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中用柱式塔吊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919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流中用柱式塔吊基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中用柱式塔吊基座。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公路、铁路高速发展,深水、高墩、大跨度桥梁越来越多,塔吊随之应用越来越多,一般塔吊基础为整体式混凝土基础,在河流中这种塔吊设置方式使塔吊安装施工难度高,而且塔吊基座往往在深水中无法维修,且容易受到洪水冲击,安全隐患大,桥梁施工完成后,塔吊拆卸需进行水下切割,施工成本高。

因此,研制出一种成本较低、安全性高,维修方便的塔吊基座,便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了一种河流中用柱式塔吊基座,克服了现有产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河流中用柱式塔吊基座,包括若干固定在河床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6根,并对称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内部为钢管,且该钢管内浇筑混凝土至钢管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通过混凝土中的预埋钢筋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连接有若干支撑梁,所述支撑梁构成支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支撑平台之间以及所述支撑平台与支撑柱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加强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整体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塔吊基础底座在水面以上,拆装、维修容易,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且刚性大、基础受洪水冲击较小,稳定可靠,能安全可靠的进行塔吊施工;材料消耗小,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河流中用柱式塔吊基座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河流中用柱式塔吊基座的俯视图。

图中:

1、支撑柱;2、支撑平台;3、支撑板;4、支撑梁;5、加强梁;6、加强板;7、连接板;8、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河流中用柱式塔吊基座,包括若干固定在河床上的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2,所述支撑平台2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立柱8,所述立柱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

其中,所述支撑柱1的数量为6根,并对称排布;其中,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为钢管,且该钢管内浇筑混凝土至钢管顶部;其中,所述支撑柱1通过混凝土中的预埋钢筋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其中,所述支撑板3连接有若干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构成支撑平台2;其中,所述立柱8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加强板6;其中,所述立柱8与支撑平台2之间以及所述支撑平台2与支撑柱1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加强梁5。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支撑柱1采用6根Φ630×10mm钢管并成矩形布置,每根钢管采用冲击钻冲入河床基岩以下4m,钢管内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浇筑混凝土至钢管顶部,所述支撑板3下方设置有钢筋,并预埋入混凝土中,所述支撑板3焊接有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为45b工字钢,材质为Q345B,加强梁5为18b工字钢,材质为Q345B,并倾斜焊接,用于增加整体的刚度,所述加强板6为14mm厚的Q235B钢板,用于增加立柱8与连接板7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连接板7为4块30mm厚的Q235B钢板,每块钢板预留4个螺栓孔用于连接塔吊底座。

施工时需注意的要点有:支撑柱1需保持竖直;连接板7必须保证水平;焊接完成后对所有焊缝进行探伤检测;焊缝检测合格后方准使用。

综上所述,借助本新型实用的上述技术方案,整体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塔吊基础底座在水面以上,拆装、维修容易,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且刚性大、基础受洪水冲击较小,稳定可靠,能安全可靠的进行塔吊施工;材料消耗小,施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