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道路和渠道建设中,通常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施工方式。采用这种施工方式,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一般采用预留或用切割机切割的方法,在混凝土表面留出伸缩缝。这些伸缩缝在交工以前要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采用人工的方法对这些缝进行密封,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能确保达到质量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密封胶很多是采用双组份胶,即由A胶和B胶混合使用。这种胶在使用时应按比例混合搅匀,才能使用,如果按照通常的办法,先按比例混合搅匀后再从胶桶由胶泵沿胶管从胶嘴打出,这样由于胶混合后容易凝固,造成胶桶胶泵以及管路的堵塞,清理也不方便,这种情况只适合于人工抹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伸缩缝双组份打胶部件;提高了打胶的效率,能够保证打出来的密封胶填充密实,满足的施工质量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它包括机架、打胶部件,所述打胶部件包括胶桶,胶泵和出胶嘴,机架上还设有对出胶嘴喷出的密封胶密实填充的密实装置。所述打胶部件包括胶桶,胶泵和出胶嘴,它还设有对出胶嘴喷出的密封胶往伸缩缝壁上起涂抹作用的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与出胶嘴、或机架连接。所述打胶部件为双组份打胶部件,所述双组份打胶部件包括第一胶桶、第二胶桶,第一胶泵、第二胶泵,所述第一胶泵的入口与第一胶桶连接,第二胶泵的入口与第二胶桶连接,所述两胶泵的出口分别连接到混胶器,混胶器的出口和出胶嘴连接。所述密实装置包括:能够伸入到伸缩缝中的压实体,所述压实体与机架连接,当机架移动时带动压实体在缝内移动;或能够伸入到伸缩缝中的压实体、及与压实体连接的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带动该压实体在伸缩缝中振动,所述振动装置与机架连接;或能够伸入到伸缩缝中的旋转装置,以旋转装置的边缘作压实体或在所述旋转装置的边缘另设置压实体;或能够在缝内和缝外做往复运动或圆弧运动的压实体,所述压实体由电机驱动的转轮或转轴带动;或超声波发生器、以及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的超声波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连接于机架上,其输出与伸缩缝对应;或在缝中旋转的螺杆或螺旋装置,依靠其旋转的螺杆或螺旋的边缘做压实体。所述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还包括位于出胶嘴附近,沿伸缩缝两侧的挡胶板。所述导向装置为工作时卡在伸缩缝内的轮或片体或杆体。所述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还包括位于出胶嘴前方的小车,小车通过悬臂与出胶嘴或其机架弹性连接。所述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还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是安装于机架上的行走轮或与机架连接的牵引卷扬机或与行走轮机械连接的驱动电机或推动的手柄。所述出胶嘴的后方设有对表层胶的抹光装置。所述涂抹装置为:与机架连接的片状体或杆体,或带有弯曲度的片体或杆体,或电机带动的旋转装置,或电机带动的往复运动装置。所述机架为打胶嘴的支撑件或各部件之间连接件的总称。所述双组份打胶部件包括第一胶桶、第二胶桶,第一胶泵、第二胶泵,所述第一胶桶与第一胶泵的入口连接,第二胶桶与第二胶泵的入口连接,第一胶泵和第二胶泵的出口分别通过输出胶管连接到混胶器,混胶器与出胶嘴连接,出胶嘴与混胶器之间设有输出控制阀。为防止两种胶在混胶器以前的胶管内混合,在两胶泵与混胶器连接的混胶器的入口处设置单向阀。所述胶泵可以是齿轮泵或柱塞泵或螺杆泵。为使两种胶比例可调,两泵之一或同时与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密实装置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的一种或多种:它是能够伸入到缝中的若干个压实体,所述压实体直接或间接与挡胶板连接,当挡板移动时带动压实体移动。所述压实体可以与伸缩缝成一定角度设置,当挡板移动时,带动压实体移动,以对出胶嘴喷出的胶下压和搓摩,使胶密实;或它是包括伸入到缝中的压实体和与之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带动该压实体在缝中振动使胶密实。所述压实体是片状体或杆状体或弯曲的杆状体或片状体,所述振动装置是电磁振动器或电机驱动的偏心振动装置或电机驱动的往复运动的振动装置,或所述振动器还可以是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的超声波换能器。