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弃流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控制器,尤其涉及到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系统中的弃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淡水资源的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收集清洁的雨水,雨水汇集通常采用屋顶、地面道路、绿地、天然山坡等,初期雨水中夹杂着大量污染物、泥沙、杂质,COD高达2000-3000mg/L,SS高达500_800mg/L,色度近100,因此,初期雨水应弃流排放,收集中、后期洁净的雨水,同时将雨水的杂质过滤排除,保证后期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保证排水安全,经过处理并蒸发过滤后的清洁雨水可完全达到饮用水的标准,所以雨水完全作为一种清洁的水源来供人们饮用。雨水收集处理系统中的弃流控制器,是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高集成化、高速化,而研发出的处理装置,应用于雨水收集设施中,具有高度集成化、可编程控制等特点,能够实现景观水体、雨水收集、水池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运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集成控制机,大多为手动控制,设备处理时,需要安排操作人员,实时观察设备处理状态,然后才能控制,且控制机不具备扩容性,在景观处理与雨水处理的优先顺序和处理时间上不可设定,从而限制了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弃流控制器,其具有高度集成化、可编程控制等特点,能够实现景观水体、雨水收集、水池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运行,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操作,方便实用,操作人员操作时简单、快捷,收集时间、水质范围、重复次数、弃流雨量厚度等均可设定,较传统设备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弃流控制器,其结构主要由雨水电磁阀、电导水质仪、开关电源、报警器、雨水感应器、指示灯、PLC控制器、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显示屏、转换开关构成,其中PLC控制器通过RS-485通信网络与人机界面连接,PLC控制器分别与热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串联后再并联于电路,雨水电磁阀分别与接触器、开关电源串联后与主电路并联,电导水质仪通过断路器与主电路并联,若干个接触器分别与PLC控制器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的PLC控制器,其采用西门子CPU 226CN AC/DC控制器,设置有24输入/16输出,输入端引脚O. 2,0. 3,0. 4,0. 5,1. 0,1. 1、1. 5,1. 6通过电缆和转换开关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输入端引脚O. 6,0. 7,1. 2,1. 7通过电缆和热继电器串联后并联与主电路,输入端引脚1. 3、1. 4及2. 0,2.1分别通过电缆与雨水收集电动阀及排污电动阀的控制按键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输入引脚2. 2及2. 3,2. 4,2. 5,2. 6分别通过导线与蓄水池信号及雨水感应器上的不同液位按键串联后并联主电路;输出端的引脚O. 0,0. 1,0. 3,0. 5分别通过电缆与接触器、热继电器串联后通过电缆并联于主电路,引脚O. 2,0. 4分别通过电缆与接触器串联后通过电缆并联于引脚O. 3,0. 5的引出电缆上,引脚O. 6通过电缆与接触器串联后与主电路并联,引脚O. 7与回流井超高报警器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检修插座、电源指示灯与主电路并联,另一端与输出端的引脚L1、1L、2L、3L连接,输出引脚LI通过电缆与显示屏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PLC控制器用来接收回流井中的一号泵、二号泵,雨水收集电动阀电动阀及排污电动阀的信号。所述的雨水感应器、液位信号单元,其分别通过元器件与PLC控制器连接,其中雨水感应器,设置有30mm-90mm不同液位型号,雨水感应器、液位信号单元,起到控制一号泵、二号泵、雨水收集电动阀、排污电动阀的作用。所述的转换开关,其设置有自动、停止、手动键。所述的人机界面,其通过电缆和开关电源连接。所述的回流井,其设置有一号泵启动、一号泵停止、二号泵启动、二号泵停止、一号泵过载、二号泵过载键。所述的雨水收集电动阀,其设置有电动阀开、电动阀关、三号阀过载、开到位、关到位键。所述的排污电动阀,其设置有电动阀开、电动阀关、四号阀过载、开到位、关到位键。所述的显示屏,其与PLC控制器连接,设置有温度输入、信号输入及电力输出端口,且在温度输入端口和信号输入端口还设置有“红、蓝、黄、红”指示灯。