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注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袖阀管仰角注浆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注浆一直是处理不良地质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现在大多数注浆技术都是针对深部注浆,浅层黏土注浆的工程很多,比如基坑开挖遇水、地铁车站开挖遇水。浅层黏土注浆存在如下困难:注浆管路难以固定;注浆压力上不去,很难劈裂黏土体,导致浆液进不到黏土中。注不进去浆液。以前多采用袖阀管,在袖阀管周围填套壳料来稳固,填套壳料稳固有三个缺点,一是操作麻烦;二是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稳固效果不佳;三是利用袖阀管进行仰角钻孔注浆时,套壳料一般都难以进入钻孔。
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袖阀管仰角注浆取代套壳料的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材料成本低,可循环使用、操作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袖阀管仰角注浆取代套壳料的装置:包括袖阀管,在所述的袖阀管上间隔的设有出浆孔,每个出浆孔外都套装有橡皮套,沿着袖阀管的径向方向从内到外依次在袖阀管外套装有内顶管、骨架镀锌钢管和外顶管,所述骨架镀锌钢管顶部的内圈套装内止浆塞,外圈套装有外止浆塞,且所述内、外止浆塞的顶部轴向固定,内、外止浆塞的底部分别与内、外顶管配合;通过驱动内外顶管的上下移动实现内、外止浆塞的膨胀或收缩,进而实现分段注浆。进一步的,所述的内止浆塞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内垫圈,位于底部的内垫圈与内顶管的端部配合,位于顶部的内垫圈通过一个内固定螺母轴向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止浆塞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外垫圈,位于底部的外垫圈与外顶管的端部配合,位于顶部的外垫圈通过外固定螺母轴向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骨架镀锌钢管的底部内圈安装一个内顶紧螺母,内顶紧螺母压紧在内顶管端部,所述的内顶紧螺母还与一个手柄相连;通过旋转手柄使得内顶紧螺母沿着骨架镀锌钢管的内壁向内或者向外运动,进而实现内顶管的内外运动,当内顶管向内运动时,压紧内止浆塞,内止浆塞膨胀,当内顶管向外运动时,松开内止浆塞,内止浆塞收缩;进一步的,所述骨架镀锌钢管的底部外圈安装一个外顶紧螺母,外顶紧螺母压紧在外顶管端部,所述的外顶紧螺母还与一个手柄相连;通过旋转手柄使得外顶紧螺母沿着骨架镀锌钢管的外壁向内或者向外运动,进而实现外顶管的内外运动,当外顶管向内运动时,压紧外止浆塞,外止浆塞膨胀,当外顶管向外运动时,松开外止浆塞,外止浆塞收缩;进一步的,所述的袖阀管材质由传统的PVC管改为钢管,为了承受止浆塞的压力,防止破裂;钢管的另外一个作用是汇集内顶管出来的浆液,使其从特定位置(出浆孔)流出,实现分段注浆。进一步的,所述的袖阀管上间距33cm有出浆孔,出浆孔外套装有若干橡皮套。进一步的,袖阀管的端部与注浆装置相连,所述的注浆装置包括进浆管,在进浆管上设有进浆阀、泄压阀。一种袖阀管仰角注浆取代套壳料的装置制作使用方法,如下:(1)利用钻机(风钻或回转)钻至设计孔深,退出钻杆,将袖阀管和取代套壳料装置如图1推入至设计位置,袖阀管内顶管后端与进浆管、注浆泵连通,(2)旋动内外顶紧螺母使其沿骨架镀锌钢管向前移动,使内外顶管向前顶紧垫圈使止浆塞受压膨胀,分别封闭钻孔壁与骨架镀锌钢管、骨架镀锌钢管和钢管袖阀管之间的间隙,实现取代传统套壳料;(3)注浆时浆液从袖阀管出浆孔流出,进入到袖阀管和钻孔侧壁之间,由于(橡皮)止浆塞阻挡,浆液只能在止浆塞上部位置进入地层,完成该段注浆。(4)停止注浆后旋动内外顶紧螺母使橡胶止浆塞恢复原状,向后拉动骨架镀锌钢管到下一阶段注浆位置,使止浆塞再次受挤压将钻孔壁与骨架镀锌钢管、骨架镀锌钢管和钢管袖阀管之间间隙封闭,进行该段注浆操作,如此反复后退分段注浆直至该孔注浆结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袖阀管套壳料用止浆塞取代,当止浆塞膨胀打开以后,封闭钻孔与袖阀管之间的空隙,使浆液只能从止浆塞前段进入地层,实现分段注浆。本发明与传统袖阀管注浆工艺相比,节省套壳料原料,解决袖阀管仰角孔套壳料难封闭的问题,同时通过止浆塞控制的分段注浆更加灵活、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注浆塞展开俯视图;图中:1.