或它是能够在伸缩缝内外做往复或弧形运动的压实体,所述压实体由电机驱动的转轮或转轴带动。对于这种方案,所述往复运动装置或弧形运动装置可以是活动连接于两个同向旋转的两个凸轮或齿轮上的下压体,所述下压体在两个轮的带动下,其上的每个点做圆或椭圆形运动(比如实施例1)。压实体在做往复运动或弧形运动时把胶压人缝中。或它是由电动机带动的旋转轮,直接以轮的边缘为下压体,或在轮的边缘另设下压体,所述下压体是杆体或板体或齿状体。或它是电动机带动的旋转的螺杆或螺旋装置,工作时,螺杆或螺旋的一部分置于缝中,依靠旋转的螺杆或螺旋把胶压入缝中。或它是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的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与机架连接,所述换能器的输出与伸缩缝对应。在这种方法中,是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使缝中的胶密实。上述密实装置中的压实体是杆体或板体或弯曲的杆体或板体,所述压实体还可以是包含多个弯折或圆弧的弯曲体,所述压实体还可以是螺杆或螺旋体,所述压实体还可以是栅网状结构。所述压实体上还可以有凸起,以增加对胶的作用效果。所述杆体或板体采用弯弯曲曲的形状也是为了增加其密实的效果,总之,上述压实体可以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结构体。上述密实装置中的板体或杆还可以是多个板体或杆体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它还包括对出胶嘴喷出的密封胶表面抹光成型作用的抹光装置。抹光装置位于出胶嘴的后面。所述抹光装置可以是抹光片。所述抹光片可以是鸭嘴形状。为防止抹光片在抹光过程中被胶污染,以致无法抹光,可以把抹光片设计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向后方或侧后方开口,双层的内部空间通过气管与气阀与储气筒连接。在需要时打开气阀使高压气体流过抹光片的双层开口处,以吹拂掉粘接于抹光片上的胶,达到清洁胶嘴的目的;也可以把抹光片设为单层,在抹光片边缘设置喷气口,所述喷气口通过管子和气阀与储气筒连接,在需要时开通阀门,利用高压气体清洁抹光片;或设置一与气泵或储气筒连接的出气管道,所述管道通过阀门与气泵或储气筒连接,在所述管道的靠近出口的位置,在管道壁上开口,所述开口与前面所述的抹光片的双层的内部空间通过管路连接。其工作原理是,当高压气体在出口处高速流动时,在出口位置的气体通路上会产生低气压,上述抹光片的双层内部空间与所述出口位置的空间连接后,抹光片后部或两侧开口出受大气压作用,就会产生从抹光片开口向高压气体出口流动的气流,进而把抹光片开口处的多余的胶吸到高压气体出口位置并随之喷出。为此还可以在高压气体出口位置设置胶收集桶。为防止胶溢出污染混凝土面,在出胶嘴的附近沿伸缩缝两侧设有左右挡胶板,其作用就是防止出胶嘴喷出的胶溢出,所述挡胶板是竖向的板或与混凝土面有一定斜度的板。在所述伸缩缝左右两侧档胶板的前方设置前档胶板,在其后方设置后档胶板,所述两侧挡胶板和前后挡胶板可以连接在一起,构成“打胶小仓”结构。密实装置置于挡胶板内侧。在所述出胶嘴的后方设有刮胶板。所述刮胶板可以是打胶嘴后部的挡胶板。它还包括连接于左右挡板下部的衬板。所述衬板采用较薄的板材,工作时插入伸缩缝中且紧靠伸缩缝壁,防止胶溢出。它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是工作时卡在伸缩缝内的轮或板体或杆体。上述衬板也是导向板。它还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它包括连接于机架上的行走轮,驱动方式可以分以下几种:由电机带动减速机再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行走轮行走;或者以钢丝绳卷扬机牵拉,所述行走电机和钢丝绳卷扬机电机可以是调速电机;或人力推动的手柄。它还包括位于出胶嘴前方(以机架移动方向为前方)的小车,小车下方设有伸入到伸缩缝中的导向轮,小车上方设有所述双组份打胶部件。所述小车与挡胶板之间通过悬臂连接连接。所述连接的目的在于,当打胶挡板在渠道斜面上沿渠道延伸方向行走工作时,为防止其下滑,给其施加一个沿渠面方向的向上的力。所述悬臂与打胶挡板通过弹性装置连接。作为本打胶装置的另外一种使用形式,当在伸缩缝中填充接缝板材时,使用该打胶装置往伸缩缝中打结合胶,为把胶均匀的涂抹在缝内的混凝土壁上,在打胶装置的出胶嘴附近设置涂抹装置,该涂抹装置的一部在缝内。所述涂抹装置是片体或杆体,或有弯曲度的片体或杆体,所述片体或杆体与混凝土缝及缝内混凝土壁可以有一定斜度;所述涂抹装置还可以是电机驱动的旋转装置或电机驱动的往复运动装置。工作时所述涂抹装置在缝内运动,对胶搓磨,以使得胶与缝壁粘接良好。所述涂抹装置与出胶嘴通过机架连接。为使胶同时涂抹于缝壁的两侧,可以采用双出胶口,以分别与两侧混凝土缝壁对应,所述涂抹装置也可分为左右两部分,以分别对应于两侧缝壁。上述两种使用形式的不同仅在于打胶效果的不同,其所用部件近乎相同,密实装置和涂抹装置都是作用在伸缩缝内。密实装置是使胶在缝内分布均匀饱满且使胶与缝壁粘接良好,而涂抹装置则只是使胶分布于缝壁上,且与缝壁粘接良好。使用时涂抹装置的一部分同样是置于缝内,工作时也是相对于缝壁移动,对胶搓摩,使胶与缝壁充分接触并粘接良好。涂抹装置使胶分布于缝壁上且使之粘接良好。