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61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建筑排水系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卫生间内洗脸盆下水系统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洗脸盆下水系统下水接口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波纹管下水器钢管插入预埋下水管中;另一种是将波纹管下水器管材插入预埋下水管中后再用建筑密封胶填埋,但是这两种连接方式各有其优劣I.如直接将下水器管材插入预埋下水管中,施工、检修比较方便但无法防臭,严重
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2.如将下水器管材插入预埋下水管中后用建筑密封胶填埋,可以防臭但施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检修比较方便且可以防臭的建筑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建筑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包括一两端开口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部内侧壁上形成一环状内凹槽,该环状内凹槽中置有密封圈;管体的另一端部外侧壁上形成一密封凹槽,所述的密封凹槽中置有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环状内凹槽的横截面呈U形,由内向外凸起,位于环状内凹槽中的密封圈为0形圈。作为优选,位于密封凹槽中的密封圈为0形圈或外壁具有一道以上V形凸起结构的环状胶圈,V形凸起结构的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环状内凹槽中的密封圈与波纹管下水器的钢管密封配合,保证下水管道内臭气不外溢;密封凹槽中的密封圈直接插入预埋下水管中,两者密封配合,无需使用建筑密封胶,方便了施工,且保证下水管道内臭气不外溢。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建筑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管体两端开口,管体的一端部内侧壁上形成环状内凹槽1,该环状内凹槽I中置有密封圈2,密封圈2为0形圈。环状内凹槽I的横截面呈U形,由内向外凸起。管体的另一端部外侧壁上形成密封凹槽3,所述的密封凹槽中置有密封圈4,密封圈4为外壁具有3道V形凸起结构的环状胶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 施工比较简单,只需将波纹管下水器的钢管5插入密封圈2中,然后将其密封圈4端插入预埋下水管6中即可。
权利要求1.建筑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包括一两端开口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部内侧壁上形成一环状内凹槽(1),该环状内凹槽(I)中置有密封圈(2);管体的另一端部外侧壁上形成一密封凹槽(3),所述的密封凹槽中置有密封圈(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内凹槽(I)的横截面呈U形,由内向外凸起,位于环状内凹槽中的密封圈(2)为O形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建筑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位于密封凹槽(3)中的密封圈(4)为O形圈或外壁具有一道以上V形凸起结构的环状胶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卫生间内洗脸盆下水系统用直管密封接头。目前,施工过程中一般直接将波纹管下水器的钢管直接插入预埋下水管中或插入后用建筑密封胶填埋缝隙,但是都无法同时做到既能防臭又方便施工。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为建筑排水用直管密封接头,包括一两端开口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部内侧壁上形成一环状内凹槽,该环状内凹槽中置有密封圈;管体的另一端部外侧壁上形成一密封凹槽,所述的密封凹槽中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既保证了下水管道内臭气不外溢,也方便了施工。
文档编号E03C1/122GK202509577SQ20122011033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刘雪锋, 陆亦飞 申请人: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