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4569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包括蹲便器主体、蹲便器主体上设置的蹲便盆、冲水通道和排污通道,蹲便盆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与排污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进水孔,顶进水孔与冲水通道连通,外接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环保节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蹲便器。
【背景技术】
[0002]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蹲便器分为无遮挡和有遮挡;蹲便器结构有存水弯和无存水弯。存水弯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一个横"S"型弯管,造成一个“水封”,防止下水道的臭气倒流。蹲便器的进水管通常是设置在蹲便器后方,并且常埋在地下,进水管采用的材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金属水管,另一种是塑料管,金属水管常用的有铁管、不锈钢管,铁管使用时间长容易在水管的内部和外部出现生锈现象,特别是在管道连接位置经常出现渗漏,而且使用时间越久,密封橡胶越越容易老化,渗漏会影响楼层结构安全,更重要的是造成水资源白白流失;不锈钢管虽然不会生锈,但成本非常高,不适合普通消费者;塑料管常见的有PP管、PVC管、PE管等,成本低,不会生锈,目前PE管广泛用于排水管道,PP管一般用于供水,但是,它们的缺点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老化,但是,尽管目前的蹲便器的进水管的进水端部分是埋在地下,但是从蹲便器进水端-水箱这段是暴露于空气中的,而且管道接口位置通常是橡胶,是最容易老化并出现漏水的,而且无法控制,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就必须先将地板敲碎,再将受损管道取出,维修和更换后再重新修复地面,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维护和更换管道方便,能有效控制漏水现象,耗水少、冲洗和排污能力强的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包括蹲便器主体、蹲便器主体上设置的蹲便盆、冲水通道和排污通道,蹲便盆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与排污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进水孔,顶进水孔与冲水通道连通,外接进水管。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顶进水孔的直径为1-1Ocm,取4.5_6cm效果最佳。
[0006]所述冲水通道包括环城冲水通道和辅冲水通道,环城冲水通道环绕蹲便盆上缘设置,环城冲水通道的内径为2-lOcm,水封的下部设置有其出水方向指向排污通道入口的辅冲孔,辅冲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该辅冲孔通过辅冲水通道与顶进水孔连接。
[0007]所述环城冲水通道为与蹲便盆一体的环形管道,环城冲水通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冲水孔,冲水孔的孔径小于0.5cm。
[0008]所述环城冲水通道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槽组成,每段弧形水槽的出水口沿蹲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若干段弧形水槽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水结构。
[0009]所述环城冲水通道的上缘向外凸伸4-10cm,与蹲便盆侧壁构成反S型防溅水结构。
[0010]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的后部,辅冲孔设置在水封的前部或侧部或底部,辅冲水通道从蹲便盆的后部延伸至蹲便盆的前部与辅冲孔连接。
[0011]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的前部,辅冲孔设置在水封的底部或后部或侧部,辅冲水通道为直通管。
[0012]所述排污通道的排污方式为前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前部;或为后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后部;或为左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左侧;或为右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右侧。
[0013]所述排污通道为直冲式排污管,排污口直径为3.5-10cm。
[0014]所述排污通道为S型虹吸弯管,排污口直径为4.5-6.5cm,其排污效果最佳,也是构成虹吸的条件。
[0015]所述蹲便盆的开口宽度为10-22cm,一般在15_18cm效果最佳,与传统的18_28cm的蹲便盆开口宽度相比,能避免蹲便盆开口太宽而造成的用户滑倒等人身伤害现象;蹲便器主体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后端距离为Icm以上,蹲便盆开口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前端距离为Icm以上。
[0016]所述蹲便器主体采用蹲便器两侧同时注浆的方式将其壁厚增加到l-2cm,从而增强了蹲便器主体的强度,以免用户不小心滑倒时踩穿蹲便盆,割破脚跟,避免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0017]所述蹲便盆的上方设置有活动盖板,蹲便盆后部设置有与活动盖板对应的两个盖板定位孔,两个盖板定位孔之间的中心距为12-20cm,与蹲便器主体后端的距离为8-20cm,与蹲便盆开口后端的距离为5-8cm。
[0018]所述蹲便器主体的边缘设置有支撑裙边,该支撑裙边的高度高于蹲便盆的深度,排污通道设置在支撑裙边与蹲便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该支撑裙边的高度H为23-45cm。
[001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蹲便器主体顶部设置进水孔,从产品的上面进水,与传统的蹲便器的进水口设置在蹲便器后方,并且要埋在地下的方式相比,更加容易安装维护和更换配件,而且能控制蹲便器进水管道漏水等现象,通过简单的设计改造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解决传统蹲便器固有的维护困难等问题,而且,由于蹲便器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应用最为广泛,因此,顶部进水的设计其实用性更强。
