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静音型无负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物的越来越多,我国二次供水方式日逐普遍,由于无负压二次供水存在节能、卫生和管理维护方便等优点,因而无负压供水设备在二次供水方式中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市场上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大多数采用卧式稳流罐结构,其占地较大,不方便泵房布局和安装,而且水泵采用多级离心泵或管道泵存在水泵运行噪声扰民现象,给居民生活与工作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地少、噪声低、安装维护方便、供水卫生节能的静音型无负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静音型无负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主要由无负压稳流补偿器、负压抑制器、管中泵组、气压水罐和控制柜组成,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立式不锈钢圆筒体、两端封头、底部支筒支撑结构,罐体顶部设有负压抑制器接口,且负压抑制器接口与所述负压抑制器配套装设,在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罐体上还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旁通口和液位控制仪表接口,所述进水口设在罐体上部和置于立式不锈钢圆筒体的一侧,在立式不锈钢圆筒体的另一侧与进水口对称设有旁通口,且进水口和旁通口的中心线相同,并在进水口与旁通口之间设有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横向穿过罐体,并在罐体内部的连通管设有配水孔,所述配水孔用于连通管对罐体配水,所述液位控制仪表接口设在罐体下部,液位控制仪表接口与液位控制器配套装设,用于检测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内的水位,所述出水口设在罐体底部,在所述罐体内部、从负压抑制器接口处沿着立式不锈钢圆筒体的中心线平行敷设一根负压消除管到罐体底部与外界空气连通,这样装设在负压抑制器接口的负压抑制器通过负压消除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负压消除管与所述连通管之间相垂直但互不干涉,负压消除管在罐体内部绕开连通管设置,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进水口与自来水进水管连接,并在所述进水口处装设有进水压力检测表,在连接进水口之前的自来水进水管上装设有过滤器和倒流防止器,且过滤器设在倒流防止器之前,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出水口与配水总管连接,再由配水总管通过配水管与管中泵组连接,管中泵组出水通过出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出水总管经过流量检测装置与用水点连接供水,在所述配水管上装设有进水软接头,在所述出水管上装设有出水软接头和出水止回阀,这样管中泵组通过进水软接头和出水软接头分别与配水管和出水管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管中泵组的组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管中泵组隔振和降噪,所述出水止回阀用于防止出水管中的水流回流至管中泵组内,所述配水总管在连接配水管之前还装设有水质消毒器,所述出水总管在流量检测装置之前装设有气压水罐、出水压力检测表和超压保护开关,同时从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旁通口设有旁通管与出水总管连接,并在旁通管上装设有旁通止回阀。
所述管中泵组包括潜水泵、管壳和管帽,所述管壳为立式管式结构,管壳底部为固定底板起到安装固定作用,管壳顶部为管壳法兰,管壳通过管壳法兰与所述管帽连接,所述管帽底部为管帽法兰,管帽顶部连接有渐扩管,所述管帽法兰与管壳法兰相互配制,而且在管帽法兰与管壳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管帽法兰与管壳法兰通过紧固件拧紧固定连接、并夹紧密封圈予以密封,这样,所述管壳和管帽分别通过管壳法兰和管帽法兰连接成一密闭承压区间,所述潜水泵装设在该密闭承压区间内,从而起到对潜水泵的屏蔽和消音作用,大大减弱了潜水泵的运行噪声, 所述渐扩管沿着管帽的中心线穿过管帽,并与管帽焊制为一整体结构,渐扩管伸入管帽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的出口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在渐扩管的另一端伸出管帽外部设为加压出口,所述加压出口与所述出水管连接,在所述管帽上还设有电缆密封件和排气嘴,所述电缆密封件用于对潜水泵的电源线进行密封配制,以方便潜水泵通过管帽引出电源线、并对管帽密封不出现泄漏,所述排气嘴用于及时排尽管壳及管帽内部的积气,在垂直于管壳中心线的管壳下部、沿着管壳径向方向设有配水口和泄空口,所述泄空口的顶部标高低于所述配水口的底部标高,同时所述配水口的顶部标高低于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液位控制仪表接口的中心标高,所述配水口与所述配水管连接,此外与泄空口配套还装设有泄水丝堵。
所述进水压力检测表、负压抑制器、液位控制器、水质消毒器、管中泵组、流量检测装置、出水压力检测表和超压保护开关分别敷有电缆线与所述控制柜连接,并在控制柜上连接设有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负压抑制器用于控制自来水进水管与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无负压直接串接供水,当自来水进水管的进水量不足、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内的储水补充且水位开始下降时,负压抑制器将自动打开和通过负压消除管补入空气,从而消除了负压,待自来水进水量充足、且检测无负压稳流补偿器满水后,负压抑制器将自动关闭和恢复到叠压供水,即对自来水进水管压力进行补压供水,正常工作时,通过管中泵组的潜水泵进行变频恒压供水,同时气压水罐对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将起到稳压、保压和消除水锤作用。
所述液位控制器用于保护管中泵组,当管中泵组中的潜水泵运行工作时,由于自来水进水管的水量不足,致使负压抑制器动作和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内的水位下降,当检测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内的水位下降至低于液位控制器设定的缺水液位以下时,系统判定缺水、并将运行中的潜水泵停机保护和报警,当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压力恢复到进水压力检测表设定的启泵压力以上时,管中泵组中的潜水泵将自动启动和恢复正常工作。
所述水质消毒器用于对过流水体进行水质杀菌、消毒和净化等功效,从而保证供水水质安全、清洁和卫生。
