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85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进水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水阀,特别指一种可以在排水阀卡死出现大漏水或小漏水以及进水阀无法止水造成一直溢水等水箱配件故障及水箱漏水时停止进水的进水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进水阀是由进水管、顶盖、止水垫、背压垫、摆臂和浮筒组成,进水管的下端安装在水箱的供水管上,顶盖安装在进水管的上端且顶盖与进水管的内部形成进水腔,进水腔中形成具有进水孔的止水面,进水腔中对应进水孔安装止水垫位于止水面上,顶盖上开设背压孔,摆臂的中段枢设在顶盖上,摆臂的一端正对背压孔并安装背压垫,摆臂的另一端与浮筒的调节杆连接,各构件之间设有保证水密性的密封件。使用时,当 水箱水位下降,浮筒受重力作用而随之下降,带动摆臂偏转,使背压垫开启背压孔,水从供水管流经进水管、进水孔、顶盖及背压孔进入水箱中,实现进水,当水箱水位上升后,浮筒受浮力作用而随之上升,带动摆臂偏转,使背压垫重新关闭背压孔,水无法从顶盖的背压孔进入水箱中,止水垫产生背压力而变形封住止水面上的进水孔,实现停止进水。但是,水箱配件(进水阀、排水阀、按钮及其它附属密封件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故障,比如排水阀会出现关闭不严而慢慢漏水(小漏水),排水阀零件故障或按钮故障无法关闭而一直排水(大漏水),或者进水阀无法停止进水而一直进水,最终造成过量进水只能由水箱溢水管排出,以上情况都直接导致水资源浪费。为此,本发明人对进水阀的结构有以改进,以便在出现上述情况时及时停止进水阀进水,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水阀,以便在漏水或长时间溢水情况下及时停止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进水阀,包含进水管、顶盖、止水垫、背压垫、摆臂和浮筒组成;在进水管和顶盖内部形成的进水腔中位于止水垫的下方还安装封水活塞和偏心轴,偏心轴的一端穿插在封水活塞上而另一端呈密闭状伸出进水腔外,封水活塞由偏心轴带动沿轴向上下运动而封闭或开启止水面的进水孔;在进水管的外部还固定安装储水筒,储水筒的上部为蓄水腔而下部为下水腔,蓄水腔的顶部敞口,下水腔具有上通气口和下进水口,蓄水腔中安装虹吸管,虹吸管的一端贴近蓄水腔的腔底而另一端穿过蓄水腔的腔底与下水腔连通,蓄水腔中还放入浮子,浮子的顶部安装第一磁性元件;在储水筒的外部以可升降的方式安装小浮筒,小浮筒上对应下水腔的上通气口具有开关板可随小浮筒上升开启上通气口而随小浮筒下降关闭上通气口 ;在顶盖的周缘还形成引水槽,引水槽的滴水口正对蓄水腔;在进水管和顶盖的外部还安装连杆、杠杆和插销,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杠杆的一端上而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轴的另一端上,连杆或杠杆上设有储能弹簧,杠杆的另一端以可插拔方式设有插销,插销上对应第一磁性元件安装控制插销拔出的第二磁性元件和使插销复位插入的复位弹簧。所述偏心轴与进水腔的开孔之间设有密封圈;封水活塞的上方设有密封垫。所述引水槽中装有控制水滴经过速度的海绵。所述进水管的顶部形 成内凸台,内凸台上安装封水弹簧,封水弹簧的上端抵在封水活塞的下方而封水弹簧的下端抵在内凸台上。所述储水筒的侧壁外形成滑槽,上通气口位于滑槽中,小浮筒具有上配重腔和下浮力腔,上配重腔滑动设置在储水筒的滑槽中,上配重腔的外侧壁下方开设连通口,上配重腔的内侧壁上方对应上通气口形成开关板,开关板向上通气口倾斜,开关板的下方形成泄气口,下浮力腔位于储水筒的下方。