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市政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窨井盖。
背景技术:
窨井是市政道路上的排水结构,其顶部具有窨井盖,现有的窨井盖上都设有排水孔和防滑十字纹,同时在窨井盖上一般还印有“市政”字样,表明其管理者身份。
但是现在的窨井盖其结构过于的简单,一旦出现暴雨后,为了增加排水速度,工作人员会将窨井盖直接的从窨井上拿出,使雨水直接的进入窨井中,但是这样的方式缺少的窨井盖的过滤,使得外界的各种污染物都进入了窨井中,容易造成窨井的堵塞,且移出窨井的窨井盖由于没有固定的装置,在雨水的冲击下可能会位移,从而造成窨井盖的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移出窨井后也能有效的固定住窨井盖,避免了窨井盖的位移,且能有效的避免污染物进入窨井中的市政道路窨井盖。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窨井盖,包括设置于窨井井口上的窨井盖和设置于窨井内的金属横条,所述窨井盖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排水孔,窨井盖底面中心处垂直固定安装一螺纹连接套筒,螺纹连接套筒的开口端朝下设置,金属横条与窨井盖之间平行设置,金属横条左侧垂直朝上固定安装一支撑杆,支撑杆上端横向固定安装一连接杆,连接杆左侧固定安装一底座,底座通过一个以上的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窨井的内壁上,金属横条上端面正对于窨井盖的螺纹连接套筒处垂直固定安装一螺杆,螺杆上端顺着螺纹连接套筒的开口插入螺纹连接套筒内,并与螺纹连接套筒内的螺纹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窨井盖上端面两侧上均设有一凹槽,凹槽的开口上通过合页固定安装一盖板,凹槽通过所述的盖板密封,凹槽中均垂直固定安装一伸缩杆,伸缩杆上端均固定安装一拉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金属横条下端固定安装一过滤网,过滤网的外圈面与窨井的内圈面相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支撑杆左侧面上横向固定安装两根加强杆,加强杆一端上均固定安装一橡胶块,橡胶块与窨井的内壁面相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无论是在密封状态还是在打开状态的窨井盖都是通过螺纹连接套筒和螺杆啮合连接的,避免了窨井盖被雨水冲走,增加了窨井盖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通过窨井中的过滤网能有效的避免污染物进入窨井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市政道路窨井盖,包括设置于窨井井口上的窨井盖2和设置于窨井内的金属横条9,所述窨井盖2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排水孔3,窨井盖2底面中心处垂直固定安装一螺纹连接套筒6,螺纹连接套筒6的开口端朝下设置,金属横条9与窨井盖2之间平行设置,金属横条9左侧垂直朝上固定安装一支撑杆11,支撑杆11上端横向固定安装一连接杆1,连接杆1左侧固定安装一底座(未标记),底座通过一个以上的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窨井的内壁上,金属横条9上端面正对于窨井盖2的螺纹连接套筒6处垂直固定安装一螺杆7,螺杆7上端顺着螺纹连接套筒6的开口插入螺纹连接套筒6内,并与螺纹连接套筒6内的螺纹啮合连接。
窨井盖2上端面两侧上均设有一凹槽5,凹槽5的开口上通过合页固定安装一盖板(未标记),凹槽5通过所述的盖板密封,凹槽5中均垂直固定安装一伸缩杆13,伸缩杆13上端均固定安装一拉杆4。
金属横条9下端固定安装一过滤网8,过滤网8的外圈面与窨井的内圈面相触。
支撑杆11左侧面上横向固定安装两根加强杆10,加强杆10一端上均固定安装一橡胶块12,橡胶块12与窨井的内壁面相抵,通过加强杆和加强杆上的橡胶块有效的增加了支撑杆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在下暴雨后,打开凹槽上的盖板,再通过拉杆向上拉到伸缩杆,使伸缩杆顺着凹槽的开口延伸至外界,这时,通过拉杆旋转窨井盖,由于窨井盖是通过螺纹连接套筒与金属横条上的螺杆啮合连接的,使得在旋转的过程中能有效的将窨井盖上移,直至使窨井盖脱离窨井的井口,这时,雨水就能顺着窨井盖与窨井之间的缝隙进入窨井中,且通过窨井中的过滤网能有效的过滤出雨水中的污染物,避免了污染物进入到窨井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无论是在密封状态还是在打开状态的窨井盖都是通过螺纹连接套筒和螺杆啮合连接的,避免了窨井盖被雨水冲走,增加了窨井盖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通过窨井中的过滤网能有效的避免污染物进入窨井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