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163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中斜桩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外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孔拱桥、上承式拱桥、钢拱桥等具备有景观效果好、符合地形要求的桥梁结构应运而生,不仅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设计水平,同时也是对各种桥梁施工方法的一种验证,拱桥施工中涉及斜桩的工程案例较多,水下斜桩也较普遍,多为大直径的斜桩,多设计为全断面的钢管斜桩,采用全断面冲击成孔,冲击成孔设备也在国内外较成熟。

但针对小半径的斜桩设计,国内外无成熟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多采用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来确保施工的质量及安全,但在施工过程仍然存在许多质量控制的弊病,因为斜桩的特殊施工原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因重力愿意产生坍塌,又因为斜桩的断面方向有一定的斜角。故在斜桩成孔后,浇筑混凝土时,桩口的模板形状及安装的先后顺序、施工方法等都制约了孔口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因为斜桩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从侧面开始浇筑混凝土,帮故桩口上侧混凝土浇筑质量无法保证,斜桩桩口顶部封口处混凝土一般由于无法振捣,侧面浇筑混凝土无法保证上面的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比较松散,大多只能采用后补方法解决上面浇筑混凝土的问题,然而后浇的效果普遍不好,混凝土成型拆模后,台阶较明显,表观质量极差,另强度有明显缺陷,直接影响斜桩的整体质量;现现场多采用多拼接式的竹胶板,采用多次拼接,才能完成浇筑,同时竹胶板难以在小断面的斜桩上固定,目前多采用人工进行固定,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需要人工配合,方法较落后,人工效率低,在浇筑完成后,斜桩的上面层又容易产生混凝土脱落及空洞现象,而主要原因为模板采用的不恰当及模板安装方法不合理造成的。

如图1所示,在斜桩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前,斜桩包括内壁已喷射并凝固的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内部包含钢拱架4,该钢拱架4外侧包括均匀分布的钢筋网片钢筋7,所述钢筋网片钢筋7留有伸出长度;所述钢拱架4内侧为均匀分布的钢筋笼竖向钢筋8,该竖向钢筋8留有伸出长度,所有钢筋网片钢筋7和竖向钢筋8的位置和分布密度在施工前都已计算好,钢筋网片钢筋7较细,竖向钢筋8较粗,因此钢筋网片钢筋7位置不稳定,竖向钢筋8位置较稳定,又因为钢筋笼还包括均匀分布的横向钢筋的固定,使得竖向钢筋8的位置更加稳定。

由于设计的模板由多块组装而成,固定起来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模板之间配合也容易发生位移,浇筑后容易出现胀膜及跑膜现象,严重影响斜桩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斜桩桩口混凝土浇筑过程困难、浇筑效果差,外挂模板之间和外挂模板与桩口的紧固效果不理想,传统施工方法整体效果较差、质量难以保障,斜桩一致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所述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所述底模板为矩形,所述底模板上均匀分布有第一外侧穿孔和第一内侧穿孔,所述第一外侧穿孔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一内侧穿孔为正方形,所述底模板中部设置有第一提环,所述底模板上部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中模板上部为凹陷结构,所述中模板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外侧穿孔和第二内侧穿孔,所述第二外侧穿孔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二内侧穿孔为正方形,所述中模板中部设置有第二提环,所述中模板下部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顶模板是下部为凸起的扇形结构,所述顶模板上均匀分布有第三外侧穿孔和第三内侧穿孔,所述第三外侧穿孔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三内侧穿孔为正方形,所述顶模板底部设置有第三提环,所述顶模板中部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与第三内侧穿孔之间还设置有椭圆形开口和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位于开口四周;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导流槽、固定支架、拱形箍架和对拉螺杆,所述导流槽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上表面,所述导流槽底部与所述开口适配;所述固定支架配合于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所述拱形箍架端部设有与对拉螺杆适配的螺杆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为“X”形,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为长条形,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孔铰接,另一端为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连接柱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柱配合,所述第三连接孔与第三连接柱活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为公母配合向上弯曲的结构,包括公端和母端,所述公端底部设有公端底座,所述公端底座上设有公端螺纹孔;所述母端底部设有母端底座,所述母端底座上设有母端螺纹孔;所述公端螺纹孔和母端螺纹孔在公端和母端配合后与所述螺纹孔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上还配合有锁箍。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一提环有两组。

