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城区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每年夏初天气回暖,河面就被浮萍、水葫芦等漂浮物占满河道水面,导致水体光照不足,水中缺氧,水质进一步恶化,不仅影响河道的水质与景观,而且对河道过往的船只行驶安全造成很大影响,这些水生植物常常被船只的螺旋桨绞住,轻者降低船只通行速度,重者导致螺旋桨损坏,不能行驶;尤其是水葫芦,属于雨久花科多年生飘浮植物,其须根发达,悬垂水中,叶丛生在缩短茎的基部,叶柄中下部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气囊。
对于城市河道中水葫芦的拦截,目前大多管理单位为了简单、省钱,多采用毛竹和网子组成固定的拦截系统,拦截效率与毛竹浮于水面上的高度有关,因而只能拦截部分漂浮物。而采用固定栅栏拦截时,必须频繁进行缠绕淤积污物清理;在水域中建造固定栅栏严重影响水路的水文环境,影响生物安全,不环保;在极端水流速度下,容易被水流冲毁,也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和管理风险。以上措施在不通航河道中应用较多,但是在通行航道中拦截漂浮物的装置鲜有报道,建造难度大,建造较为复杂,周期长。在保证不影响行洪安全及船只通行需求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拦截水葫芦等漂浮物,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施工方便的用于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组合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组合装置,包括:多个软围隔和固定装置,所述软围隔依次交替设置在河道的两岸,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U型连接钢筋,各连接钢筋的一侧与河岸固定相连,另一侧设置在河道中作为滑杆,所述软围隔的起始端自上至下设置多个连接环,各软围隔起始端的连接环套接在连接钢筋滑杆上,终结端通过锚锭固定设置在河道中,且各软围隔靠近河道中的终结端呈弧形设置,各软围隔的转折处通过锚锭与河底固定连接,以使软围隔在河道内可随着水位的升降进行上浮或下沉;所述软围隔为多个塑料浮筒连接组成,且各塑料浮筒外包裹PVC布,在软围隔下部根据河道水深需要,设置一定深度的裙体,在裙体上附着有一条条的生物绳,生物绳的底端连接多个下垂填料单体,以使裙体下垂悬浮于水中,以使水葫芦拦截组合装置在拦截水面漂浮物的同时,作为微生物附着的基础,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装置在随水流上下浮动的同时,有利于形成一个好氧-氧-厌氧的环境,充分发挥好氧-兼氧-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对水体水质起到净化作用。
进一步,所述下垂填料单体为装有不同粒径大小的砾石填料体的尼龙网兜,对软围隔施加重力的同时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基质,起到净化河道水质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软围隔下部裙体上还悬挂有生物绳或仿生水草,以使软围隔自由悬浮在水中,随水流自由流动,且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对河流水质起到净化效果。
进一步,所述U型连接钢筋滑杆的一侧经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河岸上,另一侧与软围隔上的连接环滑动配合,以使软围隔上的连接环能随水位升降在钢筋滑杆上自由上下滑动,使软围隔上部浮体始终半悬浮于水面上。
进一步,所述U型连接钢筋滑杆的顶端设置横向封锁杆,以使连接环套入后对U型连接钢筋进行封闭,在加强与堤岸固定的同时,防止因水位过高时软围隔脱离钢筋滑杆。
进一步,所述软围隔上部浮体与下垂填料单体之间采用涤纶布作为裙衣进行柔性连接,使用寿命长,能防止拦截过量的水葫芦等漂浮物有可能被水流从下方冲走,保证拦截效果。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用于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组合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软围隔交替设置在河道的两岸,以使河道中留有S型河道,对水葫芦进行收集的同时,不影响船只的航行;(2)软围隔经连接环套接在岸边的连接钢筋滑杆上,使得软围隔可随水位的升降上下漂浮,以适应水位变化的要求;(3)软围隔悬浮设置在水中,对水面进行拦截的同时,对水面下方形成阻挡,防止水葫芦等被水流冲走,特别适于水葫芦等漂浮物的拦截;(4)软围隔下部的裙体与下垂填料单体在保证软围隔自由悬浮在水中,随水流自由流动的同时,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对河流水质起到净化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组合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软围隔1,固定装置2,锚锭3,河岸4,滑杆5,横向封锁杆6, U型连接钢筋7,连接环8,生物绳9,裙体10,下垂填料单体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例的用于在通航航道中拦截水葫芦的组合装置,包括:依次交替设置在河道的两岸的多个软围隔1,河岸4设置连接装置,各连接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U型连接钢筋,各连接钢筋的一侧使用U型钢+膨胀螺栓与河岸固定相连,另一侧设置在河道中作为钢筋滑杆5,软围隔1的起始端自上至下设置多个连接环8,各软围隔1起始端的连接环8套接在连接钢筋上,终结端通过锚锭3固定设置在河道中,且各软围隔1靠近河道中的终结端呈弧形设置,各软围隔1的转折处通过锚锭3与河底固定连接,该装置可以使软围隔1在河道内随着水位的升降进行自由地上下浮动,以适应高水位、正常水位和低水位的状况;软围隔1为多个塑料浮筒连接组成,且各塑料浮筒外包裹PVC布,软围隔的底部柔性连接多个下垂填料单体11,以使软围隔1悬浮于水中,对水面进行拦截的同时,悬浮的软围隔对水面下方形成阻挡,防止水葫芦等被水流冲走,特别适于水葫芦等漂浮物的拦截。下垂填料单体11为尼龙网兜,网兜内装有不同粒径大小的砾石填料体,对软围隔1施加重力的同时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基质,通过设置砾石的数量,可以调整软围隔的悬浮深度,一般将软围隔浮体的悬浮深度设置在300mm,以对水葫芦的根部进行阻挡。软围隔1浮体下部采用涤纶布作为裙衣与下垂填料单体11进行柔性连接,使用寿命长。软围隔1的下部裙衣10上悬挂有生物绳或仿生水草9,自由悬浮在水中,随水流自由流动,且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对河流水质起到净化效果。U型连接钢筋滑杆的顶端设置横向封锁杆6,以使连接环套入后对U型连接钢筋进行封闭,在加强与堤岸固定的同时,防止因水位过高时软围隔脱离钢筋滑杆。
显然,上述实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