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卵石层和饱和砂岩地层咬合桩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7658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咬合桩施工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含水卵石层和饱和砂岩地层咬合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施工现场越来越小,受空间所限,放坡支护的措施已不再适用。尤其是含水地层的基坑开挖,坑外大面积降水不仅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周边建筑物的下沉,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因此基坑周边止水帷幕(支护)和坑内降水的措施已成为当前基坑支护的主流措施,尤其适用于城市建筑密集区。

止水帷幕(支护)一般采用地下连续墙和咬合桩,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复杂,造价高等缺点限制其大范围使用。咬合桩是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其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高、支护深度大,能够起到较好的基坑防渗及止水效果等特点,对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现行的咬合桩采用一个超缓凝混凝土桩和一个钢筋混凝土桩相间的排列方式。先对超缓凝混凝土桩进行施工,然后再施工钢筋混凝土桩,前桩使用超缓凝混凝土,要求在该桩混凝土初凝前应完成后桩的施工;在后桩施工中,要用套管桩机切掉与前桩相接触部分的混凝土,以确保咬合。

可见,传统的咬合桩具有如下特点:

(1)需要采用全套筒法施工

该施工方法采用搓管机施工,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安装及卸除套 筒费时费力,会对基坑后续作业工序产生影响,如不拆除(时间紧迫时),则使造价提高;成孔垂直度难以较精确保证;

(2)采用的是超缓凝混凝土

超缓凝混凝土凝固时间不确定,易于造成施工停滞的情况,存在荤桩施工时的素桩凝固问题,桩身质量难以保证;

(3)在富水坚硬地层中施工,套管容易钻偏且钻进困难,影响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含水卵石层和饱和砂岩地层咬合桩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含水卵石层和饱和砂岩地层咬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A型桩1施工,该桩为素混凝土桩,利用旋挖钻机成孔,旋挖钻机在成孔的过程中只在孔口安装部分套管,成孔后,采用全自动桩孔测斜仪,检测成桩过程中桩孔的垂直度,检测合格后向孔中浇筑低标号混凝土。

第二步,B型桩2施工,该桩为钢筋混凝土桩,通过旋挖钻机,在相邻的两个A型桩1之间,利用旋挖钻机的钻头切削两侧的A型桩1桩体,旋挖成孔,成孔后,采用全自动桩孔测斜仪,检测成桩过程中桩孔的垂直度,合格后向孔中放入钢筋笼,最后注入混凝土。

所述含水卵石层和饱和砂岩地层咬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型桩1,其具体由低标号素混凝土浇筑而成。

本发明针对含水卵石层和饱和砂岩地层的咬合桩施工的技术瓶颈,能够有 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在含水卵石层和饱和砂岩地层的咬合桩施工的技术难题,并且有效地缩短了咬合桩的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其中,一、利用旋挖钻机施工,可很好地在含水卵石层和饱和砂岩地层中成孔,并在成孔中采用全自动桩孔测斜仪,随时检测成桩过程中桩孔的垂直度;二、由于A型桩1采用低标号素混凝土浇筑,B型桩2施工时,通过旋挖钻机的钻头直接切削两侧的素混凝土桩,避免了因为传统超缓凝混凝土凝固时间不确定而造成的施工停滞的情况,也省去了头桩为砂桩的必要性,节约了工期和费用,与传统咬合桩施工工艺相比,本发明成孔的过程中只在孔口安装部分套管,不用安装全套筒,施工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含水卵石层和饱和砂岩地层咬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A型桩1施工,该桩为素混凝土桩,利用旋挖钻机成孔,旋挖钻机在成孔的过程中只在孔口安装部分套管,成孔后,采用全自动桩孔测斜仪,检测成桩过程中桩孔的垂直度,检测合格后向孔中浇筑低标号混凝土,所述的A型桩1,其具体由低标号素混凝土浇筑而成。

第二步,B型桩2施工,该桩为钢筋混凝土桩,通过旋挖钻机,在相邻的两个A型桩1之间,利用旋挖钻机的钻头切削两侧的A型桩1桩体,旋挖成孔,成孔后,采用全自动桩孔测斜仪,检测成桩过程中桩孔的垂直度,合格后向孔中放入钢筋笼,最后注入混凝土。

以上实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