进一步的,所述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均是厚度为5mm~10mm的钢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施工方法,包括开孔、铺设钢筋网、架设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和下放钢筋笼的前序工作,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导流槽安装于定模板

步骤二:搭设底模板

A1、将底模板在斜桩桩口位置穿过斜桩桩口底部的钢筋笼预留的竖向钢筋和钢筋网预留的钢筋网片钢筋;

A2、将底模板绑扎固定于斜桩桩口底部;

A3、浇筑混凝土至不超过底模板的最高点,同时用震动器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除气处理;

步骤三:搭设中模板

B1、将中模板底部与底模板顶部对齐,同时穿过斜桩桩口中间部位的笼预留的竖向钢筋和钢筋网预留的钢筋网片钢筋;

B2、将中模板绑扎固定于斜桩桩口;

B3、敲打中模板顶部和两侧,并将固定支架套于底模板和中模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连接柱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柱配合;

B4、继续浇筑混凝土至不超过中模板的最高点,同时用震动器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除气处理;

步骤四:搭设顶模板

C1、将顶模板底部与中模板顶部对齐,穿过斜桩桩口顶部的的笼预留的竖向钢筋和钢筋网预留的钢筋网片钢筋,同时将第三连接孔与第三连接柱配合;

C2、通过导流槽继续浇筑混凝土至混凝土灌满导流槽,同时通过导流槽用震动器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除气处理;

步骤五:安装拱形箍架和对拉螺杆,将拱形箍架套住钢筋网片钢筋外围,在底部用对拉螺杆锁紧。

步骤六:待混凝土初凝后8小时~12小时,拆除对拉螺杆和拱形箍架;

拆除导流槽并依次拆除顶模板、中模板和底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A中用钢丝绑扎或通过其他钢筋焊接相邻或底模板两侧的竖向钢筋,限定底模板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C中用推杆推动导流槽内混凝土进行辅助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顶模板、中模板和底模板之间互相贴合的部位设置有彼此嵌套配合的结构,所述嵌套配合的结构为一侧凹陷另一侧凸起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可以根据施工进度依次从底部到顶部安装并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更加合理,所述第一外侧穿孔、第二外侧穿孔和第三外侧穿孔均适配于钢筋网片钢筋,所述第一内侧穿孔、第二内侧穿孔和第三内侧穿孔均适配于竖向钢筋,从而起到限定横向位移的作用;底模板安装到位后只需将相邻的竖向钢筋通过钢丝绑扎或焊接即可限定竖向位移,中模板和顶模板竖向位移限定方式相同;本发明的紧固装置能在模板安装完成后紧固于钢筋网片钢筋外侧,通过对拉螺栓固定连接,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该方案紧固效果明显,安装方便。

2)本发明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该锁紧结构有利于模板之间锁定,防止模板之间发生位移,提高了外挂模板之间的紧固效果,解决了浇筑后容易出再胀膜及跑膜现象的问题。

3)本发明的外挂模板上中模板上部为凹陷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方便。

4)本发明的外挂模板上第一外侧穿孔、第二外侧穿孔和第三外侧穿孔均为十字交叉形,该方案克服了钢筋网片钢筋位置不稳定的缺陷,使得穿孔的适配性更强,固定效果更好。

5)本发明的外挂模板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上表面,所述导流槽底部与所述开口适配,因导流槽可拆卸,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凝固后,作业人员可拆下导流槽和整体外挂模板,该方案保障了顶模板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整,混凝土成型拆模后,没有台阶,表观质量较好,另强度有明显提升,斜桩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6)本发明所述导流槽为向上弯曲的结构;导流槽上还配合有锁箍。该方案有利于浇筑混凝土方便,更有利于实现导流槽的拆卸和安装。

7)本发明所述底模板中部设置有第一提环,所述中模板中部设置有第二提环,所述顶模板底部设置有第三提环,该方案有利于模板拆卸、安装、搬运和存储方便。

8)本发明的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均是厚度为5mm~10mm的钢板,该方案使得外挂模板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资源,且提高了斜桩桩口一致性。

