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钢管桩基础压桩式绿化带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37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塔领域,具体是一种通信钢管桩基础压桩式绿化带通信塔。



背景技术:

现有通信铁塔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通信铁塔一般的建设流程为基础开挖及施工→铁塔安装;但是当需要在城市或开发区绿化带、隔离带中需要建设安装通信塔时,就会碰到损坏绿化及既有道路、人行道等对城市面貌和交通带来严重影响的施工困难,如要兼顾不出现类似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挖了浇、浇了挖这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惯圈就很困难,由于规划、建设审批上的一些限制而无法实现城市或城郊通信信号的覆盖问题;

2、现有类似通信塔建设施工中需要开挖至少4米*4米基坑,加上放坡及考虑开挖的坑周土质扰动或其他滑坡塌方等安全因素、余土堆放等需要占用8-12米见方的地方,基坑畅露及施工期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绿化和周围环境破坏很大且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通信钢管桩基础压桩式绿化带通信塔,保证通信信号覆盖区域基站通信塔顺利建设的同时可以满足道路狭小区域和空间建设通信塔基础,同时施工周期短,对周围环境、既有道路及设施、绿化、管路破坏影响小而具有明显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钢管桩基础压桩式绿化带通信塔,包括通过打桩机打入地下的钢管桩,钢管桩上方固定有绿化通信塔,钢管桩管身上设置有与地平面水平的法兰,法兰与地面接触处浇铸有1-2米见方的混凝土现浇承台,混凝土现浇承台上安装有与绿化通信塔连接的户外机柜。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钢管桩长度为8-12米,钢管桩上焊有四条加强筋。

通信钢管桩基础压桩式绿化带通信塔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现场开挖承台基坑,同时探测地下管线 ;

2)在基坑处固定钢管桩桩头,使钢管桩桩头保持与地面垂直;

3)利用打桩机进行打桩,钢管桩每压桩2-3米,重新调整垂直度,直到钢管桩管身上的法兰与地平面水平;

4)安装钢管桩锚固螺栓;

5)在钢管桩上安装及吊装绿化带通信塔,并调整检查;

6)在法兰与地面接触处浇铸混凝土现浇承台;

7)浇铸完成后在混凝土现浇承台上安装户外机柜,同时安装户外机柜和绿化带通信塔的天馈线、电源、通信光缆,调试开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解决城市及开发区、特别是老城区无法进行大面积开挖的、开挖后严重影响交通或可利用面积小于1米*1米无法施工的站点的15-35通信铁塔建设和通信覆盖问题;

2、通过设计压桩式钢管桩基础,便于在马路边绿化带、隔离带不小于1米的范围内,只要没有地下管线影响的区域,压桩机可以进入的区域均可进行基础压桩施工和铁塔安装,基础压桩为静压技术,噪音小、不破坏地面和绿化、无余土需要外运方便施工;

3、现场施工周期短一般只需要4-8小时即可,对周围环境无影响,对交通几乎无影响,可实现无电、无水现场施工安装,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钢管桩基础压桩式绿化带通信塔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打桩机打入地下的钢管桩2,钢管桩2上方固定有绿化通信塔4,钢管桩2管身上设置有与地平面水平的法兰,法兰与地面接触处浇铸有1-2米见方的混凝土现浇承台3,混凝土现浇承台3上安装有与绿化通信塔4连接的户外机柜1。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钢管桩2长度为8-12米,钢管桩上焊有四条加强筋。

通信钢管桩基础压桩式绿化带通信塔的安装方法,具体施工流程如下所示:首先在选定的点位使用小挖机或人工开挖1-1.5米深、长宽1*2米作为承台基坑及探明是否有地下管线妨碍施工,确认无误后进行压桩施工,压桩机就位、确保垂直后开始静压,压下2米左右调整检查垂直度,保证垂直度顶端偏差不超过千分之一,如有偏差则随时进行调整,每压下2米检查一次垂直度,直至压至基础法兰与地面平行,清理周边余土,安装防落钢筋网及承台锚固螺栓,立模扎钢筋浇灌混凝土,安装绿化带塔,调整铁塔垂直度、检查紧固螺栓,安装户外机柜及天线、馈线,接通电源及通信光电缆,调整开通基站;由于本塔及钢桩基础重量轻,施工方便、节省运输工作量和二次搬运工作量,同时在拆除后可拔出钢管桩异地重复利用,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和提高施工效率,对周围环境和原有道路设施、绿化苗木几乎无破坏,有很好的环保和生态效应。

通信塔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将通信塔基础部分设计成钢管桩,通信塔塔体设计成轻型美观的适合绿化带安装使用且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致的塔型,一般钢管桩长不超过10.5米,设计成钢管桩的目的主要是出于重量轻施工方便考虑,同时压桩阻力小,由于类似通信塔站点分散、无法连续施工且需要流动作业,设计成钢管桩虽然桩本身成本比普通的混凝土管桩要高,但是施工方便成本较小,施工占地也小,效率更高,综合成本要比普通混凝土管桩下降30-40%,同时抗拔、抗剪和抗倾覆性能更好,同时部分可以重复再利用,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性能,一般此类基站铁塔建设高度控制在35米以内。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