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的拦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73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的拦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拦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的拦污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细胞、组织液、血浆等的重要物质。水作为体内一切化学反应的媒介,因此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而饮用水的来源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饮用水水源地周围树枝枯叶等一些漂浮污物会积聚在水面上,现有的拦污装置一部分是刚性的,如不锈钢栏栅,这类成本高,且不方便安装,另一部分是柔性的,如浮筒、浮箱,这类容易安装,但污物不易清理,需要乘船进入河中清理,危险系数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的拦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成本高和污物不易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的拦污装置,包括驱第一电机、第一对支柱、吊环、第二电机、钢丝绳、第二对支柱、转轴、挂环、浮筒、第一浮筒排、转轮、第二浮筒排、浮筒上部、浮筒下部、麻绳、挂钩和栏栅,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对支柱左侧支柱的上端,所述吊环固定在第一对支柱左侧支柱的侧面,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对支柱左侧支柱的上端,所述转轴左端与第一电机相连,且转轴右端固定在第一对支柱右侧支柱的上端,所述浮筒由浮筒上部、浮筒下部、栏栅和挂环组成,所述第一浮筒排通过挂环、麻绳和挂钩与转轴相连,所述转轮与第二对支柱右侧支柱的上端相连,且转轮通过钢丝绳与第二电机相连,所述第二浮筒排左端通过麻绳与吊环相连,且第二浮筒排右端通过挂环和麻绳与钢丝绳相连,所述栏栅上端与浮筒下部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转轴为新型铝合金材料,密度是2.72g/cm3,强度是490MPa。

优选的,所述浮筒上部由密度小于水的物质组成,且浮筒下部由密度大于水的物质组成。

优选的,所述浮筒之间的距离是其本身长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筒排的浮筒与第二浮筒排的浮筒交错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的拦污装置设有两排浮筒排,交错可拦截绝大部分漂浮污物,在清理污物时,将第二浮筒排右侧一端拉至第二电机处,清污方便安全,且第一排浮筒可继续拦污,同时,在浮筒下方固定有栏栅,可扩大拦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筒截面图。

图中:1、第一电机,2、第一对支柱,3、吊环,4、第二电机,5、钢丝绳,6、第二对支柱,7、转轴,8、挂环,9、浮筒,10、第一浮筒排,11、转轮,12、第二浮筒排,13、浮筒上部,14、浮筒下部,15、麻绳,16、挂钩,17、栏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的拦污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第一对支柱2、吊环3、第二电机4、钢丝绳5、第二对支柱6、转轴7、挂环8、浮筒9、第一浮筒排10、转轮11、第二浮筒排12、浮筒上部13、浮筒下部14、麻绳15、挂钩16和栏栅17,第一电机1固定在第一对支柱2左侧支柱的上端,吊环3固定在第一对支柱2左侧支柱的侧面,第二电机4固定在第二对支柱6左侧支柱的上端,转轴7左端与第一电机1相连,且转轴7右端固定在第一对支柱2右侧支柱的上端,转轴7为新型铝合金材料,密度是2.72g/cm3,强度是490MPa,浮筒9由浮筒上部13、浮筒下部14、栏栅17和挂环8组成,第一浮筒排10通过挂环8、麻绳15和挂钩16与转轴7相连,浮筒9之间的距离是其本身长度的三分之一,转轮11与第二对支柱6右侧支柱的上端相连,且转轮11通过钢丝绳5与第二电机4相连,第二浮筒排12左端通过麻绳15与吊环3相连,且第二浮筒排12右端通过挂环8和麻绳15与钢丝绳5相连,第一浮筒排10的浮筒9与第二浮筒排12的浮筒9交错排列,浮筒上部13由密度小于水的部分组成,且浮筒下部14由密度大于水的部分组成,栏栅17上端与浮筒下部14固定相连,可以扩大拦截面积,且不影响水流。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的拦污装置时,可通过第一电机1转动转轴7来快速调节连接第一浮筒排10的麻绳15的长度,方便高水位和低水位时第一浮筒排10的位置,若污物需要清理,可开启第二电机4,将第二浮筒排12右侧一端拉至第二电机4处,可将污物拉至岸边清理,清污结束后,再开启第二电机4,将第二浮筒排12拉至合适位置。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