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525阅读:1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适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河道工程、水保工程、水运交通工程。
背景技术
在水体驳岸建设过程中,对于松散体边坡的处理常采用刚性支护体系如混凝土挡板或者块石当墙等,造成大面积的硬质封闭体,隔绝水体和土壤的接触,破坏生态系统的循环。而近年来大量使用的松木桩驳岸,木材使用量大,使用寿命短,且结构松散,特别是行船航道上容易被波流掏空基础,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景观石驳岸亦无法阻挡雨水冲刷的土壤物质流失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以解决边坡支护和边坡面生态环境改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具有粘土层的岸坡,其特征在于沿岸坡近坡体处间隔施打松木桩,相邻两根松木桩之间以插入粘土层的竹篱笆固定连接,在竹篱笆内侧及紧贴岸坡覆盖土工布,土工布的长度略长于竹篱笆并与原岸坡固定,所述竹篱笆与岸坡所形成的沟槽内由下而上填充砂石和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水生植物。所述松木桩的间距为0.5-2m。所述土工布为深色可降解土工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工程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初步建立相对稳定的水陆交接生态带,有效地截留流土颗粒、细沙、小石料等,以保持水土工程的稳定,提高驳岸生态性;采用竹篱笆配合松木桩进行支护,减少了松木木材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其原有驳岸2基地为粘土层,沿原有驳岸近坡体处间隔施打一排松木桩7,该松木桩直径50-120mm,长度2000-6000mm,间距500-2000mm左右,相邻两根松木桩之间经竹篱笆4连接固定,竹篱笆4底部插入原有驳岸2粘土层中。竹篱笆4靠原有驳岸一面绑扎土工布I,土工布I底部长于竹篱笆4,土工布I底部超出段(即长于竹篱笆4段)铺于水底,并与驳岸固定,所形成沟槽内,以砂石6压实,并回填种植土 5,自然沉降后种植水生植物3。本例中土工布I选用深色可降解土工布。松木桩、竹篱笆等材料规格需根据具体环境确定。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首先,在原有驳岸2近坡体处打下松木桩7 ;其次,将深色可降解土工布绑扎在成品采购的竹篱笆4内侧,底部长于竹篱笆4 ;竹篱笆4绑扎土工布侧朝向驳岸,把竹篱笆4插入水中,其底部插入驳岸粘土层中,两端与松木桩7固定;最后将土工布底部超出段紧贴原有驳岸铺设,覆土复绿。所形成沟槽内,砂石6压实,回填种植土 5,种植土 5上可种植水生植物3。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具有粘土层的岸坡,其特征在于沿岸坡近坡体处间隔施打松木桩(7),相邻两根松木桩之间以插入粘土层的竹篱笆(4)固定连接,在竹篱笆内侧及紧贴岸坡覆盖土工布(I ),土工布的长度略长于竹篱笆并与原岸坡固定,所述竹篱笆与岸坡所形成的沟槽内由下而上填充砂石(6)和种植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5)上种植水生植物(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木桩的间距为O. 5-2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I) 为深色可降解土工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以解决边坡支护和边坡面生态环境改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驳岸,具有粘土层的岸坡,其特征在于沿岸坡近坡体处间隔施打松木桩,相邻两根松木桩之间以插入粘土层的竹篱笆固定连接,在竹篱笆内侧及紧贴岸坡覆盖土工布,土工布的长度略长于竹篱笆并与原岸坡固定,所述竹篱笆与岸坡所形成的沟槽内由下而上填充砂石和种植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工程、生态河道工程、水保工程、水运交通工程。
文档编号E02B3/06GK202830872SQ2012204366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胡高鹏, 王华兵, 孙堃 申请人:浙江华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