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锚杆静压桩桩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258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锚杆静压桩桩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锚杆静压桩桩架结构。



背景技术:

锚杆静压桩是将锚杆和静力压桩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施工方法。施工时,先在建筑物基础上开凿(或预留)压桩孔,用结构胶种植锚杆(或预埋),然后安装反力架,利用建筑物自重作反力,用千斤顶将钢桩或预制砼桩逐段压入土中。当压桩力、压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桩与基础连结在一起,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

近年,随着建筑物的增高、改扩建工程的兴起及工程质量问题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工程需要采用大吨位锚杆静压桩进行纠偏加固。若采用传统设计的压桩架,为满足压桩反力要求,其尺寸和重量均应增大很多,现场施工时不方便移位,且桩架根部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局部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锚杆静压桩桩架结构,可满足大吨位压桩承载力需求,且移动安装快速省力,有效节约压桩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拆卸式锚杆静压桩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架为对称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箱型底座,在每个箱型底座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凸伸出一对柱脚,在每个柱脚的顶部安装有型钢柱,在每根型钢柱和柱脚的连接处外分别套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和型钢柱之间以及连接套筒和柱脚之间均通过销子进行贯穿连接,在四根型钢柱的顶部架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夹在左右对称的两对型钢柱的顶部的中间,且横梁的每一端与将其夹在中间的两根型钢柱之间均通过销子进行贯穿连接。

其中,所述箱型底座上开设有若干与底板上的锚杆相对应的锚杆孔,所述锚杆插入箱型底座的锚杆孔内,使用螺帽和垫片将箱型底座固定在锚杆上。

其中,所述柱脚和横梁均采用方钢制成。

其中,所述销子采用实心钢锭制成。

其中,所述箱型底座采用钢板焊接而成。

其中,所述横梁的下表面设有吊葫芦悬挂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锚杆静压桩桩架结构采用分体式设计,拆 卸后各构件重量相对较轻,方便进行移位,采用高强度钢材,并对柱脚锚杆留孔位置进行优化,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的局部破坏,满足大吨位压桩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形底座平面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可拆卸式锚杆静压桩桩架结构,为对称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箱型底座3,在箱型底座3上开设有若干与底板上的锚杆9相对应的锚杆孔4,所述锚杆9插入箱型底座3的锚杆孔4内,使用螺帽10和垫片11将箱型底座3固定在锚杆9上。在每个箱型底座3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凸伸出一对柱脚5,在每个柱脚5的顶部安装有型钢柱1,在每根型钢柱1和柱脚5的连接处外分别套有连接套筒2,所述连接套筒2和型钢柱1之间以及连接套筒2和柱脚5之间均通过销子6进行贯穿连接。在四根 型钢柱1的顶部架有横梁7,所述横梁7的两端分别夹在左右对称的两对型钢柱1的顶部的中间,且横梁7的每一端与将其夹在中间的两根型钢柱1之间均通过销子6进行贯穿连接。在横梁7的下表面设有吊葫芦悬挂点8。

本使用新型中,柱脚5和横梁7均采用方钢制成,销子6采用实心钢锭制成,箱型底座3采用钢板焊接而成,材料强度均为高强钢。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根据箱型底座3上的锚杆孔4的位置在底板上种植锚杆9,待锚杆9抗拔强度达到设计值后,将锚杆9插入箱型底座3的锚杆孔4内,在锚杆9伸出锚杆孔4的部分套上螺帽10和垫片11,将箱型底座3固定在锚杆9上;然后将型钢柱1与柱脚5通过销子6和连接套筒2进行连接,最后在型钢柱1的顶端架设横梁7。

以上述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进和变换,如:柱脚与型钢柱的连接方式等,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