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道智能清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92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水道智能清理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道智能清理车,包括移动车、设置在移动车上的工况探测装置和清理装置;移动车包括履带轮、履带轮上的支撑台和罩在支撑台上的外壳;工况探测装置包括支撑台前端的摄像头、外壳前壁上的超声波传感器以及支撑台内的控制器;清理装置包括支撑台上方的升降工作台、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并伸出至外壳前方的伞形机械臂、设置在升降工作台前端的水枪固定板、设置在水枪固定板上的水枪、连接在水枪上的供水管道以及支撑台前端的清污铲。本实用新型用于清理排污下水道的堵塞物,能够根据下水道内的工况及时调整工作姿态,整合切削、扰动、冲洗和铲除四种清理方式,对下水道堵塞物进行彻底清理,尤其适合小口径下水道的清理。
【专利说明】一种下水道智能清理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卫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理下水道堵塞物的智能清理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增多,大量的生活垃圾,给下水道排污带来巨大压力,下水道堵塞容易引起污水上涌,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交通,因此,城市下水道的维护对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
[0003]当下水道堵塞时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人工清理和吸污车清理。采用人工清理的方法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清理效果较差,而且下水道内环境恶劣,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中毒、中暑等人身伤害;采用吸污车清理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只能疏通,但无法清理下水道管道壁上的附着物,一段时间后又会发生堵塞,另外本方法针对大型管道效果较好,但对分布更广,更易堵塞的小型管道而言,清理方式不够灵活,成本高,甚至无法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水道智能清理车,用于清理排污下水道的堵塞物,能够根据下水道内的工况及时调整工作姿态,整合切削、扰动、冲洗和铲除四种清理方式,对下水道堵塞物进行彻底清理,尤其适合小口径下水道的清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水道智能清理车,包括移动车、设置在移动车上的工况探测装置和清理装置;所述移动车包括履带轮、设置在履带轮上的支撑台和罩在支撑台上的外壳;所述工况探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前端的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外壳前壁上的超声波传感器以及嵌设在支撑台内的控制器;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台上方的升降工作台、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并伸出至所述外壳前方的伞形机械臂、设置在升降工作台前端的水枪固定板、设置在水枪固定板上的水枪、连接在水枪上的供水管道以及设置在支撑台前端的清污铲;所述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升降工作台、伞形机械臂和水枪由控制器控制。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台的边缘垂直设置有四根立杆,支撑台的中间垂直设置有滚珠丝杠和用于控制滚珠丝杠的减速电机I,所述升降工作台的边缘开设有四个与所述立杆配套的过孔,升降工作台中间嵌设有与所述滚珠丝杠配套的丝杠螺母。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伞形机械臂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升降工作台上并伸出至所述外壳前方的主杆、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并与主杆轴接的减速电机II1、套设在主杆上的移动副、与移动副固定连接的齿条、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并与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与齿轮轴接的减速电机I1、设置在所述主杆前端的挡块、套在主杆上并夹设在所述移动副与挡块之间的弹簧、后端铰接在所述移动副上的清污杆和用于支撑清污杆的撑杆,所述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铰接在挡块和清污杆上。[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杆的后端铰接在所述清污杆的中点处,清污杆和撑杆均为三根,清污杆的前端设置有与清污杆同轴的电机和由电机控制的转刀。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枪为至少三个,每个水枪向不同方向喷射水柱,所述供水管道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工作台的下表面。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清理排污下水道的堵塞物,能够根据下水道内的工况及时调整工作姿态,包括升降工作台的高度调整和伞形机械臂的张开角度调整,工作时整合切削、扰动、冲洗和铲除四种清理方式,对下水道堵塞物进行彻底清理,尤其适合小口径下水道的清理,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近距离清污,降低功耗,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侧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伞形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清污杆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履带轮2、支撑台3、外壳4、摄像头5、超声波传感器6、控制器7、升降工作台8、伞形机械臂9、水枪固定板10、水枪11、清污铲12、立杆13、滚珠丝杠14、丝杠螺母15、电机16、转刀81、减速电机II 82、齿轮83、齿条84、主杆85、移动副86、清污杆87、弹簧88、挡块89、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看附图f 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包括移动车、设置在移动车上的工况探测装置和清理装置;所述移动车包括履带轮1、设置在履带轮I上的支撑台2和罩在支撑台2上的外壳3 ;所述工况探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2前端的摄像头4、设置在所述外壳3前壁上的超声波传感器5以及嵌设在支撑台2内的控制器6 ;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台2上方的升降工作台7、设置在升降工作台7上并伸出至所述外壳3前方的伞形机械臂8、设置在升降工作台7前端的水枪固定板9、设置在水枪固定板9上的水枪10、连接在水枪10上的供水管道以及设置在支撑台2前端的清污铲11 ;所述摄像头4和超声波传感器5连接在所述控制器6的输入端,所述升降工作台7、伞形机械臂8和水枪10由控制器6控制。
