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13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水灌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是天然淡水资源,干旱缺水地区,收集雨水可作为灌溉和饮用水。国外集雨技术研究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雨水的初始利用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为基础性研究和技术开发大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系统研究阶段。而国内集雨技术研究相对较晚,20世纪60年代为初步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系统研究阶段。目前集雨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半干旱地区生活饮水、集流节灌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上,在农业生产雨水收集利用方面,主要集中在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关于集雨装置的研究很多,如甘肃省实施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每户建IOOm2左右的雨水集流场、打2眼水窖、发展667m2(l亩)左右的庭院经济)、内蒙古实施的112集雨节灌工程(即每户建I眼旱井或水窖、采用坐水种和滴灌技术发展1333m2 (2亩)抗旱保收田);宰松梅发明了一种绿化带集雨自动微喷灌装置,苏德荣发明了一种城市道路绿化带分散式集雨渗灌装置,温季发明了一种黄土高原丘陵区果树集雨灌溉装置,等等。这些集水装置均起到了收集雨水,增加淡水补给的作用。但不同地区、不同用途,雨水收集装置也各不相同。离水源较远,尤其干旱缺水地区,致使苗木成活率较低。如何解决水源缺乏状况,是高速公路绿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可解决当前高速公路绿化带浇灌水困难,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导水槽、初沉池、储水池,所述导水槽末端与初沉池及储水池依次连接,所述初沉池及与其连接的导水槽对称设置在储水池两侧。所述导水槽采用水泥砖混结构,宽1-1. 5m,槽沿高O. 4-0. 8m。所述初沉池池宽l-2m,长2-4m,深I. 5m,砖混结构,加顶盖,内表面设有防渗透层,所述初沉池入口设有防治杂物进入的格栅,所述初沉池末端距离池底Im处设有溢流口。所述储水池池深2-3m,宽5 — IOm,长10_15m,砖混结构,加顶盖,设有抽水孔,内表面设有防渗透层。有益效果高速绿化带,水资源短缺,灌水困难。该装置利用天然雨水资源,将雨水进行收集,在干旱缺水时期进行灌溉,减少人力、物力投入,节约淡水资源。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0011]图2是初沉池剖面示意图;图3是储水池剖面示意图。图中1、导水槽,2、初沉池,3、储水池,4、顶盖,5、防渗透层,6、格栅,7、溢流口,8、抽水孔,9、排水槽,10、高速公路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包括导水槽I、初沉池2、储水池3,所述导水槽末端与初沉池及储水池依次连接,所述初沉池及与其连接的导水槽对称设置在储水池两侧。所述导水槽采用水泥砖混结构,宽1-1. 5m,槽沿高O. 4-0. 8m。所述初沉池池宽l_2m,长2_4m,深L 5m,砖混结构,加顶盖4,内表面设有防渗透层5,所述初沉池入口设有防治杂物进入的格栅6,所述初沉池末端距离池底Im处设有溢流口 7。所述储水池池深2-3m,宽5 — IOm,长10_15m,砖混结构,加顶盖,设有抽水孔8,内表面设有防渗透层。所述导水槽与高速公路排水槽9末 端相连,使雨水经排水槽进入导水槽。应用实例基本情况2011年春,在天津滨海高速选择IOOm长路段,进行试验示范。实施过程该装置由导水槽、初沉池、储水池、初沉池、导水槽,对称结构组成,各部分具体如下,I、修建导水槽导水槽与高速公路路面10的排水槽末端相连,使雨水经排水槽进入导水槽。导水槽采用水泥砖混结构,宽lm,槽沿高O. 4m。导水槽与初沉池相连。2、建设初沉池初沉池宽2m,长4m,深I. 5m,砖混结构,加顶盖,内表面做防渗处理。初沉池入口加格栅,防治杂物进入。初沉池末端距离池底Im处留溢流口,水可经溢流口进入储水池。3、建设储水池储水池深2m,宽10m,长15m,砖混结构,加顶盖,留抽水孔,内表面做防渗处理。水经初沉池溢流口进入储水池。对称结构规格同上。效果年累积集雨100方以上,可灌溉绿化面积3亩。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导水槽、初沉池、储水池,所述导水槽末端与初沉池及储水池依次连接,所述初沉池及与其连接的导水槽对称设置在储水池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水槽采用水泥砖混结构,宽1-1. 5m,槽沿高O. 4-0. 8m。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初沉池池宽l-2m,长2-4m,深I. 5m,砖混结构,加顶盖,内表面设有防渗头层,所述初沉池入口设有防治杂物进入的格栅,所述初沉池末端距离池底Im处设有溢流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储水池池深2-3m,宽5 - 10m,长10-15m,砖混结构,加顶盖,设有抽水孔,内表面设有防渗透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的集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导水槽、初沉池、储水池,所述导水槽末端与初沉池及储水池依次连接,所述初沉池及与其连接的导水槽对称设置在储水池两侧。有益效果高速绿化带,水资源短缺,灌水困难。该装置利用天然雨水资源,将雨水进行收集,在干旱缺水时期进行灌溉,减少人力、物力投入,节约淡水资源。
文档编号E03B3/02GK202706101SQ20122039151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刘海崇, 刘贞姬 申请人:天津市绿源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