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环保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环保装置,主要包括储水箱、储水箱盖、储液筒、活塞杆、消毒盒、堵塞、自来水进水管、水位控制阀、清洗管、水阀、出水管、潜水泵的输水管、弯头管、潜水泵、集水箱、集水箱盖、按摩板、按摩球、支撑柱、过滤管A、过滤管B、过滤纱布、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水位线A、水位线B、水位线C、水位线D、水位线E、电源正负极线、泵正负极线、电源、支撑杆、支撑板、连接管、水位显示管、截止阀和进水管。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接水、储水,使用方便,且不会产生异味,卧式集水箱中的按摩板上的按摩球对人体起到按摩的作用,节约水资源。
【专利说明】
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环保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为了节约用水,经常会把首次使用完的水,如洗脸水、洗菜水等等,存储在一个储水桶中。在冲洗马桶时使用。它的不足之处:需要人工接水、倒水,较为麻烦,经常长时间储存使用过的水,会挥发处异味,且储水桶也需要人工定期的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接水、储水,使用方便、节约水资源,且不会产生异味,卧式集水箱中的按摩板对人体起到按摩的作用的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环保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储水箱、储水箱盖、储液筒、活塞杆、消毒盒、堵塞、自来水进水管、水位控制阀、清洗管、水阀、出水管、潜水栗的输水管、弯头管、潜水栗、集水箱、集水箱盖、按摩板、按摩球、支撑柱、过滤管A、过滤管B、过滤纱布、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水位线A、水位线B、水位线C、水位线D、水位线E、电源正负极线、栗正负极线、电源、支撑杆、支撑板、连接管、水位显示管、截止阀和进水管。
[0005]其中,储水箱为上开口的长方形壳体,在储水箱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储水箱盖。最好在储水箱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呈U型,连接管的一端与储水箱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水位显示管相连。水位显示管为的长度与储水箱的高度相同。在储水箱盖的外壁上,固定连接一个消毒盒。消毒盒为方形壳体,在消毒盒的上表面设有进液孔,进液孔内设有堵塞。在消毒盒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消毒盒侧壁的通孔与弯头管相连,弯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弯头管的一端与储液筒相连,储液筒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在储液筒的内部插接活塞杆,储液筒的外壁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在储水箱的下表面上,分别设有自来水管进水孔、清洗管出水孔、出水孔和潜水栗通孔。自来水管进水孔与自来水进水管的一端相连,自来水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并与水位控制阀相连。清洗管出水孔与清洗管的一端相连,清洗管的另一端设有水阀。出水孔与出水管的一端相连,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坐便器的储水箱相连通。潜水栗通孔内插接潜水栗的输水管,潜水栗的输水管的一端置于储水箱内,且在潜水栗的输水管的一端设有截止阀。潜水栗的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潜水栗相连。潜水栗置于集水箱的底部。
[0006]集水箱可为立式集水箱和卧式集水箱,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0007]立式集水箱为上开口的方形壳体,立式集水箱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集水箱盖。在立式集水箱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过滤管A、过滤管B和进水管,过滤管A和过滤管B均延伸至立式集水箱的内部,在立式集水箱内部的过滤管A、过滤管B的一端均设有过滤纱布。卧式集水箱为上开口的方形壳体,在卧式集水箱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杆。在支撑杆上活动连接按摩板,按摩板上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插接按摩球,在按摩球的下部固定连接支撑柱,支撑柱置于按摩板的下部。按摩板的上表面若干组通孔,每个按摩柱的四周都均匀的分布一组通孔。在卧式集水箱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按摩板在同一平面上。在支撑板上设有一个通孔,在通孔内插接过滤管A,过滤管A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在过滤管A的上部套接过滤纱布,在过滤管A上端的外部套接过滤管B,过滤管B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
[0008]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为现有技术,生产厂家为上海卓一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型号DF-96A型。在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的上部设有水位线A、水位线B、水位线C、水位线D和水位线E。水位线A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上部,水位线B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中部,水位线C的一个支路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下部。水位线D的自由端置于集水箱内的中部,水位线E置于集水箱内的上部,水位线C的另个支路的自由端置于集水箱内的下部。
[0009]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的下部设有电源正负极线和栗正负极线。电源正负极线与电源相连,栗正负极线与集水箱中的潜水栗相连。