[00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高了打胶的效率,且能够保证打出来的密封胶填充密实,满足的施工质量要求,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组份打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打胶小仓,2.双组份打胶部件,4.小车,5.悬臂,32.电磁振动器,33.振动杆,34.弹簧,35.第二悬臂,36.机架导向轮,38.衬板,39.轮子,40.小车导向轮,41.牵引卷扬机,42.胶管,44.钢丝绳,101.第一导向轮,102.刮胶板,103.支撑臂,104.支撑轮,105.抹光片,106.左右挡胶板,107.前挡胶板,201.第一胶桶,202.第二胶桶,203.第一压胶盘,204.第二压胶盘,205.第一胶泵,206.第二胶泵,207.混胶器,208.输出胶管,209.输出控制阀,210.出胶嘴,211.气缸,212.第一放气阀,213.第二放气阀,301.电机,302.皮带轮,303.主动齿轮,304.第一被动齿轮,305第二被动齿轮,306.安装轴,307.抹胶杆,308.支架,401.行走轮,402.第二导向轮,403.钢丝绳卷扬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打胶装置用于对伸缩缝的打胶,由于使用混凝土切割机切缝,所以其宽度也就是切锯片的厚度,一般为4_5mm,而深度一般在5_10cm或更多。用密封胶对这种缝进行填充,由于密封胶本身流动性较差,很难对这么窄且深的缝灌得密实,现有技术不能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采用普通的出胶嘴,由于普通的出胶嘴很难把胶打到缝底,确保密实,所以增加了密实装置,它的作用就是通过压实体的作用使胶往缝深处流动,确保无空隙并填充密实。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伸缩缝双组份打胶部件,它包括双组份打胶部件2,双组份打胶部件2连接出胶嘴210,出胶嘴210周围设有挡胶板,还包括对出胶嘴210喷出的密封胶进行密实填充的密实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双组份打胶部件2包括第一胶桶201、第二胶桶202,第一胶桶201和第二胶桶202上端分别设有第一压胶盘203和第二压胶盘204,第一压胶盘203和第二压胶盘204上端分别连接下压装置,第一压胶盘203和第二压胶盘204上分别通过导管连接第一胶泵205和第二胶泵206,第一胶泵205和第二胶泵206分别通过输出胶管208连接混胶器207 (混胶器207采用市售产品),所述两胶泵输出管与混胶器的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图中未画出),其目的是防止两种胶在混胶器以前相混,混胶器207与出胶嘴210连接,出胶嘴210与混胶器207之间设有输出控制阀209。在第一压胶盘203和第二压胶盘204上方的导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放气阀212和第二放气阀213,以排出第一压胶盘203和第二压胶盘204下压时第一胶桶201、第二胶桶202内的空气。[0048]所述下压装置为连接所述第一压胶盘203或第二压胶盘204的气缸211或液压缸。第一压胶盘203和第二压胶盘204 —端分别与相应的气缸211连接,以使第一压胶盘203和第二压胶盘204对胶产生向下的压力,将胶桶内的密封胶通过导管挤到相应的胶泵中。所述胶泵使用气动柱塞泵。挡胶板分为左右挡胶板106、前挡胶板107和后挡胶板,左右挡胶板106、前挡胶板107和后挡胶板共同组成打胶小仓1,其中后挡胶板形成对填充后的密封胶进行刮擦的刮胶板102。在打胶小仓I上安装有四个支撑臂103及支撑臂103端部安装支撑轮104,打胶小仓I的底部前下方安装有第一导向轮101,底部后方安装有抹光片105。所述密实装置包括电机301,电机301连接主动齿轮303,主动齿轮303与两个被动齿轮啮合,在两个被动齿轮的偏心位置上均设有安装轴306,安装轴306上设有抹胶杆307,抹胶杆307下端伸入到所述出胶嘴210的后端。密实装置通过支架308固定在打胶小仓I的上端,其中电机301通过传动带驱动皮带轮302,进而带动主动齿轮303,主动齿轮303同时带动第一被动齿轮304和第二被动齿轮305,使两齿轮同向转动,从而带动抹胶杆307往复运动。抹胶杆307的下部在打胶小仓I的中间。它还包括位于出胶嘴210前方的小车4,小车4下方设有伸入到伸缩缝中的第二导向轮402,小车4上方设有所述双组份打胶部件2。方形的小车4上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轮402和四个行走轮401。所述小车4上安装有钢丝绳卷扬机403,用于牵拉前进。所述小车4与挡板之间通过悬臂5连接。在刮胶板102后方设有抹光片105。用于对出胶嘴喷出的密封胶表面抹光成型作用。为防止抹胶杆在运动过程中与挡胶板或混凝土面发生硬性碰撞,导致抹胶杆折弯,抹胶杆采用两节或多节连接组成,相邻的两节之间采用可以活动的圆孔和轴销连接方式,在所述圆孔和轴销的两侧设置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与相邻的两节上。另外,为使两种胶混合比例可调,所述两胶泵同时与流量控制装置连接。实施例2所述密实装置包括电磁震动器,电磁震动器与震动杆相连,震动杆的下端伸入到所述出胶嘴210的后端。