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09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集水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模块,包括上构件和下构件,上、下构件外形相同或基本相同,均具有一板状体和设置在所述板状体同一表面的至少两个相同高度的锥台体,所述锥台体为空心体,且锥台体的较大底部与所述板状体相连;所述上、下构件的锥台体一一对应且在锥台体顶部相互连接;所述板状体为透水结构,且在远离锥台体的表面上设有排污槽,所述排污槽在各锥台体之间延伸,一直延伸至所述板状体的边缘,使每个模块的排污槽相连通,从而使沉淀的污泥不会形成板结。本实用新型整个体积比例中大部分为空间,具有质轻、耐腐蚀、施工速度快、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可用于地下水缺少的地方作渗水,也可用作雨水收集,同时方便堆叠,便于运输和库存堆放。
【专利说明】集水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模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是未来人类的生存问题。对雨水收集后可进行简单处理即可达到回用水的标准,并且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使用雨水,节约自来水用量的同时,可节省自来水使用费用,总体节省费用相当可观。合理高效的进行雨水收集和利用对社会造成的价值已经越来越被当代人所接受。
[0003]目前,钢筋混凝土储水池是最常用的储水池,它是由水泥、石子、砂和水混合搅拌,浇注在绑扎有钢筋骨架的模板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拆模而成。这种储水池的材料构成和施工方法决定了水池功能单一,工序繁多,工期较长,不可拆装移位的特点。在水池拆除时,拆除难度大,废弃的混凝土块形成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现有技术中储水池工序繁多,工期较长,不可拆装移位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水模块。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水模块,包括上构件和下构件,所述上、下构件外形相同或基本相同,均具有一板状体和设置在所述板状体同一表面的至少两个相同高度的锥台体,所述锥台体为空心体,且锥台体的较大底部与所述板状体相连;所述上、下构件的锥台体一一对应且在锥台体顶部相互连接;所述板状体为透水结构,且在远离锥台体的表面上设有排污槽,所述排污槽在各锥台体之间延伸,一直延伸至所述板状体的边缘,这样能使每个模块的排污槽相连通,从而使沉淀的污泥不会形成板结。锥台体设置成空心体,可以方便堆叠,利于库存堆放和运输。上、下构件做成外形相同或基本相同,可以采用一套模具,降低制造成本。板状体上设有排污槽,可将水管设置在排污槽的一端入口,将水流通入排污槽中把堆积的泥沙冲走,不会使得污泥无法被冲走而形成板结,使池底污泥越积越多,最终无法利用收集的水而失去了收集的意义。
[0006]所述排污槽在各锥台体之间延伸并贯通。
[0007]为了更好地排污,所述排污槽为条形凹槽,且至少存在两条相互交叉的排污槽。
[0008]同一上构件或下构件上的所述板状体与锥台体一体成型。
[0009]所述板状体的透水结构为均布的若干通孔。
[0010]所述锥台体为四棱锥台。
[0011]所述上、下构件上相对应的锥台体顶部分别设有插头或插口,所述上、下构件通过锥台体顶部的插头和插口相互插接。
[0012]所述上、下构件之间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具有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构件的板状体边缘连接。
[0013]作为优选,同一上构件或下构件上具有四个或八个相同高度的锥台体。
[0014]所述板状体上设有所述锥台体的部位为空心穿孔,则设置在顶部的板状体具有一通孔,不利于表面土壤的铺设,因此,所述空心穿孔处设有与所述空心穿孔大小相同的顶盖单元,各顶盖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顶盖。
[0015]所述上、下构件的外边缘均设有用于使上下、左右相邻的集水模块定位和固定的连接槽。
[0016]为了提高承重能力,所述锥台体的截面大致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四条边上均有一段为外凸的弧边。
[0017]为了提高承重能力,所述锥台体底部存在一段与所述板状体相连的弧形过渡坡。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模块,整个体积比例中大部分为空间,具有质轻、耐腐蚀、施工速度快、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可用于地下水缺少的地方作渗水,也可用作雨水收集,同时方便堆叠,便于运输和库存堆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模块中一个上构件或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模块中上构件和下构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模块中上构件和下构件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模块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带有另一种锥台体的集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带有另一种锥台体的集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上构件,2、下构件,100、板状体,101、排污槽,102、连接槽,103、通孔,104、空心穿孔,200、锥台体,201、插头,202、插口,203、拱形部,204、弧形过渡坡,3、侧板,4、顶盖,41、顶盖单元,42、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9]如图1-5所示,一种集水模块,包括上构件I和下构件2,所述上、下构件(1、2)外形相同或基本相同,均具有一板状体100和设置在所述板状体100同一表面的八个相同高度的锥台体200,同一上构件I或下构件2上的所述板状体100与锥台体200 —体成型。