[00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把用过一次的水经过过滤管A和过滤管B,进入到集水箱内,通过集水箱内的潜水栗输送到储水箱中,储水箱的水不充足,再用自来水补充,以供正常使用。在储水箱外壁的消毒盒中,装入消毒液。消毒液顺着弯头管流入储液筒中,储液筒中储存消毒液。储水箱中的水位下降,活塞杆上的活塞随之下降,待会塞杆经过储液筒外壁的通孔,消毒液流入储水箱中。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可自动接水、储水,使用方便,且不会产生异味,卧式集水箱中的按摩板上的按摩球对人体起到按摩的作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按摩板、支撑板及过滤管的示意简图。
[0015]附图中,储水箱1、储水箱盖2、储液筒3、活塞杆4、消毒盒5、堵塞6、自来水进水管7、水位控制阀8、清洗管9、水阀10、出水管11、潜水栗的输水管12、弯头管13、潜水栗14、立式集水箱15-1、卧式集水箱15-2、按摩板16、按摩球17、支撑柱18、过滤管A19、过滤管B20、过滤纱布21、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22、水位线A23、水位线B24、水位线C25、水位线D26、水位线E27、电源正负极线28、栗正负极线29、电源30、支撑板31、支撑杆32、截止阀33、集水箱盖34、连接管35、水位显示管36、进水管3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在图1所示的示意简图中,储水箱I为上开口的长方形壳体,在储水箱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储水箱盖2。在储水箱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35,连接管呈U型,连接管的一端与储水箱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水位显示管36相连。水位显示管为的长度与储水箱的高度相同。在储水箱盖的外壁上,固定连接一个消毒盒5。消毒盒为方形壳体,在消毒盒的上表面设有进液孔,进液孔内设有堵塞6。在消毒盒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消毒盒侧壁的通孔与弯头管13相连,弯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弯头管的一端与储液筒3相连,储液筒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在储液筒的内部插接活塞杆4,储液筒的外壁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在储水箱的下表面上,分别设有自来水管进水孔、清洗管出水孔、出水孔和潜水栗通孔。自来水管进水孔与自来水进水管7的一端相连,自来水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并与水位控制阀8相连。清洗管出水孔与清洗管9的一端相连,清洗管的另一端设有水阀10。出水孔与出水管11的一端相连,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坐便器的储水箱相连通。潜水栗14通孔内插接潜水栗的输水管12,潜水栗的输水管的一端置于储水箱内,且在潜水栗的输水管的一端设有截止阀33。潜水栗的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潜水栗相连。潜水栗置于立式集水箱15-1内。
[0018]立式集水箱为上开口的方形壳体,立式集水箱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集水箱盖34。在立式集水箱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过滤管A19、过滤管B20和进水管37,过滤管A和过滤管B均延伸至立式集水箱的内部,在立式集水箱内部的过滤管A、过滤管B的一端均设有过滤纱布
21ο
[0019]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22为现有技术,生产厂家为上海卓一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型号DF-96A型。在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的上部设有水位线Α23、水位线Β24、水位线C25、水位线D26和水位线Ε26。水位线A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上部,水位线B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中部,水位线C的一个支路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下部。水位线D的自由端置于集水箱内的中部,水位线E置于集水箱内的上部,水位线C的另个支路的自由端置于集水箱内的下部。
[0020]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的下部设有电源正负极线28和栗正负极线29。电源正负极线与电源相连,栗正负极线与集水箱中的潜水栗相连。
[0021]实施例2
[0022]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意简图中,储水箱I为上开口的长方形壳体,在储水箱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储水箱盖2。在储水箱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35,连接管呈U型,连接管的一端与储水箱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水位显示管36相连。水位显示管为的长度与储水箱的高度相同。在储水箱盖的外壁上,固定连接一个消毒盒5。消毒盒为方形壳体,在消毒盒的上表面设有进液孔,进液孔内设有堵塞6。在消毒盒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消毒盒侧壁的通孔与弯头管13相连,弯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弯头管的一端与储液筒3相连,储液筒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在储液筒的内部插接活塞杆4,储液筒的外壁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在储水箱的下表面上,分别设有自来水管进水孔、清洗管出水孔、出水孔和潜水栗通孔。自来水管进水孔与自来水进水管7的一端相连,自来水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并与水位控制阀8相连。清洗管出水孔与清洗管9的一端相连,清洗管的另一端设有水阀10。出水孔与出水管11的一端相连,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坐便器的储水箱相连通。潜水栗14通孔内插接潜水栗的输水管12,潜水栗的输水管的一端置于储水箱内,且在潜水栗的输水管的一端设有截止阀33。潜水栗的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潜水栗相连。潜水栗置于卧式集水箱15-2内。
