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00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 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水利工程用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拦河橡胶坝工程中,充水式橡胶坝水源常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或河道天然来水供水。自来水洁净,满足橡胶坝充水水质要求,同时由于橡胶坝快速充、排水时间要求,一般需要配套建设专用供水管网及排(充)水泵房,还有部分地区自来水相对短缺,总体来说水价较高,长期运行代价大。天然河水价格低廉,来水充沛,但一般受不同程度污染,存在悬浮物、漂浮物等杂质,不能直接用于橡胶坝充水。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橡胶坝供水系统,通过无砂混凝土滤水井对天然河水过滤,同时满足橡胶坝充水水质及流量要求。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天然河水不能直接用于橡胶坝充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利用天然河水满足橡胶坝充水水质及流量要求的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包括桶状的蓄水井,蓄水井中部一侧径向连通着引水道,引水道的进水口处设有拦污柵;蓄水井内同心设有滤水井,蓄水井和滤水井之间的空腔形成蓄水池;一根L形的出水管的一端位于滤水井内下部,另一端延伸至蓄水井下部的外側,位于蓄水井外侧的出水管上设有水泵;蓄水井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滤水井材料为无砂混凝土 ;滤水井的井壁厚度200mm 500mm,无砂混凝土孔隙率彡17%,渗透系数k彡0. 6cm/s。所述蓄水井和滤水井之间的间距600mm 800mm ;蓄水井的内径为3. 3 8. 8米,深度为6 10米,所述滤水井的内径为I 5米,供水流量Q范围0. 15m3/s I. 5m3/s。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进人ロ,与进人ロ对应的蓄水井上部设有爬梯。位于滤水井内的出水管端ロ为喇叭ロ,所述喇叭ロ端部距蓄水井底部的距离不小于0. 5米,所述喇叭ロ最小淹没深度不小于I. 5倍的出水管直径。所述出水管与蓄水井的井壁之间设有二道止水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引用天然河水过滤向橡胶坝充水,水量充沛,保证率高;滤水井采用无砂混凝土作为滤水介质,可靠耐用;该系统管理运行方便,总体运行费用较低,整个供水系统全部位于地下,对地面景观基本无影响。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中序号说明蓄水井I、无砂混凝土滤水井2、引水道3、出水管4、水泵5、盖板6、进人口 7、通气孔8、拦污栅9 (检修门)、爬梯10、止水环11。蓄水池内最低水位H1 :近似等于天然河道最低常水位。畜水池内最闻水位H2 :近似等于天然河道最闻畜水位。滤水井2内最低工作水位H3 :满足水泵最低淹没深度要求。设计供水流量Q 由橡胶坝容积及供水时间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地说明。实施例參见图I和图2,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包括桶状的蓄水井1,蓄水井I中部ー侧径向连通着引水道3,引水道3的进水口连接天然河道,引水道3的进水口处安装有拦污栅9。畜水井I内中部轴向设有滤水井2,滤水井2材料为无砂混凝土 ;畜水井I和滤水井2之间的空腔形成蓄水池。一根L形的出水管4的一端位于滤水井2内下部,另一端延伸至蓄水井I下部的外侧,位于蓄水井外侧的出水管4上安装有水泵5,水泵5的出水ロ连通着橡胶坝;出水管4与蓄水井I的井壁之间安装有二道止水环11。蓄水井I的顶部装有盖板6,盖板6上开设有通气孔8和进人口 7,与进人口 7对应的蓄水井I上部安装有爬梯10。蓄水井I的内径为4. 3米,深度为7. 6米,滤水井2的内径为I. 5米,供水流量Q为 0. 22m3/s。工作时,天然河水通过引水道3进入蓄水井1,经滤水井2过滤,通过出水管4和水泵5实现给橡胶坝充水。引水道3的进水口处的拦污栅9可将河水里较大漂浮物拦截,运行一段时间后(视运行频率及河水污物含量決定),需要对蓄水池进行清理维护,此时可将拦污栅9换成检修门截断河水,抽干蓄水池内积水,由维修人员从盖板6上的进人口 7进入蓄水池内,对池内污物进行清理,对滤水井2内的井壁进行高压水冲洗,保持滤水井滲透通畅。权利要求1.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桶状的蓄水井,蓄水井中部一侧径向连通着引水道,引水道的进水口处设有拦污栅;蓄水井内同心设有滤水井,蓄水井和滤水井之间的空腔形成蓄水池;一根L形的出水管的一端位于滤水井内下部,另一端延伸至蓄水井下部的外侧,位于蓄水井外侧的出水管上设有水泵;蓄水井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井材料为无砂混凝土 ;滤水井的井壁厚度200mm 500mm,无砂混凝土孔隙率> 17%,渗透系数k ^ O.6cm/s。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井和滤水井之间的间距600mm 800mm ;蓄水井的内径为3. 3 8. 8米,深度为6 10米,所述滤水井的内径为I 5米,供水流量Q范围O. 15m3/s I. 5m3/s。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进人口,与进人口对应的蓄水井上部设有爬梯。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滤水井内的出水管端口为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端部距蓄水井底部的距离不小于O. 5米,所述喇叭口最小淹没深度不小于I. 5倍的出水管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与蓄水井的井壁之间设有二道止水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水式橡胶坝供水系统。该系统包括桶状的蓄水井,蓄水井中部一侧径向连通着引水道,引水道的进水口处设有拦污栅;蓄水井内中部轴向设有滤水井,蓄水井和滤水井之间的空腔形成蓄水池;一根L形的出水管的一端位于滤水井内下部,另一端延伸至蓄水井下部的外侧,位于蓄水井外侧的出水管上设有水泵;蓄水井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引用天然河水过滤向橡胶坝充水,水量充沛,保证率高;滤水井采用无砂混凝土作为滤水介质,可靠耐用;该系统管理运行方便,总体运行费用较低,整个供水系统全部位于地下,对地面景观基本无影响。
文档编号E03B3/22GK202416440SQ20122001915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张江红, 戴伟, 王茂松, 贾德斌, 陈宝, 骆克斌 申请人: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