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

文档序号:2246510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常用的固定方法1用绳索或刚性铰链与岸边相连;2通过连接其他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与岸边间接相连;3用锚固定;4用桩固定。因可移动漂浮建筑物自身的局限性,水位暴涨或暴跌,刮大风,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的老化或意外撞击产生漏洞进水等,都能导致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倾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将在可移动漂浮建筑物的上部建筑物部分的重量经承重柱通过横梁传递到桩基上,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固定,下部为浮于水面的浮台部分,上部为高出水面的建筑物部分,下部浮台部分和上部建筑物部分之间通过承重柱连接,所述固定方法如下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和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上部建筑物部分相连接的承重柱,固定到新增加的横梁上,横梁的两端固定在新增加的桩基上,从而使得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上部建筑物部分和河床连成框架结构,然后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拆除。优选的,所述承重柱焊接在横梁上。所述横梁高于水面线;所述桩基的上端高于水面线,下端扎牢于河床的内部。本发明方法的优势在于现有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大体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下部是浮台部分,上部是建筑物部分,下部和上部之间是承重柱。本发明是在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两侧承重柱旁浇筑桩基,在桩基上架设横梁,将横梁和可移动漂浮建筑物承重柱焊接成刚体,然后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拆除,起到彻底的固定。


图1显示的是在原本由两个下部浮台进行固定的基础上通过本发明进行完全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在原本仅由一个下部浮台进行固定的基础上通过本发明进行完全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可移动漂浮建筑物,2.横梁,3.下部浮台,4.桩基,5.河床, 6.水面线,7.承重柱。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一种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和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上部建筑物部分相连接的承重柱,固定到新增加的横梁上,横梁的两端固定在新增加的桩基上,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上部建筑物部分的重量经承重柱通过横梁传递到桩基上,从而使得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上部建筑物部分和河床连成框架结构, 然后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拆除。优选的,所述承重柱焊接在横梁上。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可移动漂浮建筑物1和下部浮台3之间连接有承重柱 7,所述承重柱7焊接在高于水面线6的横梁2上,所述横梁2的两端固定在桩基4上。桩基4的上端高于水面线6,下端扎牢于河床5的内部。通过本发明的此种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可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再无隐患。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固定,下部为浮于水面的浮台部分,上部为高出水面的建筑物部分,下部浮台部分和上部建筑物部分之间通过承重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方法如下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和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上部建筑物部分相连接的承重柱,固定到新增加的横梁上,横梁的两端固定在新增加的桩基上,从而使得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上部建筑物部分和河床连成框架结构,然后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焊接在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高于水面线;所述桩基的上端高于水面线,下端扎牢于河床的内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使可移动漂浮建筑物完全固定的方法,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固定,下部为浮于水面的浮台部分,上部为高出水面的建筑物部分,下部浮台部分和上部建筑物部分之间通过承重柱连接,所述固定方法如下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和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上部建筑物部分相连接的承重柱,固定到新增加的横梁上,横梁的两端固定在新增加的桩基上,从而使得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上部建筑物部分和河床连成框架结构,然后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拆除。本发明通过在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两侧承重柱旁浇筑桩基,在桩基上架设横梁,将横梁和承重柱焊接成刚体,然后将可移动漂浮建筑物下部浮台部分拆除,起到彻底的固定。
文档编号E02B17/02GK102561288SQ20121005927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李国雨 申请人:李国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