所述杠杆的一端形成拨叉,拨叉的外边短而内边长,连杆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第一连杆的一端插置在拨叉中而另一端枢接在第二连杆的一端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轴的另一端上,第一连杆上还延伸形成升降杆,升降杆设置在顶盖外部形成的升降槽中,储能弹簧安放在升降槽中并抵在升降杆上。所述拨叉的内边还形成利于拨动第一连杆的斜推面。所述连杆或偏芯轴上还形成便于拨动连杆及杠杆复位的拨块。所述杠杆的另一端或插销上形成导引插销插入的坡面。所述杠杆的转轴旁还设有限制杠杆转动角度的凸粒。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是对进水阀的结构改进。改进后的进水阀安装在水箱中,初始状态下,插销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插置在杠杆的一端使杠杆定位,同时连杆也定位,连杆带动偏心轴转动定位,偏心轴带动封水活塞下降而开启止水面的进水孔,此时储能弹簧储蓄能量。无故障正常使用时,初始进水,浮筒带动摆臂向下偏转,使背压垫开启背压孔,水从供水管流经进水管、进水孔、顶盖及背压孔进入水箱中,实现进水,同时部份水由引水槽导引流经滴水口形成水滴进入储水筒的蓄水腔中,水箱中水位在上升过程中水还进入储水筒的下水腔中;当水箱水位上升到预定的止水水位线时,浮筒带动摆臂向上偏转,使背压垫重新关闭背压孔,止水垫产生背压力而堵住止水面的进水孔,实现停止进水。当排水阀冲水时,水箱水位和储水筒的下水腔水位下降,当水位降至小浮筒的重力大于浮力时,小浮筒下落而带动开关板关闭储水筒下水腔的上通气口,储水筒的下水腔水位继续缓慢下降使下水腔内形成负压,当负压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虹吸管将储水筒的蓄水腔中的水吸入下水腔中,直到蓄水腔中的水被吸干虹吸中断,水箱水位和储水筒的下水腔水位继续下降,直至完成冲水;同时,水箱水位下降至浮筒重力大于浮力时,浮筒再次带动摆臂向下偏转,使背压垫开启背压孔,止水垫泄压与止水面分开,开启止水面的进水孔,重新开始进水,且部份水流进蓄水腔,之后随着水位上升水还进入下水腔中;当水箱水位上升后,浮筒带动摆臂向上偏转,使背压垫重新关闭背压孔,止水垫产生背压力,堵住止水面的进水孔,再次停止进水。当出现排水阀部件或按钮故障卡死无法关闭而出现大漏水,进水阀部件故障无法止水而出现长时间溢水等等故障,使用时,进水阀会一直处于进水状态,部份水由引水槽导引流进储水筒的蓄水腔中,因为进水阀一直进水,蓄水腔中的水位不断上升,带动蓄水腔中的浮子随之上升,当浮子的第一磁性元件与插销的第二磁性元件对齐时,受磁力作用使插销从杠杆上拔出解除定位,杠杆和连杆在储能弹簧作用下偏转,连杆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封水活塞上升而封闭止水面的进水孔,使进水阀停止进水。当排水阀出现渗漏或水箱及其它部件密封部份出现渗漏,即出现小漏水时,小浮桶的配重水位与水箱的水位相对一致,小浮桶无法产生配重,小浮桶始终处于浮起状态,储水筒的下腔体与大气始终接通,其水位线也与水箱相对一致不产生负压,蓄水腔的水不被虹吸,如此反复多次止水再渗漏到一定水位又会重复进水后,蓄水腔的水不断累加,蓄水腔中的水位不断上升,带动蓄水腔中的浮子随之上升,当浮子的第一磁性元件与插销的第二磁性元件对齐时,受磁力作用使插销从杠杆上拔出解除定位,杠杆和连杆在储能弹簧作用下偏转,连杆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封水活塞上升而封闭止水面的进水孔,使进水阀停止进水。本实用新型因为在现有进水阀上增加了由偏心轴带动的封水活塞以及控制偏心轴转动的连杆、杠杆、插销、浮子、储水筒和小浮筒等等,所以,进水阀 