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变形缝沥青麻丝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61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装变形缝沥青麻丝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施工领域使用的实用安装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变形缝浙青麻丝的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工程领域中大多数的建(构)筑物或其他基础设施,在结构设计上往往存在着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其变形缝做法中多数使用浙青麻丝作为填充物,在现场浙青麻丝的制作过程中,麻丝在热浙青中浸泡搅拌后,由浙青中取出麻丝并往变形缝中安装浙青麻丝,全过程均为人工操作,目前无实用性工具,工作人员操作起来十分困难,既费力又麻烦,且安装后变形缝中浙青麻丝的填充质量较差,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的一种安装变形缝浙青麻丝的工具。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变形缝浙青麻丝的工具,所述的工具本体由动力管和支撑管组成,动力管与支撑管同心套装为一体,动力管的头、尾部分别伸出支撑管体外,动力管的头端与钩子连接,尾端与横档、手柄固接,支撑管的前后分别设置有支腿。作为优选方案,支撑管是长350-400mm ,直径为6 mm的无缝钢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管比支撑管长,动力管是直径为4 mm的无缝钢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横档横向设置与动力管的尾部固结为一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手柄固结在动力管的尾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容易、重量轻、使用灵活省力、适用于施工现场制作并安装浙青麻丝的全过程,尤其是变形缝中浙青麻丝的安装,垂直变形缝内的浙青麻丝安装效果更佳。具有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钩子1,动力管2,支撑管3,横挡4,手柄5,支腿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是一种安装变形缝浙青麻丝的工具,具体结构见附图1,该工具本体由动力管2和支撑管3组成,支撑管3是长350-400mm,直径为6 mm的无缝钢管,动力管2比支撑管长,是直径为4 mm的无缝钢管。动力管2与支撑管3同心套装为一体,动力管2的头、尾部分别伸出支撑管3的体外,动力管2的头端与钩子I焊接,钩子I是带钩的细钢筋。动力管2的尾部焊接横档4,横档4是横向设置的钢筋棍。手柄5纵向焊接在动力管2的尾端,手柄5选用钢筋。为了使工具本体稳定,在支撑管3前后分别焊接支腿6。支撑管3与支腿6组成支撑体,钩子I、动力管2、横档4、手柄5组成动力体。工作时,操作人员使用动力体,利用其前端的钩子1,使麻丝在热浙青中充分浸泡拌合,并找到麻丝端头,用钩子I勾住麻丝端头部位。缓慢旋转摇动手柄5,使麻丝从 浙青中取出并运至变形缝处。操作人员在两端使用本工具,同时用钩子I勾住浙青麻丝的两个端头,一手握住支撑管3,一手转动手柄5 (注意两端转动方向相反),使浙青麻丝在绷紧状态下,旋转进入指定变形缝中。
权利要求1.一种安装变形缝浙青麻丝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本体由动力管和支撑管组成,动力管与支撑管同心套装为一体,动力管的头、尾部分别伸出支撑管体外,动力管的头端与钩子固接,尾端与横档、手柄固接,支撑管的前后分别设置有支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装变形缝浙青麻丝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是长350_400mm,直径为6 mm的无缝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装变形缝浙青麻丝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管比支撑管长,动力管是直径为4 mm的无缝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装变形缝浙青麻丝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档横向设置与动力管的尾部固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装变形缝浙青麻丝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固接在动力管的尾端。
专利摘要一种工程施工领域使用的实用安装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变形缝沥青麻丝的工具。该工具本体由动力管和支撑管组成,动力管与支撑管同心套装为一体,动力管的头、尾部分别伸出支撑管体外,动力管的头端与钩子连接,尾端与横档、手柄固接,支撑管的前后分别设置有支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容易、重量轻、使用灵活省力、适用于施工现场制作并安装沥青麻丝的全过程,尤其是变形缝中沥青麻丝的安装,垂直变形缝内的沥青麻丝安装效果更佳。具有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E02B3/16GK202482898SQ20122011041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2日
发明者关胜玉, 白博, 陈汝蛟, 黄博 申请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