所述流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出水总管的瞬时出水流量和累积出水流量,方便计量。
所述出水压力检测表用于检测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当检测到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低于系统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提升管中泵组的潜水泵的运行频率,从而提高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当检测到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高于系统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降低管中泵组的潜水泵的运行频率,从而降低了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如此调节,将使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始终维持在系统设定的恒压出水值上,达到变频恒压供水的效果,而且节电、节能;与此同时,当自来水进水管的进水压力充足、且高于或等于出水总管设定的恒压出水值,将控制运行中的潜水泵停机和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系统将通过旁通管向用水点直接供水,当检测到自来水进水管的水压不能在潜水泵停机休眠时满足用水点的供水需求时,潜水泵将自动启动和恢复正常供水状态,且在潜水泵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旁通止回阀的出口压力高于进口压力,旁通止回阀将依据其出口压力高于进口压力处于关闭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出水总管的水倒流。
所述超压保护开关用于对出水总管起到超压保护作用,当在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超出系统设定的超压保护值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超压保护开关将动作和使运行中的潜水泵停止运行并报警,待超压保护消除后,系统将自动恢复正常。
所述控制柜用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配电、显示、保护与报警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自来水压力节能,而且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及管中泵组为立式安装的占地小,运行无噪声,供水安全、卫生,同时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可达无人值守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来水进水管,2、过滤器,3、倒流防止器,4、进水压力检测表,5、无负压稳流补偿器,6、负压抑制器,7、液位控制器,8、水质消毒器,9、配水管,10、进水软接头,11、配水总管,12、管中泵组,13、出水软接头,14、出水止回阀,15、出水管,16、出水总管,17、流量检测装置,18、气压水罐,19、出水压力检测表,20、超压保护开关,21、旁通止回阀,22、旁通管,23、电缆线,24、控制柜,25、触摸屏,26、用水点,51、罐体,511、进水口,512、连通管,513、配水孔,514、旁通口,515、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6、封头,517、支筒,518、负压消除管,519、出水口,5110、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1、负压抑制器接口,1201、配水口,1202、潜水泵,1203、管壳,1204、管壳法兰,1205、管帽法兰,1206、电缆密封件,1207、加压出口,1208、渐扩管,1209、排气嘴,1210、管帽,1211、密封圈,1212、紧固件,1213、泄水丝堵,1214、泄空口,1215、固定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静音型无负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静音型无负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主要由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负压抑制器6、管中泵组12、气压水罐18和控制柜24组成,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包括罐体51,所述罐体51为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5、两端封头516、底部支筒517支撑结构,罐体51顶部设有负压抑制器接口5111,且负压抑制器接口5111与所述负压抑制器6配套装设,在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罐体51上还设有进水口511、出水口519、旁通口514和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0,所述进水口511设在罐体51上部和置于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5的一侧,在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5的另一侧与进水口511对称设有旁通口514,且进水口511和旁通口514的中心线相同,并在进水口511与旁通口514之间设有连通管512连通,所述连通管512横向穿过罐体51,并在罐体51内部的连通管512设有配水孔513,所述配水孔513用于连通管512对罐体51配水,所述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0设在罐体51下部,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0与液位控制器7配套装设,用于检测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内的水位,所述出水口519设在罐体51底部,在所述罐体51内部、从负压抑制器接口5111处沿着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5的中心线平行敷设一根负压消除管518到罐体51底部与外界空气连通,这样装设在负压抑制器接口5111的负压抑制器6通过负压消除管518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负压消除管518与所述连通管512之间相垂直但互不干涉,负压消除管518在罐体51内部绕开连通管512设置,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进水口511与自来水进水管1连接,并在所述进水口511处装设有进水压力检测表4,在连接进水口511之前的自来水进水管1上装设有过滤器2和倒流防止器3,且过滤器2设在倒流防止器3之前,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出水口519与配水总管11连接,再由配水总管11通过配水管9与管中泵组12连接,管中泵组12出水通过出水管15与出水总管16连接,出水总管16经过流量检测装置17与用水点26连接供水,在所述配水管9上装设有进水软接头10,在所述出水管15上装设有出水软接头13和出水止回阀14,这样管中泵组12通过进水软接头10和出水软接头13分别与配水管9和出水管15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管中泵组12的组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管中泵组12的隔振和降噪,所述出水止回阀14用于防止出水管15中的水流回流至管中泵组12内,所述配水总管11在连接配水管9之前还装设有水质消毒器8,所述出水总管16在流量检测装置17之前装设有气压水罐18、出水压力检测表19和超压保护开关20,同时从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旁通口514设有旁通管22与出水总管16连接,并在旁通管22上装设有旁通止回阀21。
