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41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水阀结构,该排水阀包括设置在排水底座上方的一线控排水机构和液压排水机构;所述液压排水机构包括抽水泵、液压缸及提拉杆,所述抽水泵位于排水阀壳内水槽中且其进水口与水槽连通,该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液压缸进水口连接并给予该液压缸中活塞杆动力,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提拉杆连接,从而形成由液压缸克服提拉杆重力带动其与排水底座分离的液压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利用提拉排水机构及液压排水机构形成双控的排水阀,且提拉排水机构及液压排水机构实现排水效果的是采用提拉杆与排水底座分离,提拉杆采用重力大于水浮力的重拉杆,实现排水后的自动复位。
【专利说明】一种排水阀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阀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卫生洁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马桶排水阀采用单一的机械按压或扳动方排水阀的控制机构来实现排水功能,虽能实现排水的基本功能但无法实现电控排水功能不利于实现自动控制或智能控制。
[0003]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排水阀内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阀结构,将利用提拉排水机构及液压排水机构形成双控的排水阀,且提拉排水机构及液压排水机构实现排水效果的是采用提拉杆与排水底座分离,提拉杆采用重力大于水浮力的重拉杆,实现排水后的自动复位。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种排水阀结构,该排水阀包括设置在排水底座上方的一线控排水机构和液压排水机构;所述液压排水机构包括抽水泵、液压缸及提拉杆,所述抽水泵位于排水阀壳内水槽中且其进水口与水槽连通,该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液压缸进水口连接并给予该液压缸中活塞杆动力,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提拉杆连接,从而形成由液压缸克服提拉杆重力带动其与排水底座分离的液压排水结构。
[0007]进一步,所述抽水泵与抽水泵控制器相连接并由该控制器控制,实现抽水;所述抽水控制器位于排水阀壳外。
[0008]进一步,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呈倒置的T形,该活塞杆位于缸体内且其一端与缸体上端开口配合卡接,该活塞杆另一端伸出于缸体外并与提拉杆接触。
[0009]进一步,所述缸体上端面的内壁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形成活塞杆复位结构。
[0010]进一步,所述线控排水机构包括提拉器、提拉线及前述的提拉杆,所述提拉线两端分别与提拉器及提拉杆连接,从而形成由提拉器克服提拉杆重力带动其与排水底座分离的提拉排水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提拉杆的重力大于水的浮力的“工”字形拉杆,其下端与排水底座配合连接并形成排水阀的排水口密封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线控排水机构和微型抽水泵控制液压排水机构的双控模式,可分别独立控制本实用新型排水阀的冲水动作,这种双控排水阀机构具有以下2个优点:1、可以方便精确程序设置控制冲水量使其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2、可靠性、使用寿命大大增强;另外且提拉排水机构及液压排水机构实现排水效果的是采用提拉杆与排水底座分离,提拉杆采用重力大于水浮力的重拉杆,实现排水后的自动复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结构剖面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压缸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线控排水机构的状态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液压排水结构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排水阀结构A,该排水阀包括排水阀壳I及设置在排水底座2上方的一线控排水机构和液压排水机构。
[0021]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前述液压排水机构包括抽水泵3、液压缸4及提拉杆5,所述抽水泵3位于排水阀壳I内水槽11中且其进水口与水槽连通,该抽水泵3的出水口与液压缸4进水口连接并给予该液压缸4中活塞杆动力,所述液压缸4的活塞杆与提拉杆5连接,从而形成由液压缸4克服提拉杆5重力带动其与排水底座2分离的液压排水结构。所述抽水泵3与抽水泵控制器6相连接并由该控制器控制,实现抽水;所述抽水控制器6位于排水阀I壳外。所述液压缸4包括下方具有进水口 411的缸体41及活塞杆42,所述活塞杆42呈倒置的T形,该活塞杆42位于缸体41内且其一端与缸体41上端开口配合卡接,该活塞杆42另一端伸出于缸体41外并与提拉杆5接触;所述缸体41上端面的内壁与活塞杆4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3,形成活塞杆复位结构。
[0022]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前述线控排水机构包括提拉器7、提拉线8及前述的提拉杆5,所述提拉线8两端分别与提拉器7及提拉杆5连接,从而形成由提拉器克服提拉杆5重力带动其与排水底座2分离的提拉排水结构;其中所述提拉线8为钢丝线。
[0023]前述线控排水机构及液压排水机构中提拉杆5的重力大于水的浮力的“工”字形拉杆,其下端与排水底座2配合连接并形成排水阀的排水口密封结构。
[0024]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说明如下:
[0025]线控排水机构(见如4):
[0026]1、操作提拉器7使之带动相连接的提拉线8往上动作从而带动提拉杆5和提拉杆上5的封水橡胶密封圈克服提拉杆重力住上运动使水箱内的水通过排水座对马桶冲水;
[0027]2、停止操作提拉器7后提拉杆5,提拉杆5随其重力作用实现复位,进而使得提拉杆5上的封水橡胶密封圈复位阻断水箱内的水向马桶冲水并封住排水座的出水口。
[0028]液压排水机构(见如5):
[0029]1、操作抽水泵控制器6使之抽水泵3工作将水槽44中的水注到液压缸4并形成一定的压力推动液压缸4中活塞杆42并克服提拉杆5重力往上运动从而带动提拉杆5和提拉杆5上的封水橡胶密封圈住上运动让水箱内的水通过排水座对马桶冲水;
[0030]2、停止操作抽水泵控制器9后液压缸4中利用其内部复位弹簧43实现活塞杆42复位、同时提拉杆5随其重力复位,进而实现提拉杆5上的封水橡胶密封圈复位阻断水箱内的水向马桶冲水并封住排水座的出水口。
[0031]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排水阀包括设置在排水底座上方的一线控排水机构和液压排水机构;所述液压排水机构包括抽水泵、液压缸及提拉杆,所述抽水泵位于排水阀壳内水槽中且其进水口与水槽连通,该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液压缸进水口连接并给予该液压缸中活塞杆动力,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提拉杆连接,从而形成由液压缸克服提拉杆重力带动其与排水底座分离的液压排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排水机构包括提拉器、提拉线及前述的提拉杆,所述提拉线两端分别与提拉器及提拉杆连接,从而形成由提拉器克服提拉杆重力带动其与排水底座分离的提拉排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排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杆的重力大于水的浮力的“工”字形拉杆,其下端与排水底座配合连接并形成排水阀的排水口密封结构。
【文档编号】E03D5/02GK204001108SQ20142042418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赵玉娟 申请人:赵玉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