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9241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净水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菌水箱。



背景技术:

中国公共净水设备市场容量极大,中国城镇人口有6.5亿多人,按每50人拥有1台公共饮水设备计算,市场的总容量是1300万台,市场每年的需求量约210万台,按每台市场售价2000元计,市场的总规模为42亿元。公共净水设备的应用范围广,如工厂、学校、车站、写字楼、饭堂、医院、工矿等企事业单位。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为满足出水量,公共净水设备会配备储水箱,但是在解决供水充足的同时面临新的问题,储水箱内的纯水容易滋生细菌,造成储水箱微生物二次污染。

在公共净水设备使用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水一直储存在储水箱中,称之为“死水”,而“死水”极易滋生细菌,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容易腐蚀储水桶。部分细菌对人类和动物有危害,一些细菌成为病原体,导致了破伤风、伤寒、肺炎、梅毒、霍乱和肺结核等。在植物中,细菌能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必须低于 100CFU/毫升。纯净水中菌落总数必须低于 50CFU/毫升,为解决此问题,必须要频繁对储水箱进行消毒清洗,大大提高人工成本。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菌水箱,是公共净水设备储水箱微生物二次污染防控技术,其含义抑菌塑料外箱,以及合理排布的非释放型抗菌柱,利用水体在微观下的动态移动与与抗菌柱接触达到抑菌抗菌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既可有效抑制储水箱中水体细菌的滋生与繁殖,解决储水箱微生物二次污染问题,又无释放物,不影响储水箱中水体的水质,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公共净水设备储水箱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的技术,同时解决微生物二次污染的问题的无菌水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菌水箱,包括抗菌型箱体,所述抗菌型箱体内设有若干个抗菌柱。

在上述无菌水箱中,作为优选,所述抗菌柱为镀有抗菌剂的陶瓷膜,或不锈钢网制成的空闲柱状体、内填充抗菌剂载体。

在上述无菌水箱中,作为优选,所述抗菌柱的数量根据箱体的大小而定,在箱体底部按矩阵均匀分布。

在上述无菌水箱中,作为优选,所述抗菌柱为圆柱、立方体柱或螺旋柱等形状,使储水箱中的水充分接触抗菌剂,达到优良的抗菌效果。

在上述无菌水箱中,作为优选,所述抗菌柱与箱体高度比为1:2-1:1,抗菌柱的直径45-200厘米,抗菌柱排列时间隔距离0-20厘米。将抗菌柱在水箱内进行矩阵排列,使储水箱内的水与抗菌柱充分接触,确保抗菌柱在不断与水接触的过程中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与繁殖,达到长期有效的抗菌效果,解决储水箱微生物二次污染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无菌水箱采用抗菌柱矩阵排列结构,利用水箱内水体在微观环境下的移动,与非释放型的抗菌柱接触,既可有效抑制水中细菌的滋生与繁殖,又采用抗菌剂固载到载体上的复合方法达到无抗菌剂释放来保证低溶出物,从而保证水箱内水质不被释放物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无菌水箱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箱体,2为抗菌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叙述均以50*50*50厘米的不锈钢储水箱为例。

抗菌柱在储水箱中的排列如图1所示,其中,1为储水箱,2为抗菌柱。取9只抗菌柱以12厘米的间距按照矩阵排列在储水箱底部,选用安全环保的胶将其固定,防止移动损坏。9只抗菌柱的均匀分布能杀灭储水箱中的各种细菌,使得水箱保持无菌状态。抗菌柱不会释放抗菌剂出来,防止而成污染。

抗菌柱的制备包括:将不锈钢网加工成直径4.5厘米,高25厘米的空心圆柱状,称取抗菌陶瓷球(惠州市银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满此不锈钢圆柱,即得抗菌柱A。或者选取外径4.5厘米,高25厘米的陶瓷膜,由惠州市银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加工制备成纳镀抗菌陶瓷膜,即为抗菌柱B。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