9)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简单合理,施工步骤环环相扣,提高了施工过程一致性,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整体效果较差、质量难以保障和斜桩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10)本发明中顶模板、中模板和底模板之间互相贴合的部位设置有彼此嵌套配合的结构,该方案可以防止混凝土泥浆从顶模板、中模板和底模板之间的缝隙内溢出,保障了混凝土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在斜桩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前斜桩桩口截面示意图。

图2为外挂模板截面示意图。

图3为导流槽俯视图。

图4为导流槽侧视图。

图5为导流槽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固定支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拱形箍架和对拉螺杆配合示意图。

图8为外挂模板和辅助装置配合示意图。

其中:1.底模板,11.第一外侧穿孔,12.第一内侧穿孔,13.第一提环,14.第一连接柱,2.中模板,21.第二外侧穿孔,22.第二内侧穿孔,23.第二提环,24.第二连接柱,3.顶模板,31.第三外侧穿孔,32.第三内侧穿孔,33.第三提环,34.第三连接柱,35.开口,36.螺纹孔,4.钢拱架,5.导流槽,51.公端,52.母端,53.公端螺纹孔,54.母端螺纹孔,55.公端底座,56.母端底座,6.锁箍,7.钢筋网片钢筋,8.竖向钢筋,9.固定支架,91.第一连接板,92.第二连接板,93.第三连接板,94.第一连接孔,95.第二连接孔,96.第三连接孔,101.拱形箍架,102.对拉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所述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1、中模板2和顶模板3,所述底模板1为矩形,所述底模板1上均匀分布有第一外侧穿孔11、第一内侧穿孔12,所述第一外侧穿孔1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一内侧穿孔12为正方形,所述底模板1中部设置有第一提环13,所述底模板1上部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4;所述中模板2上部为凹陷结构,所述中模板2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外侧穿孔21和第二内侧穿孔22,所述第二外侧穿孔2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二内侧穿孔22为正方形,所述中模板2中部设置有第二提环23,所述中模板2下部设有第二连接柱24;所述顶模板3是下部为凸起的扇形结构,所述顶模板3上均匀分布有第三外侧穿孔31和第三内侧穿孔32,所述第三外侧穿孔3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三内侧穿孔32为正方形,所述顶模板3底部设置有第三提环33,所述顶模板3中部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柱34,所述第三连接柱34与第三内侧穿孔32之间还设置有椭圆形开口35和螺纹孔36,所述螺纹孔36位于开口35四周;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导流槽5、固定支架9、拱形箍架101和对拉螺杆102,所述导流槽5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3上表面,所述导流槽5底部与所述开口35适配;所述固定支架9配合于第一连接柱14、第二连接柱24和第三连接柱34;所述拱形箍架101端部设有与对拉螺杆102适配的螺杆孔。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9包括第一连接板91、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所述第一连接板91为“X”形,所述第一连接板91底部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94,所述第一连接板91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95;所述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为长条形,所述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孔95铰接,另一端为第三连接孔96,所述第一连接孔94与第一连接柱14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孔95与第二连接柱24配合,所述第三连接孔96与第三连接柱34活动配合;所述导流槽5为公母配合向上弯曲的结构,包括公端51和母端52,所述公端51底部设有公端底座55,所述公端底座55上设有公端螺纹孔53;所述母端52底部设有母端底座56,所述母端底座56上设有母端螺纹孔54;所述公端螺纹孔53和母端螺纹孔54在公端51和母端52配合后与所述螺纹孔36适配;所述导流槽5上还配合有锁箍6;所述所述第一提环13有两组;所述底模板1、中模板2和顶模板3均是厚度为5mm的钢板。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所述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1、中模板2和顶模板3,所述底模板1为矩形,所述底模板1上均匀分布有第一外侧穿孔11、第一内侧穿孔12,所述第一外侧穿孔1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一内侧穿孔12为正方形,所述底模板1中部设置有第一提环13,所述底模板1上部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4;所述中模板2上部为凹陷结构,所述中模板2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外侧穿孔21和第二内侧穿孔22,所述第二外侧穿孔2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二内侧穿孔22为正方形,所述中模板2中部设置有第二提环23,所述中模板2下部设有第二连接柱24;所述顶模板3是下部为凸起的扇形结构,所述顶模板3上均匀分布有第三外侧穿孔31和第三内侧穿孔32,所述第三外侧穿孔3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三内侧穿孔32为正方形,所述顶模板3底部设置有第三提环33,所述顶模板3中部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柱34,所述第三连接柱34与第三内侧穿孔32之间还设置有椭圆形开口35和螺纹孔36,所述螺纹孔36位于开口35四周;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导流槽5、固定支架9、拱形箍架101和对拉螺杆102,所述导流槽5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3上表面,所述导流槽5底部与所述开口35适配;所述固定支架9配合于第一连接柱14、第二连接柱24和第三连接柱34;所述拱形箍架101端部设有与对拉螺杆102适配的螺杆孔。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9包括第一连接板91、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所述第一连接板91为“X”形,所述第一连接板91底部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94,所述第一连接板91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95;所述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为长条形,所述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92和第三连接板9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孔95铰接,另一端为第三连接孔96,所述第一连接孔94与第一连接柱14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孔95与第二连接柱24配合,所述第三连接孔96与第三连接柱34活动配合;所述导流槽5为公母配合向上弯曲的结构,包括公端51和母端52,所述公端51底部设有公端底座55,所述公端底座55上设有公端螺纹孔53;所述母端52底部设有母端底座56,所述母端底座56上设有母端螺纹孔54;所述公端螺纹孔53和母端螺纹孔54在公端51和母端52配合后与所述螺纹孔36适配;所述导流槽5上还配合有锁箍6;所述所述第一提环13有两组;所述底模板1、中模板2和顶模板3均是厚度为10mm的钢板。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开孔、铺设钢筋网、架设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和下放钢筋笼的前序工作,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导流槽5安装于定模板3

