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17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采矿迹地的原有坡度进行土地平整,将采矿迹地的平面地整理形成平缓坡以形成反坡汇水;

(2)设置导流渠,用于导流平缓坡汇集的水;

(3)设置蓄水池,用于汇集导流渠中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法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平面地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宽度的采矿迹地,由一个平缓坡形成反坡汇水;

对于平面地宽度大于预设宽度的采矿迹地,平缓坡方向由相对而设的两个平面地边缘方向往中间方向倾斜,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平缓坡地形,以从两边向靠近中间处汇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法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在平缓坡上且临近平缓坡坡脚而非平缓坡坡顶的位置处设置导流渠,当采矿迹地设有边坡时,需要在临近边坡的坡脚处设置导流渠;和/或

所述步骤(3)中,在平缓坡上且位于导流渠末端而非平缓坡坡顶的位置处设置蓄水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法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平缓坡的坡度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法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对于平面地宽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宽度的采矿迹地,在距离平缓坡的坡脚1-1.5m的位置处挖设宽为30cm、高为25cm的导流渠;

当所述平面地宽度大于预设宽度时,在靠近采矿迹地的中间位置处挖设宽为40cm、高为30cm的导流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法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还包括:在采矿迹地的平缓坡坡顶修成田埂,所述田埂的宽度为0.8m~1.2m,高度为25cm~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法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渠的材质为HDPE防渗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法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DPE防渗膜的厚度为0.5~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法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材质为HDPE防渗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法采矿迹地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DPE防渗膜的厚度为1.2~1.8m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