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76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灌区在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灌溉水量、降水量、蒸散量和下渗量;

获取所述灌区在未进行灌溉前的第一土壤蓄水量以及所述灌区在进行预设灌溉时间段后的第二土壤蓄水量;

根据所述灌溉水量、所述降水量、所述蒸散量、所述下渗量、所述第一土壤蓄水量和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确定所述灌区的排水模数;

根据所确定的排水模数,生成灌区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灌溉水量、所述降水量、所述蒸散量、所述下渗量、所述第一土壤蓄水量和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确定所述灌区的排水模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灌溉水量、所述降水量、所述蒸散量、所述下渗量、所述第一土壤蓄水量和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确定所述灌区在所述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排水量;

根据所述灌区在所述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排水量,确定所述灌区的排水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公式

Q0=Q1+P-ET-L+W1-W2

获得所述灌区在所述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排水量,其中,Q1为所述灌溉水量,P为所述降水量,ET为所述蒸散量,L为所述下渗量,W1为所述第一土壤蓄水量,W2为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

通过公式

<mrow> <mi>q</mi> <mo>=</mo> <mfrac> <msub> <mi>Q</mi> <mn>0</mn> </msub> <mrow> <mi>S</mi> <mo>*</mo> <mi>T</mi> </mrow> </mfrac> </mrow>

获得所述排水模数q,其中,Q0为所述排水量,S为所述灌区的面积,T为所述预设灌溉时间段的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灌区在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蒸散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灌区的土壤最大有效水量、土壤有效水量、潜在蒸散量;

在所述降水量的数值大于等于所述潜在蒸散量的数值时,或在所述降水量的数值小于所述潜在蒸散量的数值且所述土壤有效水量大于等于所述土壤最大有效水量的一半时,确定所述蒸散量的数值为所述潜在蒸散量;

在所述降水量的数值小于所述潜在蒸散量的数值且所述土壤有效水量小于所述土壤最大有效水量的一半时,根据所述降水量、所述土壤最大有效水量、土壤有效水量、潜在蒸散量,确定所述蒸散量的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灌区在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下渗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灌区在进行灌溉后的田间持水量;

在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的数值小于等于所述田间持水量时,确定所述下渗量的数值为零;

在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的数值大于所述田间持水量时,确定所述下渗量的数值为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与所述田间持水量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公式

ETp=Kc*ET0

获取所述灌区的潜在蒸散量ETp,其中,Kc为所述灌区内种植的具体农作物的作物系数,ET0为灌区内种植的具体农作物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通过彭曼公式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水量的数值小于所述潜在蒸散量的数值且所述土壤有效水量小于所述土壤最大有效水量的一半时,通过公式

<mrow> <mi>E</mi> <mi>T</mi> <mo>=</mo> <mi>P</mi> <mo>+</mo> <msub> <mi>W</mi> <mi>p</mi> </msub>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p> <mi>e</mi> <mrow> <mo>(</mo> <mfrac> <mrow> <mi>P</mi> <mo>-</mo> <msub> <mi>ET</mi> <mi>p</mi> </msub> </mrow> <mrow> <mi>n</mi> <mi>F</mi> <mi>K</mi> </mrow> </mfrac> <mo>)</mo> </mrow> </msup> <mo>)</mo> </mrow> </mrow>

获得所述蒸散量ET,其中,P为所述降水量,Wp为所述土壤有效水量,ETp为所述潜在蒸散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排水沟的断面尺寸。

9.一种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灌区在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灌溉水量、降水量、蒸散量和下渗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灌区在未进行灌溉前的第一土壤蓄水量以及所述灌区在进行预设灌溉时间段后的第二土壤蓄水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灌溉水量、所述降水量、所述蒸散量、所述下渗量、所述第一土壤蓄水量和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确定所述灌区的排水模数;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排水模数,生成灌区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灌溉水量、所述降水量、所述蒸散量、所述下渗量、所述第一土壤蓄水量和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确定所述灌区在所述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排水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灌区在所述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排水量,确定所述灌区的排水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通过公式

Q0=Q1+P-ET-L+W1-W2

获得所述灌区在所述预设灌溉时间段内的排水量,其中,Q1为所述灌溉水量,P为所述降水量,ET为所述蒸散量,L为所述下渗量,W1为所述第一土壤蓄水量,W2为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通过公式

<mrow> <mi>q</mi> <mo>=</mo> <mfrac> <msub> <mi>Q</mi> <mn>0</mn> </msub> <mrow> <mi>S</mi> <mo>*</mo> <mi>T</mi> </mrow> </mfrac> </mrow>

获得所述排水模数q,其中,Q0为所述排水量,S为所述灌区的面积,T为所述预设灌溉时间段的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灌区的土壤最大有效水量、土壤有效水量、潜在蒸散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降水量的数值大于等于所述潜在蒸散量的数值时,或在所述降水量的数值小于所述潜在蒸散量的数值且所述土壤有效水量大于等于所述土壤最大有效水量的一半时,确定所述蒸散量的数值为所述潜在蒸散量;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降水量的数值小于所述潜在蒸散量的数值且所述土壤有效水量小于所述土壤最大有效水量的一半时,根据所述降水量、所述土壤最大有效水量、土壤有效水量、潜在蒸散量,确定所述蒸散量的数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灌区在进行灌溉后的田间持水量;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的数值小于等于所述田间持水量时,确定所述下渗量的数值为零;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的数值大于所述田间持水量时,确定所述下渗量的数值为所述第二土壤蓄水量与所述田间持水量的差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通过公式

ETp=Kc*ET0

获取所述灌区的潜在蒸散量ETp,其中,Kc为所述灌区内种植的具体农作物的作物系数,ET0为灌区内种植的具体农作物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通过彭曼公式获得。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灌区排水系统的参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通过公式

<mrow> <mi>E</mi> <mi>T</mi> <mo>=</mo> <mi>P</mi> <mo>+</mo> <msub> <mi>W</mi> <mi>p</mi> </msub>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p> <mi>e</mi> <mrow> <mo>(</mo> <mfrac> <mrow> <mi>P</mi> <mo>-</mo> <msub> <mi>ET</mi> <mi>p</mi> </msub> </mrow> <mrow> <mi>n</mi> <mi>F</mi> <mi>K</mi> </mrow> </mfrac> <mo>)</mo> </mrow> </msup> <mo>)</mo> </mrow> </mrow>

获得所述蒸散量ET,其中,P为所述降水量,Wp为所述土壤有效水量,ETp为所述潜在蒸散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