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大型塑石假山施工废水排放系统,包括一组喷浆平台及雨水管网,其特征在于,在各喷浆平台上设有引水单元,在该引水单元周围设有围挡;在各喷浆平台的山体底部设置一个废水收集和沉降处置点;
在所述废水收集和沉降处置点上设有:
设一个废水收集器皿,或设两个前、后或上、下相互串接的废水收集器皿,所述的各废水收集器皿均安设在喷浆平台旁侧或下方,各废水收集器皿顶部带有入水口,所述位于前方或上面所设的废水收集器皿的入水口与喷浆平台上的引水单元末端相接;在废水收集器皿底部设有安装地漏的排水孔,至少在地漏处设有一道滤网;
一废水收集桶,置于基础地面上且位于所述后面或下方所设废水收集器皿的下方;
一排水接管,其上端口与位于设在后面或下方的废水收集器皿底部的排水孔相接,其下端口伸入废水收集桶口内,在该排水接管上设有闸阀;
一吸出管路,其头端伸入废水收集桶口内,其尾端接入雨水管网或指定外排污水井,在该吸出管路中设有用于抽取废水的水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塑石假山施工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引水单元为以下形式中的一种:
1)工作平台上带有不大于3°的斜坡,该斜坡的低端作为引水单元的末端,与废水收集器皿顶部上开放口相接;
2)在工作平台上开设一组引水沟,各条引水沟的尾端口与废水收集器皿顶部上开放口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塑石假山施工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收集器皿内底边呈不大于5%的倾斜度,且低端近于所述的排水孔。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种所述的大型塑石假山施工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如下结构形式之一:
1)在废水收集器皿的上开放口上封有一道滤网;
2)所述最终回收废水的设施为指定水道或污水井;
3)在所述废水收集桶下方放置用于隔离的油盘;
4)所述废水收集和沉降处置点周边设置防护栏杆,挂设警示牌;
5)所述排水接管采用PVC硬质管道,且在其下端口用滤布密封;
6)所述抽取废水的水泵采用虹吸式水泵。
5.一种大型塑石假山施工废水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①首先搭建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种所述的大型塑石假山施工废水排放系统,包括所述的废水排放系统及雨水排放管网,以对工程产生的废水进行汇集和中转;
②利用所述废水排放系统的地漏和滤网滤去汇集水流中携带的大粒径泥沙杂物;所述的大粒径尺寸为大于或等于0.3mm,滤网筛孔尺寸0.3mm、标准目数50目;
③将上述过滤后的废水导入废水收集桶中,进一步沉降废水中的泥沙含量;对流入废水收集桶内的污水做分类处理:
I)如为施工前期喷浆作业的废水,则在废水收集桶中按照规程进行定时间的沉淀,该规程沉淀的时间至少为30分钟;达标后的水通过吸出管路排入指定的最终回收废水的设施;
II)如为彩绘作业的废水或混有彩绘作业的废水,则利用泥沙悬浮颗粒沉淀方法,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a)对低浓度的悬浮颗粒进行自由沉淀;其中,所述低浓度的浓度值小于50mg/L,沉淀时间不少于1小时;
b)对中浓度的悬浮颗粒通过加入絮凝剂进行悬浮颗粒处理,等待沉淀不少于3小时;完成沉淀后将水体悬浮物剥离;其中,所述中浓度的浓度值为50~500mg/L;
c)对高浓度悬浮颗粒进行拥挤沉淀,所述高浓度的浓度值大于500mg/L;
④将净化后的废水用吸出管路抽出以进行二次利用,或通过雨水排放管网外排;将沉淀在废水收集桶中的沉积残留物颗粒移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废水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b)中,所述的絮凝剂采用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微生物絮凝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废水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絮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或采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中的水溶性聚合物。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所述的任一种施工废水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絮凝剂进行悬浮颗粒处理时,持续搅拌絮凝剂,搅拌速率为每分钟不少于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