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医用洗手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69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医用洗手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场所清洗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医务人员手术前手部的消毒洗涤的医用洗手池。



背景技术:

在医疗场所,由于工作的需要,医务人员每天至少洗手几十次,洗手池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目前医院的洗涤装置通常由清洗水龙头、洗涤液、水池和控制装置组成。而现有的医用洗手池中的水池盆基本都是长方形结构,在转角处清洁打扫比较困难,无法满足现在医院手术室洗涤设备清洁的使用要求,而且医用洗手池中的污水一般都是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大大增加了传播疾病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清洗的医用洗手池,在洗手池的池盆内,消除转角处,能提高池盆内的清洁程度,并减少排水污染,从而减少疾病传播源。

为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医用洗手池,其洗手池本体的后背上方安装有背板,背板的正面安装有照明灯,照明灯的下方装有镜子,镜子的下方安装有水龙头,水龙头的一侧装有消毒洗涤液罐,消毒洗涤液罐的下方装有感应开关;洗手池本体的下方安装有膝碰开关,洗手池本体内设置有池盆,池盆的盆口为长圆形,且池盆的底面为圆弧形,池盆的中间下方连接有滤水池,滤水池连接有排水管,滤水池内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为尼龙筛网、锦纶网、尼龙过滤网以及上述至少二种滤网的组合。

进一步,所述池盆3的四周为圆弧角。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池盆形状结构,使洗手池内的清理更加便利,减少了池盆转角处的清洗难点,提高了池盆内的清洁程度;在池盆的底部加装滤水池,并在滤水池内安装过滤网,减少排水污染和疾病传播,保护了环境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池盆盆口为长圆形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洗手池本体,2.背板,3.池盆,4.水龙头,5.镜子,6.照明灯,7.消毒洗涤液罐,8.感应开关,9.膝碰开关,10.滤水池,11.排水管,12.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4,一种改进的医用洗手池,其洗手池本体1的后背上方安装有背板2,背板2的正面安装有照明灯6,照明灯6的下方装有镜子5,镜子5的下方安装有水龙头4,水龙头4的一侧装有消毒洗涤液罐7,消毒洗涤液罐7的下方装有感应开关8;洗手池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膝碰开关9,洗手池本体1内设置有池盆3,池盆3的四周构成圆滑的圆弧角(见图3),且池盆3的底面为圆弧形,池盆3的中间下方连接有滤水池10,滤水池10连接有排水管11,滤水池10内装有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采用尼龙筛网、锦纶网或尼龙过滤网,以及上述至少二种滤网的组合。所述池盆3的四周为圆弧角。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洗手池本体1下方的下前方安装有三个膝碰开关9对应控制三个水龙头4,洗手时只需用膝盖控制膝碰开关9,便可控制水龙头4;水龙头4之间安装有消毒洗涤液罐7,消毒洗涤液罐7的下方装有感应开关8,通过感应开关8控制消毒洗涤液罐7内的消毒洗涤液流出;洗手池本体1内设置有池盆3,池盆3的盆口为长圆形(见图5),而且盆内也能达到圆滑而不留藏污的死角。在池盆3的底部也形成凹锅形状(见图2和图4),有利于洗涤污水快速流入到排水管11中。在池盆3与排水管11之间设置有用锦纶网制成的过滤网12(见图3和图4),使污水排放达到较好的净化处理,防止了污物直接排出,阻止了疾病传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