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22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取水口结构,其结构包括桩基和取水头,所述桩基由埋插在内河河床的多条固定桩构成,全部固定桩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水头为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框体结构,在取水头的底部设有与桩基固定桩对应的安装凹槽,取水头利用该安装凹槽直接扣接固定安装在桩基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在取水头的侧壁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入水口设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上部,出水口设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下部,出水口连接有取水管,形成密封式刚性内河取水口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性好、保证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方法方案简单、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等有益效果。
【专利说明】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取水口结构,适用于在水中施工打桩建立长期供水取水的取水结构及其结构的施工。属于电厂循环水系统构筑物结构及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内陆发电厂建筑系统中,循环水系统一般采用二次循环供水系统,需在内河建设取水口取水作为补给水。在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取水端口需要通过连接桩基基础,但所述取水端如何与桩基连接成即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现有的技术的取水端口主要有二种结构形式:1、取水头部采用钢制结构,桩基采用钢管桩,取水头部与钢管桩通过螺栓有效连接。其存在如下缺点:由于取水头部采用钢结构,其稳定性较差,取水头部需要考虑防腐,整体造价及维护费用较高。2、取水头部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桩基采用钢管桩或管桩,其存在如下缺点:需要形成干地施工环境,需考虑围堰等施工措施,施工周期较长,围堰费用高,并且对于工程水深较大、地质较差,不具备形成干地施工的条件时,取水头部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是不可行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在降低工程造价、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取水口结构。该内河取水口结构克服现有技术需要形成干地施工环境,需考虑围堰等施工措施,施工周期较长,围堰费用高的缺陷。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5]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取水口结构,包括桩基和取水头,所述桩基由埋插在内河河床的多条固定桩构成,全部固定桩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水头为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框体结构,在取水头的底部设有与桩基固定桩对应的安装凹槽,取水头利用该安装凹槽直接扣接固定安装在桩基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在取水头的侧壁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入水口设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上部,出水口设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下部,出水口连接有取水管,形成密封式刚性内河取水口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取水头部为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取水头的底部设有固定墩,所述的安装凹槽设在固定墩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取水头的主体部分为长方形状,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二端各延伸一三角形,形成导流结构。
[0009]进一步地,在取水头中设置有带盖的维护入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结构顺河水流向设置,形成取水头的侧墙。
[0011]进一步地,在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该过滤网由多条不锈钢钢支并排安装而成;在出水口处预埋有钢套管。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多条固定桩由深埋在河床中的钢管构成,形成钢管理体制桩基。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显著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取水头设置为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框体结构,在取水头的底部设有与桩基固定桩对应的安装凹槽,取水头利用该安装凹槽直接扣接固定安装在桩基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在取水头的侧壁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入水口设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上部,出水口设在密封式集水井的下部,出水口连接有取水管,形成密封式刚性内河取水口结构;因此解决水头部采用钢结构存在的稳定性较差、需要考虑防腐、整体造价及维护费用较高等音量,具有稳定性好、无需考虑防腐和整体造价及维护费用低的有益效果。
[0015]2、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水头部为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取水头的底部设有固定墩,所述的安装凹槽设在固定墩上,取水头利用该安装凹槽直接扣接固定安装在桩基上,因此可在水上作业,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取水头部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存在需要形成干地施工环境、需考虑围堰等施工措施、施工周期较长和围堰费用高等问题,具有结构稳定性好、保证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方案简单、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等有益效果。
