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库水体净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理水库油质污染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
水库中的油质污染是水库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一般情况下,如果水库存在油质污染,亦将对下游水体造成连环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治理水库油质污染的净化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对水库出水道处的油质进行收集,防止下游水体也出现油质污染,且其处理效果好,能够保证对水库表层油质通过排水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治理水库油质污染的净化装置,包括坝体、出水道、集油体、右拦截带、固定桩A、固定钉A、油斑、左拦截带、固定钉B和固定桩B,所述集油体由吸油体、横杆和进油孔组成,所述固定桩A和所述固定桩B分别安装在所述出水道两侧的所述坝体上,所述集油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拦截带的右端和所述右拦截带的左端相连,所述左拦截带的左端通过所述固定钉B安装在所述固定桩B上,所述左拦截带的右端通过所述固定钉A安装在所述固定桩A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共有多个,且其分别并排贯通于所述横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体安装在所述横杆上,且其与所述进油孔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体由高吸油树脂制成,呈球块状,且其两个平面的夹角呈120°。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水库出水道处的油质进行收集,防止下游水体也出现油质污染。
2、本实用新型处理效果好,能够保证对水库表层油质通过排水进行处理。
3、本实用新型便于实施,当集油体满载时,通过更换集油体即可继续工作。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零部件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坝体,2-出水道,3-集油体,4-右拦截带,5-固定桩A,6-固定钉A,7-油斑,8-左拦截带,9-固定钉B,10-固定桩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治理水库油质污染的净化装置,包括坝体1、出水道2、集油体3、右拦截带4、固定桩A5、固定钉A6、油斑7、左拦截带8、固定钉B9和固定桩B10,集油体3由吸油体31、横杆32和进油孔33组成,固定桩A5和固定桩B10分别安装在出水道2两侧的坝体1上,集油体3的两端分别与左拦截带8的右端和右拦截带4的左端相连,左拦截带8的左端通过固定钉B9安装在固定桩B10上,左拦截带8的右端通过固定钉A6安装在固定桩A5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进油孔33共有多个,且其分别并排贯通于横杆32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吸油体31安装在横杆32上,且其与进油孔33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吸油体31由高吸油树脂制成,呈球块状,且其两个平面的夹角呈1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油斑7随着水库内水体的流动而流动,由于油层处于水体上方,故当水体从出水道2排出时,油斑7会被集油体3、右拦截带4和左拦截带8拦截并收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