侧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非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枝状杆分布示意图。其中:1.地漏圈本体;2.枝状杆;3.翻边凸缘;4.折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落水地漏圈,由地漏圈本体I和地漏圈本体I上的枝状杆2及本体上的翻边凸缘3和折槽4构成。所述落水地漏圈为由具有较强弹性和韧性的塑胶材料挤出成型制成的整体结构,无需多工序加工。结合图2和图3可知,所述地漏圈本体I厚度0.5mm 5mm。该地漏圈展平状态为矩形条状几何体,工作状态时地漏圈本体I为卷筒状,枝状杆2向卷筒状的内部发散,翻边凸缘在卷筒上端部外边沿上。当然,也可将地漏圈折弯为方筒状和矩形筒状。从图4和图5可知,所述的落水地漏圈枝状杆2底端连接在地漏圈本体I表面上,中间部分呈圆柱状,当然也可以呈锥形柱,顶端呈圆球状,枝杆可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分布,便于水流排泄通畅和阻隔毛发、丝绒等渣物。所述的落水地漏圈翻边凸缘3的翻边与枝状杆2方向相反,边缘宽为Imm 10mm,厚0.5 5mm,便于挂装地漏孔外壁上。所述的落水地漏圈折槽4分布在地漏圈本体I外表面上,与枝状杆2方向相背,并直通翻边凸缘3,折槽4深为本体料厚0.2 0.9倍,折槽4宽为0.3mm 10mm,便于工作状态时弯曲成筒状。使用时,翻边凸缘·3挂装在下水道外端口孔壁上,枝状杆2在筒内部,呈上下叠加排列,参差不齐分布。该结构使水流排泄快,不阻流,能很好的阻隔生活用水中的发丝、线条等渣物,清洁时展平本体I,拨落枝状杆2中缠绕的渣物,清洁工作简便容易。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落水地漏圈,由地漏圈本体(I)、地漏圈本体(I)上的枝状杆(2)、地漏圈本体(I)上的翻边凸缘(3)和折槽(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地漏圈本体(I)展平状态为矩形条状几何体;工作状态时所述地漏圈本体(I)为筒状,枝状杆(2)向筒状的内部发散,翻边凸缘⑶在筒上端部外边沿上;所述的地漏圈本体⑴、枝状杆⑵、翻边凸缘⑶和折槽(4)为塑胶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水地漏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为圆筒状、方形筒状或矩形筒状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水地漏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圈本体⑴厚度0.5mm 5_,其外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条形折槽(4),便于工作状态时弯曲成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水地漏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槽(4)与枝状杆(2)方向相背,并直通翻边凸缘(3),折槽⑷深度为所述地漏圈本体⑴厚度的0.2 0.9倍,折槽(4)宽为0. 3臟 10mnin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水地漏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枝状杆(2)底端连接在地漏圈本体(I)表面上,中间部分呈圆柱状,顶端呈圆球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水地漏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凸缘(3)与枝状杆(2)方向相反,翻边凸缘(3)的边缘宽为Imm IOmm,厚0. 5mm 5mm。
全文摘要
一种落水地漏圈,由地漏圈本体、地漏圈本体上的枝状杆、地漏圈本体上的翻边凸缘和折槽构成,本发明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地漏圈本体展平状态为矩形条状几何体;工作状态时所述地漏圈本体为筒状,枝状杆向筒状的内部发散,翻边凸缘在筒上端部外边沿上;所述的地漏圈本体、枝状杆、翻边凸缘和折槽为塑胶材料制成的整体结构。该结构具有水流排泄快,能很好的阻隔渣物,清洁工作简便容易的特点。所述地漏圈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且更新换旧安装简便。
文档编号E03C1/282GK103255820SQ20121003446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李红波 申请人:苏州伟睿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