[0017]所述支撑台2的边缘垂直设置有四根立杆12,支撑台2的中间垂直设置有滚珠丝杠13和用于控制滚珠丝杠13的减速电机I,所述升降工作台7的边缘开设有四个与所述立杆12配套的过孔,升降工作台7中间嵌设有与所述滚珠丝杠13配套的丝杠螺母14。
[0018]所述伞形机械臂8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升降工作台7上并伸出至所述外壳3前方的主杆84、设置在升降工作台7上并与主杆84轴接的减速电机II1、套设在主杆84上的移动副85、与移动副85固定连接的齿条83、设置在升降工作台7上并与齿条83啮合连接的齿轮82、与齿轮82轴接的减速电机II 81、设置在所述主杆84前端的挡块88、套在主杆84上并夹设在所述移动副85与挡块88之间的弹簧87、后端铰接在所述移动副85上的清污杆86和用于支撑清污杆86的撑杆89,所述撑杆89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铰接在挡块88和清污杆86上。
[0019]所述撑杆89的后端铰接在所述清污杆86的中点处,清污杆86和撑杆89均为三根,清污杆86的前端设置有与清污杆89同轴的电机15和由电机15控制的转刀16。
[0020]所述水枪10为至少三个,每个水枪10向不同方向喷射水柱,所述供水管道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工作台7的下表面。
[00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本实用新型放入下水道,摄像头4和超声波传感器5检测前方管道工况(包括管道内工作空间和堵塞物情况),将工况数据传送至控制器6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调整升降工作台7的高度和伞形机械臂8张开的角度,以适应管道内的工作空间,具体来讲,减速电机I带动滚珠丝杠13转动,滚珠丝杠13配合丝杠螺母14将转动转化为升降工作台7的垂直升降运动,升降工作台7以立杆12为滑道进行升降,达到调节升降工作台7高度的目的,减速电机II 81带动齿轮82转动,齿轮82进一步依次带动齿条83、移动副85前后移动,达到调节伞形机械臂8张开角度的目的;
[0022]然后,控制器6发出清理命令,移动车在履带轮I的驱动下向前移动,伞形机械臂8在减速电机III的驱动下开始旋转,清污杆86前端的转刀16在电机15的驱动下同步转动,完成切削和扰动管道内壁附着污物的工作;水枪10向管道内不同角度喷射水柱,将污物进行冲洗;对于沉积在管道底部的污物,则由清污铲11负责铲除。
[0023]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下水道智能清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设置在移动车上的工况探测装置和清理装置;所述移动车包括履带轮、设置在履带轮上的支撑台和罩在支撑台上的外壳;所述工况探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前端的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外壳前壁上的超声波传感器以及嵌设在支撑台内的控制器;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台上方的升降工作台、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并伸出至所述外壳前方的伞形机械臂、设置在升降工作台前端的水枪固定板、设置在水枪固定板上的水枪、连接在水枪上的供水管道以及设置在支撑台前端的清污铲;所述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升降工作台、伞形机械臂和水枪由控制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智能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边缘垂直设置有四根立杆,支撑台的中间垂直设置有滚珠丝杠和用于控制滚珠丝杠的减速电机I,所述升降工作台的边缘开设有四个与所述立杆配套的过孔,升降工作台中间嵌设有与所述滚珠丝杠配套的丝杠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水道智能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机械臂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升降工作台上并伸出至所述外壳前方的主杆、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并与主杆轴接的减速电机II1、套设在主杆上的移动副、与移动副固定连接的齿条、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并与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与齿轮轴接的减速电机I1、设置在所述主杆前端的挡块、套在王杆上并夹设在所述移动副与挡块之间的弹黃、后端绞接在所述移动副上的清污杆和用于支撑清污杆的撑杆,所述撑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铰接在挡块和清污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道智能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的后端铰接在所述清污杆的中点处,清污杆和撑杆均为三根,清污杆的前端设置有与清污杆同轴的电机和由电机控制的转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智能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枪为至少三个,每个水枪向不同方向喷射水柱,所述供水管道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工作台的下表面。
【文档编号】E03F9/00GK203821582SQ20132080823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7日
【发明者】张冬, 蒋亚坤, 郑政, 何崇凯 申请人:张冬, 蒋亚坤, 郑政, 何崇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