[0016]3、本实用新型在取水头下段、取水管与桩基埋在河床下,并在取水头下段、取水管与桩基周边回填砂层和石块层,有效防止取水头与桩基脱离,使取水头在河床上更加牢固,使用性能更好。
[0017]4、本实用新型的取水头在河流方向的前后两侧设置有V角形的导流墙,有效的防止流水过急时对取水头产生冲击,影响取水头的使用性能,避免遭到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例1的平面布置图。
[0019]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0]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出水口处的钢套管安装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取水口结构,包括桩基1和取水头2,所述桩基1由埋插在内河河床3的多条固定桩构成,全部固定桩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水头2为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框体结构,在取水头2的底部设有与桩基1固定桩对应的安装凹槽4,取水头2利用该安装凹槽4直接扣接固定安装在桩基1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7 ;在取水头2的侧壁设有入水口 5和出水口 6,所述的入水口 5设在密封式集水井7的上部,出水口 6设在密封式集水井7的下部,出水口 6连接有取水管61,形成密封式刚性内河取水口结构。
[0026]实施例中,所述取水头部2为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取水头2的底部设有固定墩41 ;所述的安装凹槽4设在固定墩41上;所述的取水头2的主体部分为长方形状,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二端各延伸一三角形,形成导流结构10 ;在取水头2中设置有带盖的维护入口 14 ;所述的导流结构10顺河水流向设置,形成取水头2的侧墙;在入水口 5处设有过滤网11,该过滤网由多条不锈钢钢支12并排安装而成;在出水口 5处预埋有钢套管13,便于取水管的固定安装连接;所述多条固定桩由深埋在河床中的钢管构成,形成钢管理体制桩基1。
[0027]上述的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取水口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1)在内河的河床中选好位置,挖开表层淤泥,在选定的位置按设的间隔打桩,使全部固定桩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由多条固定桩组成的桩基1高度的桩基;
[0029]2)在陆地上预制好钢筋混凝土取水头2,在取水头的底部预留与桩基的固定桩上端部尺寸和形状对应的凹槽4 ;在取水头2的侧壁设有入水口 5和出水口 6,所述的入水口5设在取水头2的上部,出水口 6设在取水头2的下部
[0030]3)利用水上吊装施工设备,将取水头2扣接安装在桩基上,由取水头2的凹槽4直接扣在桩基的固定桩上固定,形成密封式集水井7 ;
[0031]4)在出水口 6连接有取水管61,形成密封式刚性内河取水口结构。
[0032]在具体方法实施中,所述的基桩1采用钢管桩,在安装取水头时将各基桩割平,使各基桩上端呈同一水平面;在取水头的下段及取水管周边回填砂,在沙层上利用石块压紧压实,避免流失,形成河床;所述的河床3由低层的回填砂层8和砂层8上的石块层9压实构成。
[0033]实施例2
[0034]本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取水口结构建在水流平稳的河内区域中,省去在取水头2主体部分二端各延伸的一三角形形成的导流结构10。其余同实施例1。
[0035]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某内陆大型燃气发电厂补给水系统,取水口离岸距离约220m,取水口位置的淤泥厚约40m,海岸地势平坦。所述取水头部的桩基1采用4根直径为600mm钢管桩,桩长50m。取水头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干地上制作成型后,采用水上吊装施工。将取水头部2预制时预留的安装凹槽4直接扣在钢管桩上,将取水头2与桩基1进行有效固定连接,然后在桩基1和取水头2周边回填砂层8,并在砂层上利用石块层9压紧压实。从施工及运行情况看,效果良好,满足了设计要求。
【权利要求】
1.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包括桩基⑴和取水头⑵,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I)由埋插在内河河床(3)的多条固定桩构成,全部固定桩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水头(2)为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框体结构,在取水头(2)的底部设有与桩基(I)固定桩对应的安装凹槽(4),取水头(2)利用该安装凹槽(4)直接扣接固定安装在桩基(I)上,形成密封式集水井(7);在取水头(2)的侧壁设有入水口(5)和出水口 ¢),所述的入水口(5)设在密封式集水井(7)的上部,出水口(6)设在密封式集水井(7)的下部,出水口(6)连接有取水管(61),形成密封式刚性内河取水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头部(2)为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取水头(2)的底部设有固定墩(41),所述的安装凹槽(4)设在固定墩(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水头(2)的主体部分为长方形状,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二端各延伸一三角形,形成导流结构(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取水头(2)中设置有带盖的维护入口(1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结构(10)顺河水流向设置,形成取水头(2)的侧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入水口(5)处设有过滤网(11),该过滤网由多条不锈钢钢支(12)并排安装而成;在出水口(5)处预埋有钢套管(1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水取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固定桩由深埋在河床中的钢管构成,形成钢管理体制桩基(I)。
【文档编号】E03B3/04GK204059460SQ20142039314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钟香兰, 马兆荣, 何小华, 徐荣彬 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