本实用新型将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感应器并联一体化,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一台PLC控制器可同时控制雨水收集弃流、水泵提升、水池收集液位及雨水感应器,PLC控制器采用集成编程控制,达到控制系统内设备及系统运行自动化;可手动与自动切换操作,可采用水质仪参数优先收集雨水,同时可设定雨水收集系统的重复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的弃流次数,控制器可采用雨水感应器的实时自动弃流,弃流雨量厚度可设定,雨水感应器可实时显示多液位,并可多液位先择性控制弃流,控制器集成自动一体化运行,并液晶在线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系统通电后,排污电动阀自动打开,雨水收集电动阀、雨水电磁阀关闭,雨水流通,PLC控制器作发出信号,雨水收集电动阀和雨水电磁阀同时打开,排污电动阀关闭,回流井进水,回流井内雨水到设定的液位时,回流井液位控制器动作发出信号,一号泵或二号泵(备用)启动,蓄水池进水;当蓄水池内雨水到设定的液位时,蓄水池液位控制器发出信号,一号泵或二号泵(备用)停止,蓄水池停止进水;在运行过程中,当回流井内雨水低于设定的液位时,回流井液位控制器发出信号至一号泵或二号泵(备用)自动停止;当手动或自动旋钮旋在手动时,每个水泵、阀门都可以手动,无论手动还是自动均可以达到1)信号灯做相应的指示;2)蓄水池液位,回流泵均停止工作;3)回流井低液位时,回流井泵均停止。PLC控制器控制雨水电磁阀打开后24-72(可调)小时自动关闭;同时PLC控制器控制排污电动阀关闭后24-72(可调)小时自动开启;同时PLC控制器控制雨水收集电动阀开启后24-72(可调)小时自动关闭;所有阀门自动复位;当电导水质仪处于高位时,雨水收集电动阀关闭,地位LO时,雨水收集电动阀开启,此功能优于雨水感应器控制功能,雨水感应器设置多液位可切换设定。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于采用了 PLC控制器,其具有高度集成化、可编程控制等特点,能够实现景观水体、雨水收集、水池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运行;2、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操作,方便实用,操作人员操作时简单、快捷;3、收集时间、水质范围、重复次数、弃流雨量厚度等均可设定;4、在景观处理与雨水处理的优先顺序和处理时间均可设定,较传统设备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雨水电磁阀、2-电导水质仪、3-开关电源、5-报警器、6-雨水感应器、7-指示灯、8-PLC控制器、9-断路器、10-接触器、11-热继电器、12-显示屏、13-人机界面、14-转换开关、15-回流井、16-雨水收集电动阀、17-排污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弃流控制器,其结构主要由雨水电磁阀1、电导水质仪2、开关电源3、报警器5、雨水感应器6、指示灯7、PLC控制器8、断路器9、接触器10、热继电器11、显示屏12、转换开关14构成,其中PLC控制器8通过RS-485通信网络与人机界面13连接,PLC控制器8分别与热继电器11、接触器10、断路器9串联后再并联于电路,雨水电磁阀I分别与接触器10、开关电源3串联后与主电路并联,电导水质仪2通过断路器9与主电路并联,若干个接触器10分别与PLC控制器8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的PLC控制器8,其采用西门子CPU 226CN AC/DC控制器,设置有24输入/16输出,输入端引脚O. 2,0. 3,0. 4,0. 5,1. 0,1. 1、1. 5、1. 6通过电缆和转换开关14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输入端引脚O. 6,0. 7,1. 2,1. 7通过电缆和热继电器11串联后并联与主电路,输入端引脚1. 3、1. 4及2. 0,2.1分别通过电缆与雨水收集电动阀16及排污电动阀17的控制按键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输入引脚2. 2及2. 3,2. 4,2. 5,2. 6分别通过导线与蓄水池信号及雨水感应器上的不同液位按键串联后并联主电路;输出端的引脚O. 0,0. 1,0. 3,0. 5分别通过电缆与接触器10、热继电器11串联后通过电缆并联于主电路,引脚O. 2,0. 4分别通过电缆与接触器10串联后通过电缆并联于引脚O. 3,0. 5的引出电缆上,引脚O. 6通过电缆与接触器10串联后与主电路并联,引脚O. 7与回流井超高报警器5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检修插座、电源指示灯7与主电路并联,另一端与输出端的引脚L1、1L、2L、3L连接,输出引脚LI通过电缆与显示屏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PLC控制器用来接收回流井中的一号泵、二号泵,雨水收集电动阀电动阀16及排污电动阀17的信号。所述的雨水感应器6、液位信号单元,其分别通过元器件与PLC控制器8连接,其中雨水感应器6,设置有30mm-90mm不同液位型号,雨水感应器6、液位信号单兀,起到控制一号泵、二号泵、雨水收集电动阀16、排污电动阀17的作用。所述的转换开关14,其设置有自动、停止、手动键。[0031]所述的人机界面13,其通过电缆和开关电源3连接。所述的回流井15,其设置有一号泵启动、一号泵停止、二号泵启动、二号泵停止、一号泵过载、二号泵过载键。所述的雨水收集电动阀16,其设置有电动阀开、电动阀关、三号阀过载、开到位、关到位键。所述的排污电动阀17,其设置有电动阀开、电动阀关、四号阀过载、开到位、关到位键。所述的显示屏12,其与PLC控制器8连接,设置有温度输入、信号输入及电力输出端口,且在温度输入端口和信号输入端口还设置有“红、蓝、黄、红”指示灯。本实用新型将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感应器并联一体化,通过PLC控制器8控制,一台PLC控制器8可同时控制雨水收集弃流、水泵提升、水池收集液位及雨水感应器,PLC控制器8采用集成编程控制,达到控制系统内设备及系统运行自动化;可手动与自动切换操作,可采用水质仪参数优先收集雨水,同时可设定雨水收集系统的重复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的弃流次数,控制器可采用雨水感应器的实时自动弃流,弃流雨量厚度可设定,雨水感应器6可实时显示多液位,并可多液位先择性控制弃流,控制器集成自动一体化运行,并液晶在线显