不仅可以保证正常进水和止水功能,更可以在水箱构件出现故障时及时止水,避免长时间漏水或长时间溢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销部分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销、杠杆和连杆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销和杠杆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杆及引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储水筒和小浮筒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储水筒和小浮筒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储水筒和小浮筒的位置关系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储水筒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止水状态时储水筒和小浮筒的结构剖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止水状态时进水腔的结构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正常状态时进水腔的结构剖视图。标号说明进水管I进水腔10内凸台11封水弹簧12止水垫13止水面14进水孔15顶盖2背压垫21背压孔22摆臂3浮筒31封水活塞4偏心轴41密封圈42密封垫43储水筒5蓄水腔51下水腔52上通气口 53虹吸管54浮子55[0047]第一磁性元件56 滑槽57小浮筒6开关板61上配重腔62下浮力腔63连通口 64泄气口 65引水槽7滴水口 71小孔72连杆8储能弹簧80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升降杆83升降槽84储能弹簧85拨块86杠杆9插销91第二磁性元件92·复位弹簧93拨叉94外边941内边942斜推面943坡面95凸粒9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进水阀,包含进水管I、顶盖2、止水垫13、背压垫21、摆臂3和浮筒31组成,此为现有进水阀的基本结构。进水管I的下端安装在水箱的供水管上,顶盖2安装在进水管I的上端,顶盖2与进水管I的内部形成进水腔10,进水腔中形成具有进水孔15的止水面14,进水腔中对应进水孔15安装止水垫13位于止水面14上,顶盖2上开设背压孔22,摆臂3的中段枢设在顶盖2上,摆臂3的一端正对背压孔22并安装背压垫21,摆臂3的另一端与浮筒31的调节杆连接,各构件之间设有保证水密性的密封件。使用中,当水箱水位下降,浮筒31受重力作用下降,带动摆臂3偏转,背压垫21开启背压孔22,水从供水管流经进水管I、进水孔15、顶盖2及背压孔22进入水箱中,实现进水,当水箱水位上升后,浮筒31受浮力作用上升,带动摆臂3偏转,使背压垫21关闭背压孔22,水无法从顶盖2的背压孔22进入水箱中,止水垫13产生背压力而变形封住止水面14上的进水孔15,实现停止进水。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进水管I和顶盖2内部形成的进水腔10中,还安装封水活塞4和偏心轴41位于止水垫13的下方。偏心轴41的一端穿插在封水活塞4上而另一端呈密闭状伸出进水腔10外,所谓密闭状是指出偏心轴41与进水腔10的开孔之间呈密闭状,比如本实施例是在偏心轴41与进水腔41的开孔之间设有密封圈42。封水活塞4由偏心轴41带动沿轴向上下运动而封闭止水面14上的进水孔15或开启止水面14上的进水孔15。其中,封水活塞4可以直接由偏心轴41带动封闭进水孔15,封水活塞4也可以如本实施例所示由偏心轴41间接带动封闭进水孔15,即偏心轴41转动给封水活塞4向上运动给出让位空间,而由水压作用推动封水活塞4向上封闭进水孔15,封水活塞4还可以由偏心轴41以其它类似方式带动封闭进水孔15,本文不逐一列举。为了使止水效果更佳,本实施例进一步在封水活塞4的上方设有密封垫43,或者进一步还在进水管I的顶部形成内凸台11,内凸台11上安装封水弹簧12,封水弹簧12的上端抵在封水活塞4的下方而封水弹簧12的下端抵在内凸台11上。本实施例偏心轴41偏转时,如图12所示,在正常状态下,偏心轴41以长径与封水活塞4配合,封水活塞4下降,并压缩封水弹簧12,而开启止水面14上的进水孔15,如图11所示,在止水状态下,偏心轴41以短径与封水活塞4配合,封水活塞4受封水弹簧12作用上升,而封闭止水面14上的进水孔15。