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1970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建筑上的污水排放管道,大多在排放口设有简单的滤网,只能阻止部分垃圾随着污水排放,仍有一些垃圾会随着污水排放到下水管道中,从而堵塞下水管,造成恶臭的发生,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污染环境,增加污水排放维修工人的劳动量,同时给维修工人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可避免发生堵塞的排污管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排污管道,包括:

竖直延伸的第一段;

横向延伸的第二段,其与所述第一段的下端连通;

横向延伸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和第二段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连接有一扩径段,所述扩径段的管径比所述第二段的管径大;

分支管路,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交汇的位置,所述分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扩径段,且所述分支管路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下方,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还设置有一过滤网和一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受控于一控制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污管道中,所述扩径段的沿所述扩径段的轴向的剖面为椭圆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污管道中,所述分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扩径段的最低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污管道中,所述第一段的上端为污水入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污管道中,所述扩径段的管径为所述第二段的管径的2~3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污管道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设置一个扩径段,污水中的垃圾杂物可以滞留在扩径段,定期开启电控阀门,污水会通过分支管路冲入至扩径段内,从而将扩径段内滞留的垃圾杂物带走,进而避免了堵塞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污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污管道,包括:竖直延伸的第一段1;横向延伸的第二段3,其与所述第一段的下端连通;横向延伸的第三段4,所述第三段和第二段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连接有一扩径段5,所述扩径段的管径比所述第二段的管径大;分支管路8,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段1与所述第二段3交汇的位置,所述分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扩径段,且所述分支管路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下方,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还设置有一过滤网6和一电控阀门7,所述电控阀门7受控于一控制器。

平常,电控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污水沿着第一段、第二段、扩径段和第三段流动,由于扩径段的管径较大,污水中的一部分垃圾杂物会滞留在扩径段,仅剩下一部分垃圾杂物会随着污水继续向前流动,这就避免了所有的垃圾杂物同时向前流动,将排污管道堵塞。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阀门定期开启,污水会分流,一部分污水会经由分支管路流入扩径段,从而将扩径段内的垃圾杂物冲出扩径段,并使这些垃圾杂物被污水冲走。在开启电控阀门时,可以向排污管道通入含有垃圾杂物较少的污水(即相对洁净的污水)。

为了避免分支管路被堵塞,还在分支管路的一端设置过滤网,过滤网可以将污水中的垃圾杂物滤除。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污管道中,所述扩径段5的沿所述扩径段的轴向的剖面为椭圆形,即扩径段的管道壁是平滑过渡的,在通过分支管路冲刷扩径段时,垃圾杂物不会卡在扩径段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污管道中,所述分支管路8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扩径段的最低的位置。垃圾杂物主要是向下沉积,即扩径段的最低的位置处沉积的垃圾杂物最多,因此,分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扩径段的最低的位置,可以保证充分清除扩径段内的垃圾杂物。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污管道中,所述第一段的上端为污水入口2。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污管道中,所述扩径段5的管径为所述第二段的管径的2~3倍。平时,扩径段可以起到缓冲污水冲击力,滞留部分垃圾杂物的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