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各尺寸预留螺栓的可调节标准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结构厂房基础预留螺栓施工过程中,通常利用图纸中给出的尺寸数据将预留螺栓分别固定到钢筋或基础模板上,或者根据预留螺栓尺寸制作磨具。
这种传统施工方法工作量大,磨具的通用性不强,施工质量和精确度难以控制,为后期钢结构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对整体工程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发明一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适合各尺寸预留螺栓,节约成本的技术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各尺寸预留螺栓的可调节标准件,可有效解决传统磨具的通用性不强,施工质量和精确度难以控制,为后期钢结构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对整体工程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由槽钢和支腿构成,槽钢装在支腿上,槽钢底面中间纵向设置有长方形通孔,槽钢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横向连接螺杆穿装在第一圆形通孔内,并经横向调节螺母固定,槽钢内卡装有垫片,垫片中心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预留螺栓穿装在第二圆形通孔内,并经紧固螺母固定在槽钢上。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常规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尺寸预留螺栓,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能重复利用,确保螺栓预留精度,提高施工质量,为后期钢结构安装提供有利条件,确保一次安装到位,避免对钢结构造成破坏,是预留螺栓装置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槽钢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槽钢的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6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由槽钢1和支腿6构成,槽钢1装在支腿6上,槽钢1底面中间纵向设置有长方形通孔9,槽钢1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10,横向连接螺杆5穿装在第一圆形通孔10内,并经横向调节螺母4固定,槽钢1内卡装有垫片8,垫片8中心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11,预留螺栓2穿装在第二圆形通孔11内,并经紧固螺母3固定在槽钢1上。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槽钢1底面两端设置有第三圆形通孔12,支腿6经支腿调节螺母7穿装在第三圆形通孔12内。
所述的槽钢1有若干个,之间经横向连接螺杆5串联在一起,每个槽钢1内卡装有多个垫片8,所述的若干个是指3个以上,多个是指2个以上。
所述的预留螺栓2直径为Φ24-Φ36。
所述的槽钢1为10#槽钢,长度为1200mm,长方形通孔9尺寸为60mm×800mm,第一圆形通孔10直径为Φ12,用于调节螺栓横向间距,第三圆形通孔12直径为Φ20,用于调节模具整体水平度。
所述的垫片8尺寸为83mm×83mm,其中心设有直径为Φ24、Φ27、Φ30、Φ36或Φ40的第二圆形通孔11,根据工程需要选择相应的标准件进行组合固定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用槽钢制作该模具底座,鉴于目前我单位施工的钢结构工程及以往钢结构工程经验,需要预埋的螺栓尺寸通常为为Φ24-Φ36,每根柱子基础上螺栓数量为6-12个,每个基础尺寸为200*200—600*800。根据以上数据,本模具底座采用10#槽钢,长度1200mm,在槽钢中间切割60mm*800mm的长方形孔洞,并在侧面两端各钻Φ12孔2个,用于调节螺栓横向间距,两侧底部各钻Φ20孔1个用于调节模具整体水平度。制作圆孔型螺栓安装组件(垫片),根据常规工程中出现的各尺寸螺栓,选择10#槽钢作为标准件底座,通过槽钢参数计算,垫片标准件尺寸为83mm*83mm,并分别在标准件钻Φ24、Φ27、Φ30、Φ36、Φ40的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相应的的标准件进行组合固定后使用。
实施例1,以叶县盐厂牙膏厂厂房为例,首先根据现场预留螺栓数量和排列方式选择3根槽钢组件,根据螺栓大小Φ27选择8个Φ30的圆孔型垫片8,将预留螺栓2穿过槽钢与垫片8,并用Φ30螺母上下暂时固定,每根槽钢组件上固定3个螺栓,根据图纸尺寸要求,3个螺栓的相对间距为250mm,调整螺栓相对尺寸后用Φ30螺母分别紧固,用Φ12横向连接螺杆将三根槽钢组件两端串联连接,根据图纸尺寸要求,螺栓横向间距为350mm,调整槽钢1的相对尺寸后用Φ12横向调节螺母4紧固。将组装好的整体组件放到基础内后,通过槽钢四个角上的支腿6固定到垫层上并用支腿螺母7调节找平,混凝土凝固后拆除组件清洗后可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各类工程施工中各种型号预留螺栓的精确定位和固定难题,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位移现象,保证了施工质量,避免了后期施工因预埋螺栓位置偏移造成的施工困难,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预留螺栓的水平间距及相对高度,通过模具组合实现了预留螺栓的精确定位,作为一种标准件,该技术从磨具的通用性及循环利用方面节约了施工成本,有效的保证了预留螺栓的精度,降低劳动强度,解决了传统作业方法中预留螺栓精度不易控制,后期钢结构安装难度大和垂直度不易控制的难题,使用安全,环保,周转性好,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通过槽钢、垫片的选择,可根据不同要求对螺栓间距及螺栓直径进行调整,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常规工程中出现的的各种尺寸预留螺栓,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可重复利用,是预留螺栓装置上的创新,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