如图6至图10所示,在进水管I的外部还固定安装储水筒5。储水筒5的上部为蓄水腔51,蓄水腔51的顶部敞口。而储水筒5的下部为下水腔52,下水腔52具有上通气口 53和下进水口(本实施例是直接形成敞口)。蓄水腔51中安装虹吸管54,虹吸管54的一端贴近蓄水腔51的腔底而另一端穿过蓄水腔51的腔底与下水腔51连通。蓄水腔51中还放入浮子55,浮子55的顶部安装第一磁性元件56。如图2至图9所示,在储水筒5的外部以可升降的方式安装小浮筒6,小浮筒6上对应下水腔52的上通气口 53具有开关板61 (图6至图9 ),随着小浮筒6上升,开关板61可开启上通气口 53,随着小浮筒6下降,开关板61可关闭上通气口 53。此实施例具体是在储水筒5的侧壁外形成滑槽57,上通气口 53位于滑槽57中,小浮筒6具有上配重腔62和下浮力腔63,上配重腔62滑动设置在滑槽57中使小浮筒6可以升降,上配重腔62的外侧壁下方开设连通口 64,上配重腔62的内侧壁上方对应上通气口 53形成开关板61,为了使开关板61更好地关闭上通气口 53,将开关板61设计呈向上通气口 53方向倾斜状,为了更好地开启上通气口 53,则在开关板61的下方形成泄气口 65,下浮力腔63位于储水筒5的下方。当然,小浮筒6还可以呈其他具体结构,只要能在水位上升或下降时实现上通气口 53的开启与封闭即可。比如小浮筒位于储水筒的中下方,可省去本实施例的上配重腔,同样可带动开关板与上通气口配合实现开或闭。如图5和图9所示,在顶盖2的周缘还形成引水槽7,引水槽7的滴水口 71正对储水筒5的蓄水腔51,引水槽7具体可由小孔72引入水。为了控制水滴经过速度,还可以在引水槽7中装入海绵。如图I至图10所示,在进水管I和顶盖2的外部还安装连杆8、杠杆9和插销91。连杆8的一端连接在杠杆9的一端上而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轴41的另一端上,连杆8或杠杆9上设有储能弹簧80,杠杆9的另一端以可插拔方式设有插销91,插销91上对应第一磁性兀件56安装第二磁性元件92(第一磁性元件56和第二磁性元件92是可以磁性吸附的元件,可以两个都采用磁铁,或者一个为磁铁而另一个为可被磁铁吸附的铁件等),第二磁性元件92与第一磁性元件56配合可控制插销91从杠杆9上拔出而解除对杠杆9的定位,插销91上还安装复位弹簧93,借助复位弹簧93可使插销91复位重新插在杠杆9上使杠杆9定位。为了传动效果更平衡、顺畅,本实施例在杠杆9的一端形成拨叉94,拨叉94的外边941短而内边942长,连杆8由第一连杆81和第二连杆82组成,第一连杆81的一端插置在拨叉94中而另一端枢接在第二连杆82的一端上,拨叉94的内边942进一步还形成利于拨动第一连杆81的斜推面943,第二连杆82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轴41的另一端上,第一连杆81上还延伸形成升降杆83,升降杆83设置在顶盖2外部形成的升降槽84中,储能弹簧85安放在升降槽84中并抵在升降杆83上。其中,拨叉的外边941设计得短是为了方便第一连杆81拨动杠杆9且不受拨叉94限制可以保证第一连杆81的足够行程,而内边942设计得长是为了方便故障解除后第一连杆91可以轻松地推动杠杆9复位。第二连杆82或偏芯轴41上还形成便于拨动连杆8及杠杆9复位的拨块86。杠杆9的另一端(或插销91)上形成导引插销91插入的坡面95。杠杆9的转轴旁还设有限制杠杆9转动角度的凸粒96。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水箱中,初始状态下,如图2至图9所示,插销91在复位弹簧93作用下插置在杠杆9的一端使杠杆9定位,同时连杆8也定位,连杆8带动偏心轴41转动定位,如图12所示,偏心轴41带动封水活塞4下降而开启进水孔15,此时储能弹簧80储蓄