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不再赘述。实施例3结合图3,所述出胶嘴为能伸入到缝中的扁窄结构的出胶嘴210,机架上设有电磁振动器32,密实装置为振动杆33,电磁振动器32与振动杆33连接,振动杆33的下端伸入到缝内、且置于出胶嘴210的后端,出胶嘴210周围设有挡胶板围成的打胶小仓1,打胶小仓I的下部与衬板38连接,打胶小仓31后部的机架上设有机架导向轮36,机架下部设有行走轮;设有轮子39的四轮小车设有机架的前方、与机架连接,小车上设有卡于小车导向轮40,小车上设有牵引卷扬机41,所述四轮小车及其上的牵引卷扬机41构成了牵引小车;牵引小车上安装有双组份打胶部件3,所述双组份打胶部件3与前述伸入到缝中的扁窄的出胶嘴210通过胶管42连接,所述牵引小车与双组份打胶部件3通过钢丝绳44连接;在牵引小车的一侧伸出第二悬臂35,所述第二悬臂35通过弹簧34与打胶小仓I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指示的方位以机架移动的方向为准,而“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它包括机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打胶部件,所述打胶部件包括胶桶,胶泵和出胶嘴,机架上还设有对出胶嘴喷出的密封胶密实填充的密实装置。
2.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它包括机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打胶部件,所述打胶部件包括胶桶,胶泵和出胶嘴,它还设有对出胶嘴喷出的密封胶往伸缩缝壁上起涂抹作用的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与出胶嘴、或机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打胶部件为双组份打胶部件,所述双组份打胶部件包括第一胶桶、第二胶桶,第一胶泵、第二胶泵,所述第一胶泵的入口与第一胶桶连接,第二胶泵的入口与第二胶桶连接,所述两胶泵的出口分别连接到混胶器,混胶器的出口和出胶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实装置包括: 能够伸入到伸缩缝中的压实体,所述压实体与机架连接,当机架移动时带动压实体在缝内移动; 或能够伸入到伸缩缝中的压实体、及与压实体连接的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带动该压实体在伸缩缝中振动,所述振动装置与机架连接; 或能够伸入到伸缩缝中的旋转装置,以旋转装置的边缘作压实体或在所述旋转装置的边缘另设置压实体; 或能够在缝内和缝外做往复运动或圆弧运动的压实体,所述压实体由电机驱动的转轮或转轴带动; 或超声波发生器、以及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的超声波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连接于机架上,其输出与伸缩缝对应; 或在缝中旋转的螺杆或螺旋装置,依靠其旋转的螺杆或螺旋的边缘做压实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位于出胶嘴附近,沿伸缩缝两侧的挡胶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为工作时卡在伸缩缝内的轮或片体或杆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位于出胶嘴前方的小车,小车通过悬臂与出胶嘴或其机架弹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是安装于机架上的行走轮或与机架连接的牵引卷扬机或与行走轮机械连接的驱动电机或推动的手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胶嘴的后方设有对表层胶的抹光装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涂抹装置为:与机架连接的片状体或杆体,或带有弯曲度的片体或杆体,或电机带动的旋转装置,或电机带动的往复运动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它包括双组份打胶部件,双组份打胶部件连接出胶嘴,出胶嘴外围或下部设有挡胶板,还包括对出胶嘴喷出的密封胶进行密实填充的密实装置,还包括位于出胶嘴前方的小车,小车下方设有伸入到伸缩缝中的导向装置,小车上方设有所述双组份打胶部件。它还包括对出胶嘴喷出的密封胶表面抹光成型作用的抹光装置,抹光装置位于出胶嘴的后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打胶的效率,且能够保证打出来的密封胶填充密实,满足的施工质量要求。
文档编号E02B5/02GK203160102SQ20132010308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王兆庆 申请人:王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