进浆管;2.进浆阀;3.泄压阀;4.外顶紧螺母;5.外顶管手柄;6.垫圈;7.骨架镀锌钢管;8.钻孔壁;9.袖阀管;10.外垫圈;11.外固定螺母;12.出浆孔;13.内顶管手柄;14.内止浆塞;15.外止浆塞;16.橡皮套;17.内垫圈;18.内固定螺母;19.内顶管;20.外顶管,21内顶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针对袖阀管仰角难封闭注浆的问题,提出一种套壳料取代装置,能够很好解决仰角袖阀管注浆的问题。如图1、图2所示,一种袖阀管仰角注浆取代套壳料的装置,包括袖阀管和取代套壳料装置等组成,袖阀管材质由传统的PVC管改为钢管,为了承受止浆塞的压力;取代套壳料装置包括骨架镀锌钢管、内外顶管和止浆塞等组成,取代套壳料装置骨架为镀锌钢管,骨架镀锌钢管上端依次为内外固定螺母、内、外垫圈、止浆塞,其中骨架镀锌钢管通过内外丝连接内外固定螺母固定在镀锌钢管底端,上下两个内外垫圈夹住止浆塞,通过内外顶管连接到孔口内外垫圈,下端为通过骨架镀锌钢管内外丝连接的内外手柄控制垫圈上下移动,具体的结构如下:袖阀管仰角注浆取代套壳料的装置:包括袖阀管9,在,袖阀管9上间隔的设有出浆孔12,每个出浆孔12外都套装有橡皮套16,袖阀管9的端部与注浆装置相连;沿着袖阀管9的径向方向从内到外依次在袖阀管9外套装有内顶管19、骨架镀锌钢管7和外顶管20,所述骨架镀锌钢管7顶部的内圈套装内止浆塞14,外圈套装有外止浆塞15,且所述内、外止浆塞的顶部轴向固定,内、外止浆塞的底部分别与内、外顶管配合;通过驱动内、外顶管的上下移动实现内、外止浆塞的膨胀或收缩,进而实现分段注浆。骨架镀锌钢管7上端依次为内、外固定螺母、内外垫圈、止浆塞,其中骨架镀锌钢管通过内外丝连接内外固定螺母固定在镀锌钢管底端,上下两个内外垫圈夹住止浆塞,通过内外顶管连接到孔口内外垫圈,下端为通过骨架镀锌钢管内外丝连接的内外手柄控制垫圈上下移动,来达到控制止浆塞膨胀收缩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的内止浆塞14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内垫圈17,位于底部的内垫圈17与内顶管的端部配合,位于顶部的内垫圈17通过一个内固定螺母18轴向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止浆塞15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外垫圈10,位于底部的外垫圈10与外顶管的端部配合,位于顶部的外垫圈10通过外固定螺母11轴向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骨架镀锌钢管7的底部内圈安装一个内顶紧螺母21,内顶紧螺母21压紧在内顶管19端部,所述的内顶紧螺母21还与一个内顶管手柄13相连;通过旋转手柄使得内顶紧螺母21沿着骨架镀锌钢管7的内壁向内或者向外运动,进而实现内顶管19的内外运动,当内顶管19向内运动时,压紧内止浆塞14,内止浆塞14膨胀,当内顶管19向外运动时,松开内止浆塞,内止浆塞收缩;进一步的,所述骨架镀锌钢管7的底部外圈安装一个外顶紧螺母4,外顶紧螺母4压紧在外顶管20端部,所述的外顶紧螺母4还与一个外顶管手柄5相连;通过旋转手柄使得外顶紧螺母4沿着骨架镀锌钢管7的外壁向内或者向外运动,进而实现外顶管20的内外运动,当外顶管20向内运动时,压紧外止浆塞15,外止浆塞15膨胀,当外顶管20向外运动时,松开外止浆塞15,外止浆塞15收缩;进一步的,骨架镀锌钢管7的底部设有垫圈6。进一步的,所述的袖阀管9材质由传统的PVC管改为钢管,为了承受止浆塞的压力,防止破裂;钢管的另外一个作用是汇集内顶管出来的浆液,使其从特定位置(出浆孔)流出,实现分段注浆。进一步的,所述的袖阀管上间距33cm有出浆孔,出浆孔外套装有若干橡皮套;进一步的,注浆装置包括进浆管1,在进浆管1上设有进浆阀2、泄压阀3。所述的一种袖阀管仰角注浆取代套壳料的装置的制作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1)利用钻机(风钻或回转)钻至设计孔深,退出钻杆,将袖阀管9和取代套壳料装置如图1推入至设计位置,袖阀管内顶管后端与进浆管、注浆泵连通,(2)旋动内外顶紧螺母使其沿骨架镀锌钢管7向前移动,使内、外顶管向前顶紧垫圈使止浆塞受压膨胀,分别封闭钻孔壁8与骨架镀锌钢管7、骨架镀锌钢管7和钢管袖阀管9之间的间隙,实现取代传统套壳料;(3)注浆时浆液从袖阀管出浆孔流出,进入到袖阀管9和钻孔壁8之间,由于(橡皮)止浆塞阻挡,浆液只能在止浆塞上部位置进入地层,完成该段注浆。(4)停止注浆后旋动内外顶紧螺母使橡胶止浆塞恢复原状,向后拉动骨架镀锌钢管到下一阶段注浆位置,使止浆塞再次受挤压将钻孔壁与骨架镀锌钢管、骨架镀锌钢管和钢管袖阀管之间间隙封闭,进行该段注浆操作,如此反复后退分段注浆直至该孔注浆结束。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