[0021]2、本实用新型在环城冲水通道的上缘设置反S型防溅水结构,与传统的蹲便盆侧壁结构相比,能防止用户小便过程中,尿液溅射四方,更加卫生。
[0022]3、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进水孔设置在蹲便器顶部,水流垂直而下,不再经过转弯,水流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更有效的冲洗蹲便盆和大大提高排污能力;排污口的设计不再受进水管道干涉,其排污方向不受限制,适合蹲便器排污的前直排、后直排、左右直排等任何方向。
[0023]4、本实用新型在蹲便盆上方配置活动盖板,并对其安装位置作了严格的限制,与现有的嵌入式蹲便器盖板结构相比,能避免蹲便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变形时,造成盖板无法使用的问题,具有防臭、防掉落等优点。【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蹲便器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3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1、蹲便器主体2、蹲便盆2-1、蹲便盆开口 3、冲水通道3_1、环城冲水通道 3-11、冲水孔 3-12、弧形面 3-2、辅冲水通道 3-21、弧形水槽 3_22、导向槽4、排污通道4-1、排污口 5、水封6、顶进水孔7、辅冲孔8、活动盖板9、盖板定位孔10、支撑裙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包括蹲便器主体1、蹲便器主体I上设置的蹲便盆2、冲水通道3和排污通道4,蹲便盆2底部设置有水封5,水封5与排污通道3连通,蹲便器主体I的顶部设置有顶进水孔6,顶进水孔6与冲水通道4连通,外接进水管。蹲便器主体I为陶瓷或金属或塑料制品。冲水通道3包括环城冲水通道
3-1和辅冲水通道3-2,环城冲水通道3-1环绕蹲便盆上缘设置,并配有多个冲水孔3-11,其中多个冲水孔3-11分布于环城冲水通道3-1的侧壁上,冲水孔3-11的出水方向指向或沿蹲便盆内壁;环城冲水通道3-1的内径为3cm,冲水孔3-11的孔径0.3cm,水封5的下部设置有其出水方向指向排污通道入口的辅冲孔7,辅冲孔7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两个或更多,本实施例中,辅冲孔7只有一个,该辅冲孔7通过辅冲水通道3-2与顶进水孔6连接。环城冲水通道3-1的上缘向外凸伸4-10cm,并与蹲便盆侧壁构成反S型防溅水结构,凸伸部位的端部为弧形面3-12,防止割脚;其中,本实施例的环城冲水通道3-1的上缘向外凸伸5cm,当该凸伸部位小于4cm时,并不能起到防溅水的效果。排污通道4的入口设置在水封5的前部,辅冲孔7设置在水封5的后部或侧部或底部,本实施例是设置在水封的后部,辅冲水通道3-2为直通管。排污通道4的排污方式为前排水式,排污口 4-1在蹲便器主体的前部,所述排污通道4为直冲式排污管,排污口 4-1直径为5cm。蹲便盆开口 2-1的一端大、另一端小,大端的宽度Dl为16cm,小端的宽度dl为12cm,与传统的18_28cm的蹲便盆开口 2-1宽度相比,能避免蹲便盆开口太宽而造成的用户滑倒等现象,并且,蹲便器主体I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后端距离d6为Icm以上,蹲便盆开口后端与相应的顶进水孔的前端距离d7为Icm以上。本实施例中,蹲便盆开口 2-1后端至蹲便器主体I后端之间的间距d2为12cm,顶进水孔6的内径d8为5cm,蹲便器主体I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后端距离d6取3cm,蹲便盆开口后端与相应的顶进水孔的前端距离d7取4cm。使顶进水孔有充足的空间垂直安装进水管道和设置辅冲水通道。蹲便器主体采用蹲便器两侧同时注浆的方式将其壁厚al增加到1.5cm,从而增强了蹲便器主体的强度,以免用户不小心滑倒时踩穿蹲便盆,割破脚跟。
[0037]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蹲便器主体顶部设置顶进水孔,顶进水孔可以通过水管连接水箱或采用无水箱结构,直接连接自来水管,从产品的上面直接进水,与传统的蹲便器的进水口设置在蹲便器后方,并且要埋在地下的方式相比,其最突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点:1、更加容易维护和更换配件,因为进水管道都是明管设计,一旦进水管道出现漏水等现象,所以问题都一目了然,管道能够及时得到维护,避免传统设计中常见的因埋在地下的水管长期破裂、渗漏用户无法知晓,而造成用户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造成混凝土内的钢筋生锈、影响楼层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水资源白白浪费;2、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若采用传统的后进水方式,水流必须经过从立管-横管的转折管道的流动过程才能进入环城冲水通道,能量损耗大,而且环城冲水通道只会将水的冲击力分散,即使在此基础上增设辅冲孔,但由于冲洗水经过一定的转折管道的减速后,再由辅冲水通道流向辅冲孔,此时水的水压和流速也只能是一个较低值,并不会对蹲便器的排污和冲洗能力有多大的提高;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顶进水式结构,水直接从进水管通过顶进水孔进入辅冲水管道和环城冲水通道,充分利用冲洗水水压并应用流体力学原理,使冲洗的水量和冲洗的动能巧妙匹配,能加大水流速度、使水力集中,并加大辅冲孔的水压,增强排污能力;经多次冲水试验,每次的冲水量仅仅为
2-2.9L即可将150个PP球连同一条毛巾冲走,而传统的蹲便器则需要用9-11L的水才能冲走50个PP球。
[0038]实施例2
[003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5的后部,辅冲孔7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水封5的前部,辅冲水通道3-2从蹲便盆2的后部延伸至蹲便盆2的前部与辅冲孔7连接。
[0040]实施例3
[004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辅冲孔7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水封的侧部和底部,两辅冲孔7的水流方向流向排污通道入口。
[0042]实施例4
[004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排污通道4为S型虹吸弯管,排污口 4-1直径D2为3.5-10cm, 一般情况下,排污口 4-1直径选用4.5-6.5cm,其排污效果最佳,也是构成虹吸的条件,因为若排污口直径若小于3.5cm,排污通道容易堵塞,若大于10cm,则会造成形成虹吸时虹吸压力过小,无法将管道中的污物排走。