步骤二:搭设底模板1

A1、将底模板1在斜桩桩口位置穿过斜桩桩口底部的钢筋笼预留的竖向钢筋8和钢筋网预留的钢筋网片钢筋7;

A2、将底模板1绑扎固定于斜桩桩口底部;

A3、浇筑混凝土至不超过底模板1的最高点,同时用震动器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除气处理;

步骤三:搭设中模板2

B1、将中模板2底部与底模板1顶部对齐,同时穿过斜桩桩口中间部位的笼预留的竖向钢筋8和钢筋网预留的钢筋网片钢筋7;

B2、将中模板2绑扎固定于斜桩桩口;

B3、敲打中模板2顶部和两侧,并将固定支架9套于底模板1和中模板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孔94与第一连接柱14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孔95与第二连接柱24配合;

B4、继续浇注混凝土至不超过中模板2的最高点,同时用震动器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除气处理;

步骤四:搭设顶模板3

C1、将顶模板3底部与中模板2顶部对齐,穿过斜桩桩口顶部的的笼预留的竖向钢筋8和钢筋网预留的钢筋网片钢筋7,同时将第三连接孔96与第三连接柱34配合;

C2、通过导流槽5继续浇注混凝土至混凝土灌满导流槽5,同时通过导流槽5用震动器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除气处理;

步骤五:安装拱形箍架101和对拉螺杆102,将拱形箍架101套住钢筋网片钢筋7外围,在底部用对拉螺杆102锁紧。

步骤六:待混凝土初凝后8小时~12小时,拆除对拉螺杆102和拱形箍架101;

拆除导流槽5并依次拆除顶模板3、中模板2和底模板1。

其中:所述步骤二A2中用钢丝绑扎或通过其他钢筋焊接相邻或底模板两侧的竖向钢筋8,限定底模板1的位置;所述步骤四C2中用推杆推动导流槽5内混凝土进行辅助浇筑混凝土。

实施例四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斜桩施工的外挂模板、辅助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开孔、铺设钢筋网、架设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和下放钢筋笼的前序工作,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导流槽5安装于定模板3

步骤二:搭设底模板1

A1、将底模板1在斜桩桩口位置穿过斜桩桩口底部的钢筋笼预留的竖向钢筋8和钢筋网预留的钢筋网片钢筋7;

A2、将底模板1绑扎固定于斜桩桩口底部;

