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闸门门槽冬季破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26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洪道闸门门槽冬季破冰设备,属于破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溢洪道闸门是装于水库、溢流坝、岸边溢洪道、泄水孔、水工隧洞和水闸等建筑物的空口上,可以调节流量、控制上下游水位、宣泄洪水、排除泥沙或漂浮物等,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对于高纬度地区(例如我国东北部)来说,由于全年温差较大,冬季常为负温,使得水库水体在冬季结冰,而溢洪道闸门门槽就会承受冰压力所带来的破坏,造成道闸设备无法使用甚至带来危险隐患。为防止冰压力的破坏,以往寒冷地区溢洪道钢闸门防冰措施办法主要有人工破冰法、空压机破冰法、喷射管破冰法等,人工破冰法是人工在距闸门2米左右的位置,用锤、冰铲等工具经常打开冰层,防止冻结,清除闸门上的冰块,但是这种方法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安全性差;空压机破冰法是采用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打入冰层以下,使水表层与下层强制对流,防止溢洪道闸门前的水冻结,这种方法投资高,耗能大;喷射管破冰法是利用潜水泵把库区内底层温度较高的水抽到水面附近,用上面穿有小孔的管道布设在水面附近进行喷射,搅动和加热溢洪道闸门周边的表层水防止结冰,这样的方法安装强度高,安全稳定性差,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溢洪道闸门门槽冬季破冰设备;由于该设备设置的喷射泵体积小重量轻,整体减少了设备的重量,易于安装使用,通过安装在牵引钢丝绳上的浮筒、配重锤的作用,可自动随着水位升降,防止外物撞击;同时,该设备设置的T型喷射管延展了横向位移,两端的万向喷头可全角度的进行喷射,能扰动大面积水面,破冰效果明显;另外,该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节省了破冰系统投资成本,还便于管理,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溢洪道闸门门槽冬季破冰设备,它由喷射泵、第一固定支撑件、水泵控制柜、第二固定支撑件、牵引钢丝绳、浮筒、万向喷头、T型喷射管、连接软管、配重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喷射泵上端通过连接软管、固定钢丝绳与T型喷射管相连接,喷射泵通过电缆吊索与第一固定支撑件相连接,喷射泵通过电源线与水泵控制柜相连接,电缆吊索上设置有电源线;T型喷射管两端分别设置有万向喷头,两根固定钢丝绳一端分别固定在T型喷射管上,两根固定钢丝绳另一端分别通过套管固定在牵引钢丝绳上,两个套管之间设置有浮筒,牵引钢丝绳一端穿过浮筒与配重锤相连接,牵引钢丝绳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支撑件相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将牵引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岸上牵引钢丝绳固定支撑件上,沿溢洪道横向安装牵引钢丝绳,牵引钢丝绳另一端从浮筒中穿过安装配重锤,将配重锤置于水下,保证牵引钢丝绳拉悬浮于水面以下0.3m-0.8m,T型喷射管通过橡胶软管和小型潜水泵连接,T型喷射管通过固定钢丝绳和浮筒连接,依靠浮筒的浮力和配重锤的作用,保持潜水泵垂直悬浮于水下6-8m,T型喷射管水平悬浮于水面以下10-25cm,调整T型喷射管两端万向喷头的喷射角度后,通过启动水泵控制柜,喷射泵开始工作,达到融化冰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设备设置的喷射泵体积小重量轻,整体减少了设备的重量,易于安装使用,通过安装在牵引钢丝绳上的浮筒、配重锤的作用,可自动随着水位升降,防止外物撞击。

2、该设备设置的T型喷射管延展了横向位移,两端的万向喷头可全角度的进行喷射,能扰动大面积水面,破冰效果明显。

3该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节省了破冰系统投资成本,还便于管理,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溢洪道闸门门槽冬季破冰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上述溢洪道闸门门槽冬季破冰设备的各组成部分由下列阿拉伯数字表示:

喷射泵-1、电缆吊索-2、第一固定支撑件-3、水泵控制柜-4、第二固定支撑件-5、牵引钢丝绳-6、浮筒-7、套管-8、固定钢丝绳-9、万向喷头-10、T型喷射管-11、连接软管-12、配重锤-13。

下面结合实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溢洪道闸门门槽冬季破冰设备,它由喷射泵1、第一固定支撑件3、水泵控制柜4、第二固定支撑件5、牵引钢丝绳6、浮筒7、万向喷头10、T型喷射管11、连接软管12、配重锤13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喷射泵1上端通过连接软管12、固定钢丝绳9与T型喷射管11相连接,喷射泵1通过电缆吊索2与第一固定支撑件3相连接,喷射泵1通过电源线与水泵控制柜4相连接,电缆吊索2上设置有电源线;T型喷射管11两端分别设置有万向喷头10,两根固定钢丝绳9一端分别固定在T型喷射管11上,两根固定钢丝绳9另一端分别通过套管8固定在牵引钢丝绳6上,两个套管8之间设置有浮筒7,牵引钢丝绳6一端穿过浮筒7与配重锤13相连接,牵引钢丝绳6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支撑件5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