[0044]实施例5
[0045]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蹲便盆的上方还设置有活动盖板8,蹲便盆后部与蹲便器主体后端的间距d2为20cm,蹲便盆后部设置有与活动盖板对应的两个盖板定位孔9,其中,两个盖板定位孔之间的中心距d3为14cm,与蹲便器主体后端的距离d4为13.5cm,与蹲便盆开口后端的距离d5为6.5cm。
[0046]实施例6
[0047]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环城冲水通道3-1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槽3-21组成,每段弧形水槽的出水口沿蹲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3-22,若干段弧形水槽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水结构,使冲水时在蹲便盆的内腔形成高压旋转水流,与传统的冲水孔出水结构相比,能有效解决冲水时水花飞溅到蹲便器外,造成地面积水,用户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的问题。
[0048]实施例7
[0049]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蹲便器主体I的边缘设置有支撑裙边10,该支撑裙边10的高度高于蹲便盆的深度,排污通道设置在支撑裙边与蹲便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该支撑裙边的高度H为23-45cm,一般取26_28cm,人坐便时最为舒适,较人性化。由于蹲便盆的开口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形成立地式的蹲便器结构,使结构形式既能作为高脚蹲便器使用,也能通过在蹲便盆上方加装坐便圈的后,作为座便器使用,一式两用。
[005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所述蹲便器排污通道还可采用后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后部;或为左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左侧;或为右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右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包括蹲便器主体、蹲便器主体上设置的蹲便盆、冲水通道和排污通道,蹲便盆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与排污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进水孔,顶进水孔与冲水通道连通,外接进水管;顶进水孔的直径为1-1Ocm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通道包括环城冲水通道和辅冲水通道,环城冲水通道环绕蹲便盆上缘设置,环城冲水通道的内径为2-lOcm,水封的下部设置有其出水方向指向排污通道入口的辅冲孔,辅冲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该辅冲孔通过辅冲水通道与顶进水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城冲水通道为与蹲便盆一体的环形管道,环城冲水通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冲水孔,冲水孔的孔径小于 0.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城冲水通道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槽组成,每段弧形水槽的出水口沿蹲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若干段弧形水槽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城冲水通道的上缘向外凸伸4-10cm,与蹲便盆侧壁构成反S型防溅水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的后部,辅冲孔设置在水封的前部或侧部或底部,辅冲水通道从蹲便盆的后部延伸至蹲便盆的前部与辅冲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的前部,辅冲孔设置在水封的底部或后部或侧部,辅冲水通道为直通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的排污方式为前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前部;或为后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后部;或为左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左侧;或为右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右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直冲式排污管,排污口直径为3.5-1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S型虹吸弯管,排污口直径为4.5-6.5cm。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盆的开口宽度为10-22cm ;蹲便器主体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后端距离d6为Icm以上,蹲便盆开口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前端距离d7为Icm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盆的上方设置有活动盖板,蹲便盆后部设置有与活动盖板对应的两个盖板定位孔,两个盖板定位孔之间的中心距为12-20cm,与蹲便器主体后端的距离为8-20cm,与蹲便盆开口后端的距离为5-8cm。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器主体的边缘设置有支撑裙边,该支撑裙边的高度高于蹲便盆的深度,排污通道设置在支撑裙边与蹲便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该支撑裙边的高度H为23-45cm。
【文档编号】E03D11/04GK203613625SQ20132052378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发明者】陈小练 申请人:陈小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