倉tfi。无故障正常使用时,初始进水,浮筒31受重力作用而随之下降,带动摆臂3偏转,使背压垫21开启背压孔22,水从供水管流经进水管I、进水孔15、顶盖2及背压孔22进入水箱中,实现进水,同时部份水由引水槽7导引流经滴水口 71形成水滴,再滴入储水筒5的蓄水腔51中,水箱水位升高后,水还进入储水筒5的下水腔52中,本实施例中水还由连通口 64进入小浮筒6的上配重腔62中;当水箱水位上升后,浮筒31受浮力作用而随之上升,带动摆臂3偏转,使背压垫21重新关闭背压孔22,水无法从背压孔22进入水箱中,止水垫13产生背压力而堵住止水面14的进水孔15,实现止水。当排水阀冲水时,水箱水位和储水筒5的下水腔52水位下降,本实施例中小浮筒6的上配重腔62水位也缓慢上降,当水位降至小浮筒6的重力大于浮力时,小浮筒6迅速下落并带动开关板61向下行关闭下水腔52的上通气口 53,下水腔52的水位继续缓慢下降使下水腔52内形成负压,当负压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虹吸管54将蓄水腔51中的水吸入·下水腔52中,直到蓄水腔51中的水被吸干虹吸中断,水箱水位和下水腔52水位继续下降,直至完成冲水;同时,水箱水位下降至浮筒31重力大于浮力时,浮筒31再次带动摆臂3偏转,使背压垫21开启背压孔22,止水垫13泄压与止水面14分开,开启进水孔15,再次实现进水,同时部份水由导水槽7导引流进蓄水腔51中,水还进入下水腔52和上配重腔62中;当水箱水位上升到位后,浮筒31带动摆臂3偏转,背压垫21重新关闭背压孔22,止水垫13产生背压力,堵住进水孔15,实现止水。当排水阀部件或按钮故障卡死无法关闭而出现大漏水,或者进水阀部件故障无法止水而出现长时间溢水,或者水箱内构件出现其它等等故障造成漏水时,进水阀会一直处于进水状态,部份水仍由引水槽7导引流进蓄水腔51中,因为进水阀一直进水,蓄水腔51中的水位不断上升,带动蓄水腔51中的浮子55随之上升,当浮子55的第一磁性元件56与插销91的第二磁性元件92对齐时,如图10所示,受磁力作用将插销91从杠杆9上拔出解除对杠杆9的定位,插销91压缩复位弹簧93,杠杆9和连杆8在储能弹簧80作用下偏转(此实施例是由储能弹簧80向下推升降杆83,使第一连杆81下行,第一连杆81与拨叉94配合带动杠杆9偏转,第一连杆81还带动第二连杆82偏转),连杆8 (此实施例具体是第二连杆82)带动偏心轴41转动,如图11所示,偏心轴41转动形成供封水活塞4上升的让位空间,封水活塞4受到水压的作用上升而封闭进水孔15,使进水阀止水。当排水阀出现渗漏或水箱及其它部件密封部份出现渗漏,即出现小漏水时,小浮桶6的配重水位与水箱的水位相对一致,小浮桶6无法产生配重而始终处于浮起状态,储水筒5的下腔体52与大气始终接通而其水位线也与水箱相对一致不产生负压,蓄水腔51的水不被虹吸,如此反复多次,先止水再渗漏到一定水位又会重复进水后,蓄水腔51的水不断累加,蓄水腔51中的水位不断上升,带动蓄水腔51中的浮子55随之上升,当浮子55的第一磁性元件56与插销91的第二磁性元件92对齐时,受磁力作用使插销91从杠杆9上拔出解除定位,杠杆9和连杆8在储能弹簧80作用下偏转,连杆8带动偏心轴41转动,偏心轴41带动封水活塞4上升而封闭进水孔15,使进水阀停止进水。当水箱内故障解决后,克服第一磁性元件56和第二磁性元件2的磁力,将浮子55从插销91上取下,再拨动拨块86,使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和杠杆9复位,储能弹簧80再次储蓄能量,偏心轴41也复位,带动封水活塞4下行开启进水孔15,进水阀恢复正常状态,如图2至图9所示。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进水阀,包含进水管、顶盖、止水垫、背压垫、摆臂和浮筒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和顶盖内部形成的进水腔中位于止水垫的下方还安装封水活塞和偏心轴,偏心轴的一端穿插在封水活塞上而另一端呈密闭状伸出进水腔外,封水活塞由偏心轴带动沿轴向上下运动而封闭或开启止水面的进水孔;在进水管的外部还固定安装储水筒,储水筒的上部为蓄水腔而下部为下水腔,蓄水腔的顶部敞口,下水腔具有上通气口和下进水口,蓄水腔中安装虹吸管,虹吸管的一端贴近蓄水腔的腔底而另一端穿过蓄水腔的腔底与下水腔连通,蓄水腔中还放入浮子,浮子的顶部安装第一磁性元件;在储水筒的外