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识别大小便的厕所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4235发布日期:2018-06-27 21:47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识别大小便的厕所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厕所冲洗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厕所冲洗装置,该装置具有自动分辨大小便的功能,并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冲水量和冲水时间,属于厕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共厕所所使用的冲水装置,一般都是定时定量完成冲水过程,大多数是通过一些红外线传感器感知使用者的存在,然后在使用者离开一段时间后,按设定值定时定量完成冲水,不能根据使用者是大便还是小便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冲水时间和冲水量,一定程度上对水资源造成了浪费,而且长时间使用容易形成类似水垢的附着物,难以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可以通称重传感器来感知使用者的存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来识别是大便还是小便,同时可以通过电磁阀控制洁厕剂箱的开关在冲水过程中加入洁厕剂的一种智能识别大小便的厕所冲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大小便的厕所冲水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装置、控制器,电源模块、冲水装置、洁厕剂添加装置和蹲便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于冲水装置和电磁阀相连接。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一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分别装在蹲便器的两端的,并且分别和控制器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所述称重传感器装置包括称第一重传感器、第二重传感器、第三重传感器和感压板,三个称重传感器放置在感压板之下,感压板安装在地面上。

所述洁厕剂添加装置包括存放洁厕剂的洁厕剂箱和电磁阀,洁厕剂添加装置与蹲便器冲水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洁厕箱中洁厕剂的出口处,控制洁厕箱内洁厕剂的流出,电磁阀与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相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其开关。

所述电源装置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

使用该智能识别大小便的厕所冲水装置进行冲洗及洁厕的方法是:称重传感器装置,称重传感器装置中任意一个称重传感器检测到有重力出现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开始计时,当称重传感器上均没有重力时,称重传感器发信号给控制器,计时停止,安装在蹲便槽内的红外线传感器开始检测,任一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排泄物时,红外线传感器发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为大便,立即发信号给冲水装置,按照输入的冲水时间和冲水量进行冲水,直至红外线传感器检测不到有排泄物存在,装置恢复初始状态。当任意一个称重传感器检测到有重力出现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开始计时,当称重传感器上均没有重力时,称重传感器发信号给控制器,计时停止,安装在蹲便槽内的红外线传感器开始检测,红外线传感器均没有检测到有排泄物存在时,发信号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判断为小便,立即发信号给冲水装置,按照输入的冲水时间和冲水量进行冲水。同时在上述使用过程中,当控制器计时时间小于10秒时,红外线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排泄物,控制器判断为使用者没有使用此蹲便器,不冲水。另外通过对控制器的设定,在蹲便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控制器在控制冲水的过程中同时打开电磁阀,使洁厕箱内的洁厕剂混入水中对蹲便器进行清洗,避免类似水垢的污浊物冲洗不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一种智能识别大小便的厕所冲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2红外线传感器部分和杀菌加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称重传感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蹲便器;2—第一红外线传感器;3—第二红外线传感器;4—洁厕剂箱;5—电磁阀;6—大便;7—感压板;8—第一称重传感器;9—地面;10—第二称重传感器;11—第三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作进一步详述。

如附图所示,一种智能识别大小便的厕所冲水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装置、控制器,电源模块、冲水装置、洁厕剂添加装置和蹲便器。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3,第一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分别装在蹲便器1的两端的,并且分别和控制器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所述称重传感器装置包括称第一称重传感器8、第二称重传感器10、第三称重传感器12和感压板7,三个称重传感器放置在感压板7之下,感压板安装在地面9上。

所述洁厕剂添加装置包括存放洁厕剂的洁厕剂箱4和电磁阀5,洁厕剂添加装置与蹲便器1冲水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电磁阀5安装在洁厕箱中洁厕剂的出口处,控制洁厕箱内洁厕剂的流出,电磁阀5与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相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其开关。

所述电源装置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

本发明能够智能区分大小便并选择不同的冲水时间和冲水量,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能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再冲水过程中加入洁厕剂,使得冲洗的更干净和避免了类水垢的污浊物存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