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8095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污水池。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是回灌补充地下水,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水质标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水温、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污水三级处理是在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污水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二级处理为主体,处理后的污水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为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较好,甚至能达到饮用水质标准,但处理费用高,除在一些极度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外,应用较少。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筹建和扩建污水二级处理厂,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现有的污水池底部的下水管均大多采用环形结构,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污水池,底部下水管采用方形结构,将原来的环形结构设计为一体式,不易损坏,且设计两个检修口,当污水堵塞时,疏通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污水池,包括盛水池,设置于盛水池底部的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为一个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左端顶部突出开孔作为进水口连接盛水池的出水口,方形结构右端底部突出开孔作为出水口连接下水道;方形结构的进水口延伸至方形结构内部,距离底部4-8厘米处,方形结构的出水口延伸至方形结构内部,距离底部4-8厘米处。

进一步的,所述盛水池通过设置于底部的两个支撑板固定于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盛水池和支撑板的制作材料均为大理石。

进一步的,所述下水管的方形结构底面左侧设置有第一检修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水管的方形结构顶面右侧设置有第二检修口。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污水池,底部下水管采用方形结构,将原来的环形结构设计为一体式,不易损坏,且设计两个检修口,当污水堵塞时,疏通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包括盛水池1,设置于盛水池底部的下水管3,所述下水管3为一个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左端顶部突出开孔作为进水口连接盛水池的出水口,方形结构右端底部突出开孔作为出水口连接下水道;方形结构的进水口延伸至方形结构内部,距离底部4-8厘米处,方形结构的出水口延伸至方形结构内部,距离底部4-8厘米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盛水池1通过设置于底部的两个支撑板2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盛水池1和支撑板2的制作材料均为大理石。所述下水管3的方形结构底面左侧设置有第一检修口5。所述下水管3的方形结构顶面右侧设置有第二检修口4。

本发明提供污水池,底部下水管采用方形结构,将原来的环形结构设计为一体式,不易损坏,且设计两个检修口,当污水堵塞时,疏通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污水池,包括盛水池,设置于盛水池底部的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为一个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左端顶部突出开孔作为进水口连接盛水池的出水口,方形结构右端底部突出开孔作为出水口连接下水道;方形结构的进水口延伸至方形结构内部,距离底部4‑8厘米处,方形结构的出水口延伸至方形结构内部,距离底部4‑8厘米处。本发明提供污水池,底部下水管采用方形结构,将原来的环形结构设计为一体式,不易损坏,且设计两个检修口,当污水堵塞时,疏通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斌;王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天惠水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6.21
技术公布日:2017.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