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83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清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在销售的河道水面垃圾吸纳器在实际应用中,当遇到大颗粒污染物,比如长树枝、尼龙袋之类的,会导致吸取口的堵塞,另外有些大颗粒尖锐物被吸取进去之后,会造成回收管道的磨损,影响整个吸纳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迫切需要一款新型的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以实现高效清理河道水面垃圾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在吸纳垃圾时大颗粒污染物对吸口的堵塞以及硬物垃圾对回收管道管壁的破坏而影响使用效果的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包括切碎装置、吸口、回收管道、输送泵、输送泵排出管和垃圾回收箱,所述的切碎装置包括一个粉碎刀组、一个电机支架和防水电机,防水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的粉碎刀组包括2个以上粉碎刀片,每个粉碎刀片倾斜设置在刀座上,所述刀座连接在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上,切碎装置旋接在吸口上。

当大颗粒污染物流向切碎刀具工作区域时,就会被切割成小颗粒状,流入回收管道,再由吸收管道内的水泵吸取,经输送泵排出管,排入垃圾回收箱。

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吸口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在切碎装置上设有与该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槽,这样方便后期将切碎装置从吸口拆卸下来,以便对刀具的清洗,更换。

为了使切碎装置一半处于吃水状态,以便吸收漂浮污染物,在切碎装置两侧设置了浮块。

为了可以及时处理垃圾,垃圾回收箱的内胆可以从外壳内卸下来,及时的把其中的垃圾处理掉。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其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吸口设置切碎装置,能够将大颗粒的污染物切成小颗粒状,便于吸收管道吸取,从而防止在吸纳垃圾时大颗粒污染物对吸口的堵塞以及硬物垃圾对回收管道管壁的破坏而影响使用效果,另外切碎装置是可以从吸口拆卸下来的,方便对刀具的清理和切碎刀片的更换,大大提高了整个吸纳结构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粉碎刀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切碎装置1、吸口2、回收管道3、输送泵4、输送泵排出管5、垃圾回收箱6、粉碎刀组7、电机支架8、粉碎刀片9、螺纹10、螺纹槽11、浮块12、内胆13、外壳14、出水口15、防水电机16、刀座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包括切碎装置1、吸口2、回收管道3、输送泵4、输送泵排出管5和垃圾回收箱6,所述的切碎装置1包括一个粉碎刀组7、一个电机支架8和防水电机16,防水电机16固定在电机支架8上,所述的粉碎刀组7包括2个以上粉碎刀片9,每个粉碎刀片9倾斜设置在刀座17上,所述刀座17连接在防水电机16的输出轴上,切碎装置1旋接在吸口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粉碎刀片9有三个,这里对粉碎刀片的个数限定只是作为优先方案考虑,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具体个数可根据具体实施要求而定,可以是四、五、六个或者更多。

工作时,在输送泵4抽垃圾的过程中,带动外界的垃圾(如:水草、树枝等大颗粒污染物)往吸口2内部移动,此时在这些大颗粒污染物进入吸口2处的切割区域时,就会被防水电机16驱动的粉碎刀片9切割成小颗粒状后,在输送泵4吸力的情况下仍然往内部移动进入回收管道3后,再由输送泵4上的输送泵排出管5排入垃圾回收箱6,从而防止在吸纳垃圾时大颗粒污染物对吸口2的堵塞以及硬物垃圾对回收管道3管壁的破坏而影响使用效果。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水面垃圾吸纳结构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为了方便后期对刀具的清理,在吸口2的外表面设有螺纹10,在切碎装置1上设有与该螺纹10相配合的螺纹槽11,待螺纹10和螺纹槽11一端配合后,依次旋进去便可。在所述切碎装置1的两侧设置了浮块12,这样使得切碎装置1有一半处于吃水状态,能够有效地吸收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所述的垃圾回收箱6设有一内胆13,内胆13底部呈网孔状,且内胆13可以从外壳14上拆卸下来,另外外壳14上设有出水口15,便于水的回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