/Jn ο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系统通电后,排污电动阀17自动打开,雨水收集电动阀16、雨水电磁阀I关闭,雨水流通,PLC控制器8作发出信号,雨水收集电动阀16和雨水电磁阀I同时打开,排污电动阀17关闭,回流井15进水,回流井15内雨水到设定的液位时,回流井15液位控制器动作发出信号,一号泵或二号泵(备用)启动,蓄水池进水;当蓄水池内雨水到设定的液位时,蓄水池液位控制器发出信号,一号泵或二号泵(备用)停止,蓄水池停止进水;在运行过程中,当回流井内雨水低于设定的液位时,回流井15液位控制器发出信号至一号泵或二号泵(备用)自动停止;当手动或自动旋钮旋在手动时,每个水泵、阀门都可以手动,无论手动还是自动均可以达到1)信号灯做相应的指示;2)蓄水池液位,回流泵均停止工作;3)回流井低液位时,回流井泵均停止。PLC控制器8控制雨水电磁阀I打开后24-72(可调)小时自动关闭;同时PLC控制器8控制排污电动阀17关闭后24-72(可调)小时自动开启;同时PLC控制器8控制雨水收集电动阀16开启后24-72(可调)小时自动关闭;所有阀门自动复位;当电导水质仪2处于高位时,雨水收集电动阀16关闭,地位LO时,雨水收集电动阀16开启,此功能优于雨水感应器6控制功能,雨水感应器6设置多液位可切换设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说明书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使用特征,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1.弃流控制器,其结构主要由雨水电磁阀[I]、电导水质仪[2]、开关电源[3]、报警器 [5]、雨水感应器[6]、指示灯[7]、PLC控制器[8]、断路器[9]、接触器[10]、热继电器[11]、 显示屏[12]、转换开关[14]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PLC控制器[8]通过RS-485通信网络与人机界面[13]连接,PLC控制器[8]分别与热继电器[11]、接触器[10]、断路器[9]串联后再并联于电路,雨水电磁阀[I]分别与接触器[10]、开关电源[3]串联后与主电路并联, 电导水质仪[2]通过断路器[9]与主电路并联,若干个接触器[10]分别与PLC控制器[8] 通过线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控制器[8],其采用西门子CPU 226 CN AC/DC控制器,设置有24输入/16输出,输入端引脚O. 2、0. 3、0. 4、0. 5、1. O、1. 1、1.5、1.6通过电缆和转换开关[14]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输入端引脚O. 6、0. 7、1.2、1.7通过电缆和热继电器[11]串联后并联与主电路,输入端引脚1. 3、1. 4及2. 0,2.1分别通过电缆与雨水收集电动阀[16]及排污电动阀[17]的控制按键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输入引脚2. 2及2. 3,2. 4,2. 5,2. 6分别通过导线与蓄水池信号及雨水感应器上的不同液位按键串联后并联主电路;输出端的引脚O. 0,0. 1,0. 3,0. 5分别通过电缆与接触器[10]、热继电器[11]串联后通过电缆并联于主电路,引脚O. 2、0. 4分别通过电缆与接触器[10]串联后通过电缆并联于引脚O. 3、0.5的引出电缆上,引脚0.6通过电缆与接触器[10]串联后与主电路并联,引脚O. 7与回流井超高报警器[5]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检修插座、电源指示灯[7]与主电路并联,另一端与输出端的引脚L1、1L、2L、3L连接,输出引脚LI通过电缆与显示屏串联后并联于主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感应器[6]、液位信号单元,其分别通过元器件与PLC控制器[8]连接,其中雨水感应器[6],设置有30mm-90mm不同液位型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换开关[14],其设置有自动、停止、手动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机界面[13],其通过电缆和开关电源[3]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12],其与PLC控制器 [8]连接,设置有温度输入、信号输入及电力输出端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弃流控制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结构主要由雨水电磁阀、电导水质仪、开关电源、报警器、雨水感应器、指示灯、PLC控制器等构成,其中PLC控制器通过RS-485通信网络与人机界面连接,PLC控制器分别与热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串联后再并联于电路,雨水电磁阀分别与接触器、开关电源串联后与主电路并联,电导水质仪通过断路器与主电路并联,若干个接触器分别与PLC控制器通过线缆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景观水体、雨水收集、水池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运行,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操作,方便实用,操作人员操作时简单、快捷,收集时间、水质范围、重复次数、弃流雨量厚度等均可设定,应用范围较广。
文档编号E03B3/02GK202850172SQ2012202378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储贻斌 申请人:储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