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生态挡土墙的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502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生态挡土墙的砌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生态挡土墙的砌块。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挡土墙一般由砌石或混凝土制成,仅能起到防止边坡水土流失的作用,无法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程度,因此生态挡土墙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既能起到生态环保的作用、又兼具景观功能、且能防止水土流失的挡土墙。生态挡土墙墙体具有渗透性,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让河水实现自我净化的功能,同时具有滞洪补枯、调节水位,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目前边坡生态挡土墙砌块取代钢筋、混凝土、石块等材料,实现以绿色植物护坡取代传统硬质水泥护坡,通过土工格栅加筋挡墙连接在一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生态砌块的挡水面挡水效果一般,使得生态砌块砌筑成的生态护岸抗洪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生态挡土墙的砌块,提高生态挡土墙的挡水效果好,生态效益高,砌筑成的生态护岸的稳定性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边坡生态挡土墙的砌块,包括砌块本体和种植板,砌块本体由左本体、右本体和后本体组成,形成为前开口的框体;所述的种植板为多孔植生混凝土材质,其孔隙中充填有植物种子和种植基材;

所述的左本体、右本体前段内侧设有凸起,种植板两端设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卡槽;

所述右本体的外侧设有卡位凸起,该卡位凸起的底部超出右本体的底部;所述左本体的外侧设有与卡位凸起相对应的卡位槽;所述的左本体、右本体及后本体上端中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

进一步地,种植板的高度高于砌块本体的高度,其超出砌块本体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左本体和右本体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砌块本体中部设有种植基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宽度与左本体和右本体的厚度之和相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挡土墙的砌块,通过砌块设置卡位凸起与卡位槽,使两个相邻的砌块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提高生态挡土墙的挡水效果好,通过设置种植板,增大生态挡土墙的植被面积,生态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后本体,2-第三限位槽,3-左本体,4-卡位槽,5-第一限位槽,6-凸起,7-种植板,8-卡位凸起,9-通孔,10-第二限位槽,11-右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坡生态挡土墙的砌块,包括砌块本体和种植板(7),砌块本体由左本体(3)、右本体(11)和后本体(1)组成,形成为前开口的框体,砌块本体中部设有种植基材;种植板(7)为多孔植生混凝土材质,其孔隙中充填有植物种子和种植基材;通过设置种植板(7),增大生态挡土墙的植被面积,提高其生态效益。

左本体(3)、右本体(11)前段内侧设有凸起(6),种植板(7)两端设有与凸起(6)相对应的卡槽,砌块本体与种植板(7)装配安装,简单快捷。

右本体(11)的外侧设有卡位凸起(8),该卡位凸起(8)的底部超出右本体(11) 的底部;左本体(3)的外侧设有与卡位凸起(8)相对应的卡位槽(4);左本体(3)、右本体(11)及后本体(1)上端中部设有第一限位槽 (5)、第二限位槽 (10)、第三限位槽 (2),第三限位槽 (2)的宽度与左本体(3)和右本体(11)的厚度之和相同。种植板(7)的高度高于砌块本体的高度,其超出砌块本体的高度与第二限位槽 (10)的深度相同。后本体(1)上第三限位槽 (2)的宽度与左本体(3)和右本体(11)的厚度之和相同。两个相邻的砌块通过卡位凸起(8)与卡位槽(4)连接,并且限位槽的设置,使上下两层的砌块错位安装,增加墙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及强度。

左本体(3)和右本体(11)上设有通孔(9),水能通过通孔(9)进入砌块内,使得种植基体汲取的水分充足,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