[0023]卧式集水箱为上开口的方形壳体,在卧式集水箱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杆32。在支撑杆上活动连接按摩板16,按摩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按摩球17,在按摩球的下部固定连接支撑柱18,支撑柱置于按摩板的下部。按摩板的上表面通孔,每个按摩柱的四周都均匀的分布一组通孔。在卧式集水箱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板31,支撑板与按摩板在同一平面上。在支撑板上设有一个通孔,在通孔内插接过滤管Α19,过滤管A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在过滤管A的上部套接过滤纱布21,在过滤管A上端的外部套接过滤管B20,过滤管B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
[0024]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22为现有技术,生产厂家为上海卓一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型号DF-96A型。在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的上部设有水位线A23、水位线B24、水位线C25、水位线D26和水位线E26。水位线A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上部,水位线B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中部,水位线C的一个支路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下部。水位线D的自由端置于集水箱内的中部,水位线E置于集水箱内的上部,水位线C的另个支路的自由端置于集水箱内的下部。
[0025]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的下部设有电源正负极线28和栗正负极线29。电源正负极线与电源相连,栗正负极线与集水箱中的潜水栗相连。
【主权项】
1.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环保装置,主要包括储水箱、储水箱盖、储液筒、活塞杆、消毒盒、堵塞、自来水进水管、水位控制阀、清洗管、水阀、出水管、潜水栗的输水管、弯头管、潜水栗、集水箱、集水箱盖、按摩板、按摩球、支撑柱、过滤管A、过滤管B、过滤纱布、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水位线A、水位线B、水位线C、水位线D、水位线E、电源正负极线、栗正负极线、电源、支撑杆、支撑板、连接管、水位显示管、截止阀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储水箱为上开口的长方形壳体,在储水箱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储水箱盖,在储水箱盖的外壁上,固定连接一个消毒盒,消毒盒为方形壳体,在消毒盒的上表面设有进液孔,进液孔内设有堵塞,在消毒盒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消毒盒侧壁的通孔与弯头管相连,弯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弯头管的一端与储液筒相连,储液筒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在储液筒的内部插接活塞杆,储液筒的外壁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在储水箱的下表面上,分别设有自来水管进水孔、清洗管出水孔、出水孔和潜水栗通孔,自来水管进水孔与自来水进水管的一端相连,自来水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并与水位控制阀相连,清洗管出水孔与清洗管的一端相连,清洗管的另一端设有水阀,出水孔与出水管的一端相连,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坐便器的储水箱相连通,潜水栗通孔内插接潜水栗的输水管,潜水栗的输水管的一端置于储水箱内,且在潜水栗的输水管的一端设有截止阀,潜水栗的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潜水栗相连,潜水栗置于集水箱的底部,在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的上部设有水位线A、水位线B、水位线C、水位线D和水位线E,水位线A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上部,水位线B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中部,水位线C的一个支路的自由端置于储水箱内的下部,水位线D的自由端置于集水箱内的中部,水位线E置于集水箱内的上部,水位线C的另个支路的自由端置于集水箱内的下部,缺水保护全自动水位控制器的下部设有电源正负极线和栗正负极线,电源正负极线与电源相连,栗正负极线与集水箱中的潜水栗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立式集水箱为上开口的方形壳体,立式集水箱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集水箱盖,在立式集水箱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过滤管A、过滤管B和进水管,过滤管A和过滤管B均延伸至立式集水箱的内部,在立式集水箱内部的过滤管A、过滤管B的一端均设有过滤纱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卧式集水箱为上开口的方形壳体,在卧式集水箱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杆,在支撑杆上活动连接按摩板,按摩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按摩球,在按摩球的下部固定连接支撑柱,支撑柱置于按摩板的下部,按摩板的上表面通孔,每个按摩柱的四周都均匀的分布一组通孔,在卧式集水箱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按摩板在同一平面上,在支撑板上设有一个通孔,在通孔内插接过滤管A,过滤管A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在过滤管A的上部套接过滤纱布,在过滤管A上端的外部套接过滤管B,过滤管B为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水箱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呈U型,连接管的一端与储水箱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水位显示管相连,水位显示管为的长度与储水箱的高度相同。
【文档编号】E03B1/04GK205712278SQ20162055367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8日
【发明人】王云祥
【申请人】王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