[0030]所述锥台体200为四棱锥台空心体,且锥台体200的较大底部与所述板状体100
相连;所述上、下构件(1、2)的锥台体200 --对应且在锥台体200顶部相互连接;所述上、
下构件(1、2)上相对应的锥台体200顶部分别设有插头201或插口 202,所述上、下构件(1、2)通过锥台体200顶部的插头201和插口 202相互插接。本实施例中,锥台体200底部具有一边存在一段与板状体100相连的弧形过渡坡204。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结构,锥台体200底部没有弧形过渡坡。
[0031]本实施例中,锥台体200的截面为带倒角的矩形,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形状,SP锥台体200的截面大致为矩形,矩形的四条边上均有一段为外凸的弧边,带有弧边后,锥台体200的侧面形成拱形部203,锥台体200的承重能力更强。
[0032]所述板状体100为透水结构,且在远离锥台体200的表面上设有三条条形排污槽101,两条相互平行,另一条与这两条相垂直且交叉。所述排污槽101在各锥台体200之间延伸并贯通,排污槽101 —直延伸至所述板状体100的边缘。
[0033]板状体100的透水结构为均布的若干通孔103,侧板3为网状透水结构。这种结构透水性好,稳定性高。
[0034]所述上、下构件(1、2)之间设有侧板3,所述侧板3具有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构件(1、2)的板状体100边缘连接。本实施例中,侧板3与板状体100也是插销连接。
[0035]所述板状体100上设有所述锥台体200的部位为空心穿孔,所述空心穿孔处设有与所述空心穿孔大小相同的顶盖单元41,四个顶盖单元41通过一十字形连接架42相互连接形成一顶盖4。
[0036]所述上、下构件(1、2 )的外边缘均设有用于使上下、左右相邻的集水模块定位和固定的连接槽102,连接槽102内插销。
[003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水模块,包括上构件(I)和下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构件(1、2)外形相同或基本相同,均具有一板状体(100)和设置在所述板状体(100)同一表面的至少两个相同高度的锥台体(200),所述锥台体(200)为空心体,且锥台体(200)的较大底部与所述板状体(100)相连;所述上、下构件(1、2)的锥台体(200) —一对应且在锥台体(200)顶部相互连接;所述板状体(100)为透水结构,且在远离锥台体(200)的表面上设有排污槽(101),所述排污槽(101)在各锥台体(200)之间延伸,一直延伸至所述板状体(100)的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槽(101)在各锥台体(200)之间延伸并贯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槽(101)为条形凹槽,且至少存在两条相互交叉的排污槽(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同一上构件(I)或下构件(2)上的所述板状体(100)与锥台体(200) —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体(100)的透水结构为均布的若干通孔(1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体(200)为四棱锥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构件(1、2)上相对应的锥台体(200)顶部分别设有插头(201)或插口(202),所述上、下构件(1、2)通过锥台体(200)顶部的插头(201)和插口 (202)相互插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构件(1、2)之间设有侧板(3),所述侧板(3)具有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构件(1、2)的板状体(100)边缘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同一上构件(I)或下构件(2)上具有四个或八个相同高度的锥台体(20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体(100)上设有所述锥台体(200)的部位为空心穿孔,所述空心穿孔处设有与所述空心穿孔大小相同的顶盖单元(41),各顶盖单元(41)相互连接形成一顶盖(4)。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构件(1、2)的外边缘均设有用于使上下、左右相邻的集水模块定位和固定的连接槽(102)。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体(200)的截面大致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四条边上均有一段为外凸的弧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体(200)底部存在一段与所述板状体(100)相连的弧形过渡坡(204)。
【文档编号】E03B3/02GK204040103SQ20142037644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周佰兴, 周敏宏, 周敏伟 申请人: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