部以可升降的方式安装小浮筒,小浮筒上对应下水腔的上通气口具有可随小浮筒升降开启或关闭上通气口的开关板;在顶盖的周缘还形成引水槽,引水槽的滴水口正对蓄水腔;在进水管和顶盖的外部还安装连杆、杠杆和插销,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杠杆的一端上而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轴的另一端上,连杆或杠杆上设有储能弹簧,杠杆的另一端以可插拔方式设有插销,插销上对应第一磁性元件安装控制插销拔出的第二磁性元件和使插销复位插入的复位弹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与进水腔的开孔之间设有密封圈;封水活塞的上方设有密封垫。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中装有控制水滴经过速度的海绵。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顶部形成内凸台,内凸台上安装封水弹簧,封水弹簧的上端抵在封水活塞的下方而封水弹簧的下端抵在内凸台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筒的侧壁外形成滑槽,上通气口位于滑槽中,小浮筒具有上配重腔和下浮力腔,上配重腔滑动设置在储水筒的滑槽中,上配重腔的外侧壁下方开设连通口,上配重腔的内侧壁上方对应上通气口形成开关板,开关板向上通气口倾斜,开关板的下方形成泄气口,下浮力腔位于储水筒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的一端形成拨叉,拨叉的外边短而内边长,连杆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第一连杆的一端插置在拨叉中而另一端枢接在第二连杆的一端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轴的另一端上,第一连杆上还延伸形成升降杆,升降杆设置在顶盖外部形成的升降槽中,储能弹簧安放在升降槽中并抵在升降杆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的内边还形成利于拨动第一连杆的斜推面。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或偏芯轴上还形成便于拨动连杆及杠杆复位的拨块。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的另一端或插销上形成导引插销插入的坡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的转轴旁还设有限制杠杆转动角度的凸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进水阀,在进水管和顶盖的进水腔中安装封水活塞和偏心轴位于止水垫下方,封水活塞由偏心轴带动开闭进水孔;在进水管外部固定储水筒,上部蓄水腔的顶部敞口,而下部下水腔具有上通气口和下进水口,蓄水腔中安装虹吸管和浮子,虹吸管与下水腔连通,浮子的顶部安装第一磁性元件;在储水筒的外部安装小浮筒,小浮筒上具有开关板可随小浮筒升降而开关上通气口;在顶盖的周缘形成引水槽正对蓄水腔;在进水管和顶盖的外部还安装连杆、杠杆和插销,连杆连接杠杆和偏心轴,连杆或杠杆上设有储能弹簧,杠杆的另一端插设插销,插销上安装第二磁性元件和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方便在水箱配件及水箱故障的情况下及时停止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文档编号E03D1/33GK202672292SQ20122026914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刘永茂, 张子鹏 申请人: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