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层席型网滤水井的高效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2440发布日期:2019-03-02 02:1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加层席型网滤水井的高效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以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层席型网滤水井的高效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目前,透水路面在大雨到来之时,无法快速吸水、蓄水,造成大量雨水流失,因而无法达到渗水、净水目的,并可能造成巨大灾害,除此之外,大量的水需要处理,然而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在有限的空间无法快速高质量的处理大量的雨水和中水;所以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做之处,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的装置来改变现有技术中的不做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层席型网滤水井的高效净水系统,解决了较小空间快速高效处理雨水和中水的问题,能够在大雨到来之时,快速吸水、蓄水,并实现有高效、快速、高质量地处理水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加层席型网滤水井的高效净水系统,包括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净化滤水砂、透气防渗底层、自然土层、粗砂砾石层、面层、底部出水连通管和辅井顶部进水管,

其特征在于:一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和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构成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井组;一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和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构成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井组;

所述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为方形、矩形或圆形,由非透水材料构成;

所述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的一端设置在靠近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的形心处,呈连续的折线形或曲线形,且每一周均增加相同的宽度L,经过连续的多周旋转加宽后,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的顶端在距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角部为L处与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相交;

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形成连续的一环一环的连续净化水的带状空间,带状空间的一端设置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井组,带状空间的另一端设置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井组;

在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围成的一环一环的连续净化水的带状空间里面设置有净化滤水砂;所述净化滤水砂的顶部铺设一层粗砂砾石层,所述粗砂砾石层的顶部铺设面层,所述面层设置为路面砖或草坪;所述净化滤水砂的底部设置为透气防渗底层,所述透气防渗底层的底部设置为自然土层;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和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均匀分布,可横纵成排布置且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设置在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井组的形心处,或以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为圆心,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多层圆形布置;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之间、所述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之间、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和所述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之间、以及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与所述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等于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直径的2/3倍;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之间采用底部出水连通管相连接;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和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均匀分布,可横纵成排布置且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设置在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井组的形心处,或以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为圆心,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多层圆形布置;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之间、所述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之间、以及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与所述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之间的间距设置大于等于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直径的2/3倍;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之间采用辅井顶部进水管相连接;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的底部均设置为透气防渗底层,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的顶部均与面层齐平设置,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的高度均设置在1/2~2/3的净化滤水砂的深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包括席型网、竖向角钢支撑架、不锈钢滤水筒、竖向钢板支撑架、环向加强支撑架、井间连通口、底板、井盖和滤孔;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的水平横截面设置为方形,且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不锈钢滤水筒和多层席型网;在方形的角部,不锈钢滤水筒和席型网之间,以及多层席型网之间均设置竖向角钢支撑架;在方形四边,不锈钢滤水筒和席型网之间,以及多层席型网之间均设置一个或多个竖向钢板支撑架,当设置多个竖向钢板支撑架时,多个竖向钢板支撑架均匀分布;

所述席型网、所述竖向角钢支撑架和所述竖向钢板支撑架采用多个环向加强支撑架固定;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底部设置为底板,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的顶部设置有井盖,所述底板和所述环向加强支撑架之间的四个边的井壁上均分别开设多个井间连通口,不锈钢滤水筒上设置若干滤孔,滤孔水平环向成排,相邻排滤孔相互错开,滤孔为椭圆孔或矩形孔,矩形孔竖直放置,且矩形孔竖直方向的两端设置为半圆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包括席型网、竖向角钢支撑架、不锈钢滤水筒、竖向钢板支撑架、环向加强支撑架、井间连通口、底板、井盖和滤孔;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与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井间连通口的高度设置为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高度范围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包括席型网、竖向角钢支撑架、不锈钢滤水筒、竖向钢板支撑架、环向加强支撑架、井间连通口、底板、滤水井盖和滤孔;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与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的高度设置为1/2~2/3的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的高度,所述井间连通口的总数量为一个,且滤水井盖为滤水井盖。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包括席型网、竖向角钢支撑架、不锈钢滤水筒、竖向钢板支撑架、环向加强支撑架、井间连通口、底板、滤水井盖和滤孔,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与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井间连通口设置在靠近顶部滤水井盖的井壁上。

加层席型网滤水井的高效净水系统:待净化中水首先进入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并经过辅井顶部进水管进入各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

中水由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和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渗透进入周围设置的净化滤水砂,再经过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和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围成的一环一环的连续净化水的带状空间,到达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井组周围的净化滤水砂,并渗透进入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和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内的水通过底部出水连通管进入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需要空间小;(2)施工速度快;(3)透水速度快;(4)过滤速度快;(5)水质提高显著;(6)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达到渗水、净水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层席型网滤水井的高效净水系统平面示意图;

图2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井组示意图;

图3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井组示意图;

图4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立面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B剖面示意图;

图7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立面示意图;

图8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立面示意图;

