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污染室内空气的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557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止污染室内空气的地漏。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下水管道中的气味易污染到室内空气,而常见的地漏结构简单,虽然可一定程度上杜绝臭味的散发,但这种结构密封效果一般,容易产生臭气蔓延或污水倒溢等现象产生,因此市面上需求一种防臭防污性能更高的地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污染室内空气的地漏,解决毛发对下水管堵塞和下水管道气味易污染到室内空气的问题。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可防止污染室内空气的地漏,包括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外壳,所述外壳的下表面焊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底端设有锥形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锥形胶塞,所述胶塞竖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与外壳的底端连接,所述立杆的下端与托板连接,所述托板与胶塞之间的立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外壳的顶端的两侧设有豁口,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两侧设有与豁口相配合的凸台,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两侧设有管套,所述管套内设有把手,所述顶盖与凹槽内设有进水孔。

所述外壳的底端设有出水口。

所述外壳内的周向设有凸沿,所述凸沿上设有过滤网。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性能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盖与把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凸沿,3-过滤网,12-出水口,13-导水管,14-排水口,15-胶塞,16-立杆,17-托板,18-弹簧,21-豁口,22-顶盖,23-凸台,24-凹槽,25-管套,26-把手,27-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一种可防止污染室内空气的地漏,包括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下表面焊接有导水管13,所述导水管13的底端设有锥形排水口14,所述排水口14上设有锥形胶塞15,所述胶塞15竖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立杆16,所述立杆16的上端与外壳1的底端连接,所述立杆16的下端与托板17连接,所述托板17与胶塞15之间的立杆16上套有弹簧18。所述外壳1的顶端的两侧设有豁口21,还包括顶盖22,所述顶盖22的两侧设有与豁口21相配合的凸台23,所述顶盖22的上表面设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内的两侧设有管套25,所述管套25内设有把手26,所述顶盖22与凹槽24内设有进水孔27。所述外壳1的底端设有出水口12。所述凸沿2上设有过滤网3。

通过污水的水压将胶塞15在排水口14顶出,使得污水顺利的排出,污水排完时,因水压不足通过弹簧18的张力将胶塞15顶回原位,进而杜绝臭气的散发或污水倒灌。顶盖22上的凸台23卡在外壳1的凹槽24内,防止顶盖22的移位,把手26的两端可转动的插在管套25内,把手26可将顶盖22拎起,把手26使用后可完全合并到凹槽24内,灵活方便,节省室内空间。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范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可防止污染室内空气的地漏,包括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外壳,所述外壳的下表面焊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底端设有锥形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锥形胶塞,所述胶塞竖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与外壳的底端连接,所述立杆的下端与托板连接,所述托板与胶塞之间的立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外壳的顶端的两侧设有豁口,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两侧设有与豁口相配合的凸台,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两侧设有管套,所述管套内设有把手,所述顶盖与凹槽内设有进水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性能可靠,成本低廉。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7.20
技术公布日:2018.0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