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扰动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200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扰动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扰动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北方寒冷地区冬季结冰期长,江河最深冻层达1.5米以上,如果不采取防冻措施,反复的冻融循环会造成水工建(构)筑物迎水侧的严重破坏,失去耐久性; 冰面压力直接作用于闸门表面,对溢洪道、泄洪洞及输水洞的水工钢结构造成破坏,导致闸门关闭不严和无法开启的现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 74—2013)3.1.8条规定“闸门不得承受冰的静压力,防止冰静压力的方法,应根据气,温及库水位变化等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可采用冰盖开槽法、冰盖保温板法、压力水射流法、压力空气吹泡法和门叶电热法或其他方法,使闸门与门槽不致冻结” 。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扰动防冻装置,该装置从机械扰动和气体扰动相结合角度出发防止水体结冰,减少静冰压力对水闸闸门的破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扰动防冻装置,包括有对称的锯齿形钢片、钢管、进气管、风机、固定线缆和转动电源,所述的钢管带有喷嘴和喷孔,锯齿形钢片在两端处与钢管套接,套接内外壁中间有滚珠,锯齿形钢片及钢管在两端套接处由固定线缆将其固定在水工建筑物上。

所述的锯齿形钢片长7m,高1.2m,以喷气钢管为轴对称安装。

所述的钢管为DN65镀锌钢管,布设在距水面下0.75m处,装置最高点距水面0.15m,喷孔直径5 mm,喷嘴与喷孔间距为500 mm,向管内通气时,消耗气流量为0.03 m³/(m·min),压力为0.6 MPa。

所述的锯齿形钢片采用镀锌钢材质,结构为片状,高为45mm、厚为5mm。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扰动防冻装置由可转动的锯齿形钢片和带有喷孔、喷嘴的钢管组成,通过进气管将气体送至带有喷嘴和喷孔的钢管并通过喷嘴和喷孔将水喷射至水中,在向水体喷射气体进行水体扰动的同时,通过锯齿形钢片的转动对水体进行扰动,防止水体结冰,提高了防冰效果。气体扰动和机械运动扰动同时进行,当其中一种扰动方法失效时,不会影响另一种扰动方法的使用,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装置可在北方冬季水工建(构)筑物迎水侧和易受冰冻危害的闸门前形成不结冰区,达到防冰冻的目的,构造简单,使用、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扰动防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扰动防冻装置,包括有对称的锯齿形钢片1、钢管10、进气管4、风机9、固定线缆8和转动电源5,所述的钢管10带有喷嘴2和喷孔3,锯齿形钢片1在两端处与钢管10套接,套接内外壁中间有滚珠,锯齿形钢片1及钢管10在两端套接处由固定线缆8将其固定在水工建筑物上,通过转动电源5及电缆干线6、电缆分线7,带动锯齿形钢片1做圆周运动,从而搅动水体不结冰,同时,风机9产生气体并通过进气管4将气体输送至钢管10中,通过喷嘴2和喷孔3,将气体喷入水中从而防止扰动区结冰。

所述的锯齿形钢片长7m,高1.2m,以喷气钢管为轴对称安装。

所述的钢管为DN65镀锌钢管,布设在距水面下0.75m处,装置最高点距水面0.15m,喷孔直径5 mm,喷嘴与喷孔间距为500 mm,向管内通气时,消耗气流量为0.03 m³/(m·min),压力为0.6 MPa。

所述的锯齿形钢片采用镀锌钢材质,结构为片状,高为45mm、厚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开启装置使锯齿形钢片转动,同时,开启风机向管道中通气。锯齿形钢片转动扰动表层及深层水体,使之不易结冰,同时锯齿形钢片转动可将管道中喷出的气扩散到整个易结冰区,达到更好的防冻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