图9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立面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2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3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4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5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6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7净化滤水砂;8透气防渗底层;9自然土层;10粗砂砾石层;11面层;12底部出水连通管;13辅井顶部进水管;1-1席型网;1-2竖向角钢支撑架;1-3不锈钢滤水筒;1-4竖向钢板支撑架;1-5环向加强支撑架;1-6井间连通口;1-7底板;1-8井盖;1-9滤水井盖;1-10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结合图1-9,一种加层席型网滤水井的高效净水系统,包括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 1、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5、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6、净化滤水砂7、透气防渗底层8、自然土层9、粗砂砾石层10、面层11、底部出水连通管12和辅井顶部进水管13,

其特征在于:一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和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构成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井组;一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和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构成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井组;

所述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5为方形、矩形或圆形,由非透水材料构成;

所述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6的一端设置在靠近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5的形心处,呈连续的折线形或曲线形,且每一周均增加相同的宽度L,经过连续的多周旋转加宽后,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6的顶端在距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5角部为L处与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5相交;

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6形成连续的一环一环的连续净化水的带状空间,带状空间的一端设置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井组,带状空间的另一端设置为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井组;

在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5、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6围成的一环一环的连续净化水的带状空间里面设置有净化滤水砂7; 所述净化滤水砂7的顶部铺设一层粗砂砾石层10,所述粗砂砾石层10的顶部铺设面层11,所述面层11设置为路面砖或草坪;所述净化滤水砂7的底部设置为透气防渗底层8,所述透气防渗底层8的底部设置为自然土层9;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和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均匀分布,可横纵成排布置且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设置在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井组的形心处,或以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为圆心,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多层圆形布置;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之间、所述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之间、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和所述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5之间、以及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与所述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6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等于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直径的2/3倍;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之间采用底部出水连通管12相连接;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和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均匀分布,可横纵成排布置且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设置在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井组的形心处或以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为圆心,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多层圆形布置;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之间、所述多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之间、以及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与所述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6之间的间距设置大于等于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直径的2/3倍;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之间采用辅井顶部进水管13相连接;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的底部均设置为透气防渗底层8,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的顶部均与面层11齐平设置,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和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的高度均设置在1/2~2/3的净化滤水砂7的深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包括席型网1-1、竖向角钢支撑架1-2、不锈钢滤水筒1-3、竖向钢板支撑架1-4、环向加强支撑架1-5、井间连通口1-6、底板1-7、井盖1-8和滤孔1-10;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的水平横截面设置为方形,且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不锈钢滤水筒1-3和多层席型网1-1;在方形的角部,不锈钢滤水筒1-3和席型网1-1之间,以及多层席型网1-1之间均设置竖向角钢支撑架1-2;在方形四边,不锈钢滤水筒1-3和席型网1-1之间,以及多层席型网1-1之间均设置一个或多个竖向钢板支撑架1-4,当设置多个竖向钢板支撑架1-4时,多个竖向钢板支撑架1-4 均匀分布;

所述席型网1-1、所述竖向角钢支撑架1-2和所述竖向钢板支撑架1-4采用多个环向加强支撑架1-5固定;

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的底部设置为底板1-7,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的顶部设置有井盖1-8,所述底板1-7和所述环向加强支撑架1-5之间的四个边的井壁上均分别开设多个井间连通口1-6,不锈钢滤水筒1-3上设置若干滤孔1-10,滤孔1-10水平环向成排,相邻排滤孔1-10相互错开,滤孔1-10为椭圆孔或矩形孔,矩形孔竖直放置,且矩形孔竖直方向的两端设置为半圆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包括席型网1-1、竖向角钢支撑架1-2、不锈钢滤水筒1-3、竖向钢板支撑架1-4、环向加强支撑架1-5、井间连通口1-6、底板1-7、井盖1-8和滤孔1-10;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与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井间连通口1-6的高度设置为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高度范围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包括席型网1-1、竖向角钢支撑架1-2、不锈钢滤水筒1-3、竖向钢板支撑架1-4、环向加强支撑架1-5、井间连通口1-6、底板1-7、滤水井盖1-9和滤孔1-10;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与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的高度设置为1/2~2/3的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主井1的高度,所述井间连通口1-6的总数量为一个,且滤水井盖1-9为滤水井盖。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包括席型网1-1、竖向角钢支撑架1-2、不锈钢滤水筒1-3、竖向钢板支撑架1-4、环向加强支撑架1-5、井间连通口1-6、底板1-7、滤水井盖1-9和滤孔1-10,所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与加层席型网滤水井出水辅井3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井间连通口1-6设置在靠近顶部滤水井盖1-9的井壁上。

加层席型网滤水井的高效净水系统:待净化中水首先进入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并经过辅井顶部进水管13进入各个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

中水由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和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渗透进入周围设置的净化滤水砂7,再经过高效净化系统边界隔水墙5和高效净化系统内环隔水墙6围成的一环一环的连续净化水的带状空间,到达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井组周围的净化滤水砂7,并渗透进入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和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辅井4内的水通过底部出水连通管12进入到加层席型网滤水井进水主井2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