A3、浇筑混凝土至不超过底模板1的最高点,同时用震动器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除气处理;

步骤三:搭设中模板2

B1、将中模板2底部与底模板1顶部对齐,同时穿过斜桩桩口中间部位的笼预留的竖向钢筋8和钢筋网预留的钢筋网片钢筋7;

B2、将中模板2绑扎固定于斜桩桩口;

B3、敲打中模板2顶部和两侧,并将固定支架9套于底模板1和中模板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孔94与第一连接柱14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孔95与第二连接柱24配合;

B4、继续浇注混凝土至不超过中模板2的最高点,同时用震动器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除气处理;

步骤四:搭设顶模板3

C1、将顶模板3底部与中模板2顶部对齐,穿过斜桩桩口顶部的的笼预留的竖向钢筋8和钢筋网预留的钢筋网片钢筋7,同时将第三连接孔96与第三连接柱34配合;

C2、通过导流槽5继续浇注混凝土至混凝土灌满导流槽5,同时通过导流槽5用震动器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除气处理;

步骤五:安装拱形箍架101和对拉螺杆102,将拱形箍架101套住钢筋网片钢筋7外围,在底部用对拉螺杆102锁紧。

步骤六:待混凝土初凝后8小时~12小时,拆除对拉螺杆102和拱形箍架101;

拆除导流槽5并依次拆除顶模板3、中模板2和底模板1。

其中:所述步骤二A2中用钢丝绑扎或通过其他钢筋焊接相邻或底模板两侧的竖向钢筋8,限定底模板1的位置;所述步骤四C2中用推杆推动导流槽5内混凝土进行辅助浇筑混凝土;所述顶模板3、中模板2和底模板1之间互相贴合的部位设置有彼此嵌套配合的结构,所述嵌套配合的结构为一侧凹陷另一侧凸起的结构。

本发明中以上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中本发明的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可以根据施工进度依次从底部到顶部安装并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更加合理,所述第一外侧穿孔、第二外侧穿孔和第三外侧穿孔均适配于钢筋网片钢筋,所述第一内侧穿孔、第二内侧穿孔和第三内侧穿孔均适配于竖向钢筋,从而起到限定横向位移的作用;底模板安装到位后只需将相邻的竖向钢筋通过钢丝绑扎或焊接即可限定竖向位移,中模板和顶模板竖向位移限定方式相同;本发明的紧固装置能在模板安装完成后紧固于钢筋网片钢筋外侧,通过对拉螺栓固定连接,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该方案紧固效果明显,安装方便。本发明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该锁紧结构有利于模板之间锁定,防止模板之间发生位移,提高了外挂模板之间的紧固效果,解决了浇筑后容易出再胀膜及跑膜现象的问题。本发明的外挂模板上中模板上部为凹陷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方便。本发明的外挂模板上第一外侧穿孔、第二外侧穿孔和第三外侧穿孔均为十字交叉形,该方案克服了钢筋网片钢筋位置不稳定的缺陷,使得穿孔的适配性更强,固定效果更好。本发明的外挂模板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上表面,所述导流槽底部与所述开口适配,因导流槽可拆卸,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凝固后,作业人员可拆下导流槽和整体外挂模板,该方案保障了顶模板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整,混凝土成型拆模后,没有台阶,表观质量较好,另强度有明显提升,斜桩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本发明所述导流槽为向上弯曲的结构;导流槽上还配合有锁箍。该方案有利于浇筑混凝土方便,更有利于实现导流槽的拆卸和安装。本发明所述底模板中部设置有第一提环,所述中模板中部设置有第二提环,所述顶模板底部设置有第三提环,该方案有利于模板拆卸、安装、搬运和存储方便。本发明的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均是厚度为5mm~10mm的钢板,该方案使得外挂模板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资源,且提高了斜桩桩口一致性。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简单合理,施工步骤环环相扣,提高了施工过程一致性,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整体效果较差、质量难以保障和斜桩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中顶模板、中模板和底模板之间互相贴合的部位设置有彼此嵌套配合的结构,该方案可以防止混凝土泥浆从顶模板、中模板和底模板之间的缝隙内溢出,保障了混凝土浇筑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