所述管中泵组12包括潜水泵1202、管壳1203和管帽1210,所述管壳1203为立式管式结构,管壳1203的底部为固定底板1215起到安装固定作用,管壳1203顶部为管壳法兰1204,管壳1203通过管壳法兰1204与所述管帽1210连接,所述管帽1210底部为管帽法兰1205,管帽1210顶部连接有渐扩管1208,所述管帽法兰1205与管壳法兰1204相互配制,而且在管帽法兰1205与管壳法兰120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11,管帽法兰1205与管壳法兰1204通过紧固件1212拧紧固定连接、并夹紧密封圈1211予以密封,这样,所述管壳1203和管帽1210分别通过管壳法兰1204和管帽法兰1205连接成一密闭承压区间,所述潜水泵1202装设在该密闭承压区间内,从而起到对潜水泵1202的屏蔽和消音作用,大大减弱了潜水泵1202的运行噪声, 所述渐扩管1208沿着管帽1210的中心线穿过管帽1210,并与管帽1210焊制为一整体结构,渐扩管1208伸入管帽1210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1202的出口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在渐扩管1208的另一端伸出管帽1210外部设为加压出口1207,所述加压出口1207与所述出水管15连接,在所述管帽1210上还设有电缆密封件1206和排气嘴1209,所述电缆密封件1206用于对潜水泵1202的电源线进行密封配制,以方便潜水泵1202通过管帽1210引出电源线、并对管帽1210密封不出现泄漏,所述排气嘴1209用于及时排尽管壳1203及管帽1210内部的积气,在垂直于管壳1203中心线的管壳1203下部、沿着管壳1203径向方向设有配水口1201和泄空口1214,所述泄空口1214的顶部标高低于所述配水口1201的底部标高,同时所述配水口1201的顶部标高低于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0的中心标高,所述配水口1201与所述配水管9连接,此外与泄空口1214配套还装设有泄水丝堵1213。
所述进水压力检测表4、负压抑制器6、液位控制器7、水质消毒器8、管中泵组12、流量检测装置17、出水压力检测表19和超压保护开关20分别敷有电缆线23与所述控制柜24连接,并在控制柜24上连接设有触摸屏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负压抑制器6用于控制自来水进水管1与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无负压直接串接供水,当自来水进水管1的进水量不足、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内的储水补充且水位开始下降时,负压抑制器6将自动打开和通过负压消除管518补入空气,从而消除了负压,待自来水进水量充足、且检测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满水后,负压抑制器6将自动关闭和恢复到叠压供水,即对自来水进水管1压力进行补压供水,正常工作时,通过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2进行变频恒压供水,同时气压水罐18对出水总管16的出水压力将起到稳压、保压和消除水锤作用。
所述液位控制器7用于保护管中泵组12,当管中泵组12中的潜水泵1202运行工作时,由于自来水进水管1的水量不足,致使负压抑制器6动作和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内的水位下降,当检测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内的水位下降至低于液位控制器7设定的缺水液位以下时,系统判定缺水、并将运行中的潜水泵1202停机保护和报警,当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压力恢复到进水压力检测表4设定的启泵压力以上时,管中泵组12中的潜水泵1202将自动启动和恢复正常工作。
所述水质消毒器8用于对过流水体进行水质杀菌、消毒和净化等功效,从而保证供水水质安全、清洁和卫生。
所述流量检测装置17用于检测出水总管16的瞬时出水流量和累积出水流量,方便计量。
所述出水压力检测表19用于检测出水总管16的出水压力,当检测到出水总管16的出水压力低于系统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提升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2的运行频率,从而提高出水总管16的出水压力,当检测到出水总管16的出水压力高于系统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降低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2的运行频率,从而降低了出水总管16的出水压力,如此调节,将使出水总管16的出水压力始终维持在系统设定的恒压出水值上,达到变频恒压供水的效果,而且节电、节能;与此同时,当自来水进水管1的进水压力充足、且高于或等于出水总管16设定的恒压出水值,将控制运行中的潜水泵1202停机和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系统将通过旁通管22向用水点26直接供水,当检测到自来水进水管1的水压不能在潜水泵1202停机休眠时满足用水点26的供水需求时,潜水泵1202将自动启动和恢复正常供水状态,且在潜水泵1202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旁通止回阀21的出口压力高于进口压力,旁通止回阀21将依据其出口压力高于进口压力处于关闭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出水总管16的水倒流。
所述超压保护开关20用于对出水总管16起到超压保护作用,当在出水总管16的出水压力超出系统设定的超压保护值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超压保护开关20将动作和使运行中的潜水泵1202停止运行并报警,待超压保护消除后,系统将自动恢复正常。
所述控制柜24用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配电、显示、保护与报警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