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水力自动打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垃圾清理技术领域,涉及ー种通过水力推动水轮提供动カ的水力自动打捞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河道清理机是采用船舶或者机械方式进行人工式捕捞,每一次打捞作业存在着打捞成本高、打捞时间长、工作压カ大、操作人员专业要求强等问题,而且打捞往往需要进行隔离打捞,需要将船只和提供能量的电站全部停止作业,打捞垃圾的作业才好进行,打捞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ー种环保、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无需污染性能源通过水力自行解决其动力问题的水力自动打捞机。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水力自动打捞机,包括机体,机体下端设有底板,底板与机体前端的咬合板及左右两块相同的侧板通过若干个插销相连并在机体前端形成ー个能够调节尺寸的进料ロ,在插销上覆盖有ー层皮带并通过设置在最后一根插销上的齿轮由水轮提供动能形成一个能够向后进行输送的输送带,输送带后端设有能前后进行翻动的ー排水轮。在所述输送带的后侧下端设有ー个与输送带后端水平位置相同将从水中打捞进来的垃圾自动装载到指定车厢的运输通道。所述输送带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过滤水的小孔。所述运输通道由运输通道后侧与水轮相连的齿轮结构带动。所述水轮通过插杆固定在侧板。所述水轮通过套接在插杆上的链条和链轮与输送带后端的齿轮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后侧的水轮利用水力提供输送带运动的动能,然后将输送带运进来的废物通过横置的运输通道排除整个过程无需外力,也不需要专职人员操作,具有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需中止其他水上活动的船只作业且无需污染性能源通过水力自行解决其动力问题的特点。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侧视图。图中1 —机体,2-进料ロ,3-咬合板,4-侧板,5-输送带,6-运输通道,7-水轮,8-齿轮,9_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ー步说明。參见图1和图2,ー种水力自动打捞机,包括机体1,机体I下端设有底板,底板与机体I前端的咬合板3及左右两块相同的侧板4通过若干个插销相连并在机体I前端形成ー个能够调节尺寸的进料ロ 2,在插销上覆盖有ー层皮带并通过设置在最后ー根插销上的齿轮8由水轮7提供动能形成一个能够向后进行输送并设有若干个用于过滤水的小孔的输送带5,在所述输送带5的后侧下端设有ー个与输送带5后端水平位置相同将从水中打捞进来的垃圾自动装载到指定车厢的运输通道6,输送带5后端设有能前后进行翻动的ー排水轮7,所述水轮7通过插杆固定在侧板4,所述水轮7通过套接在插杆上的链条和链轮9与输送带5后端的齿轮8相连。实际使用时,通过水流带动水轮7运转,水轮7通过链轮9带动齿轮8运动,从而使输送带5和运输通道6能够正常运送,完成工作。本发明通过后侧的水轮利用水力提供输送带运动的动能,然后将输送带运进来的废物通过横置的运输通道排除整个过程无需外力,也不需要专职人员操作,具有实用性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需中止其他水上活动的船只作业且无需污染性能源通过水力自行解决其动力问题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力自动打捞机,包括机体,其特征是机体下端设有底板,底板与机体前端的咬合板及左右两块相同的侧板通过若干个插销相连并在机体前端形成一个能够调节尺寸的进料口,在插销上覆盖有一层皮带并通过设置在最后一根插销上的齿轮由水轮提供动能形成一个能够向后进行输送的输送带,输送带后端设有能前后进行翻动的一排水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自动打捞机,其特征是在所述输送带的后侧下端设有一个与输送带后端水平位置相同将从水中打捞进来的垃圾自动装载到指定车厢的运输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自动打捞机,其特征是所述输送带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过滤水的小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水力自动打捞机,其特征是所述运输通道由运输通道后侧与水轮相连的齿轮结构带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自动打捞机,其特征是所述水轮通过插杆固定在侧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自动打捞机,其特征是所述水轮通过套接在插杆上的链条和链轮与输送带后端的齿轮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自动打捞机,包括机体,机体下端设有底板,底板与机体前端的咬合板及左右两块相同的侧板通过若干个插销相连并在机体前端形成一个能够调节尺寸的进料口,在插销上覆盖有一层皮带并通过设置在最后一根插销上的齿轮由水轮提供动能形成一个能够向后进行输送的输送带,输送带后端设有能前后进行翻动的一排水轮。具有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需中止其他水上活动的船只作业且无需污染性能源通过水力自行解决其动力问题的特点。
文档编号E02B15/10GK103015384SQ20121053261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徐祥兴 申请人:徐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