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168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逐步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由于地质条件的因素,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更适合管桩的应用,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个地区土质地形的不同,埋于地表以下管桩的长度也不一样,但是,由于管桩所用材质、运输条件的限制,单根管桩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在需要增加埋设于地表以下管桩的长度时,必须将多根管桩进行有效的连接,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管桩连接器进行操作,而该管桩连接器则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将两者连接,由于管桩多为圆筒状,该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不便于安装,同时由于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造成两管桩连接点固定,因此,也造成多根管桩连接后其整体稳定性将受到影响,因此,确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能够通过管桩连接件将管桩快速的连接固定在指定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管桩连接件埋设后的抗拔能力,提升结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包括下套筒、膨胀套筒、连接柱、上套筒,所述下套筒、膨胀套筒、连接柱、上套筒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下套筒内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套筒外侧面中部设置有抗拔环,所述抗拔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加强脚,所述膨胀套筒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面,所述膨胀套筒安装在第一螺纹孔内,所述膨胀套筒内设置有膨胀固定孔,所述连接柱下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安装在膨胀固定孔内,所述连接柱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柱,所述上套筒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柱安装在第二螺纹孔内,所述上套筒外侧面中部设置有抗拔环,所述抗拔环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加强脚。

作为优选,所述下套筒上的抗拔环、定位加强脚与下套筒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拔环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定位加强脚的形状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定位加强脚沿下套筒的外侧面均匀环绕设置在抗拔环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套筒上的抗拔环、定位加强脚与上套筒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拔环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定位加强脚的形状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定位加强脚沿上套筒的外侧面均匀环绕设置在抗拔环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纹孔为锥形螺纹孔,所述固定柱的形状为底部向内收缩的圆锥形,所述固定柱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套筒、膨胀套筒、连接柱、上套筒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通过管桩连接件将管桩快速的连接固定在指定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管桩连接件埋设后的抗拔能力,提升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套筒、2-膨胀套筒、3-连接柱、4-上套筒、5-第一螺纹孔、6-抗拔环、7-定位加强脚、8-第一螺纹面、9-膨胀固定孔、10-固定柱、11-第二螺纹柱、12-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抗拔的管桩连接件,包括下套筒1、膨胀套筒2、连接柱3、上套筒4,所述下套筒1、膨胀套筒2、连接柱3、上套筒4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下套筒1内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所述下套筒1外侧面中部设置有抗拔环6,所述抗拔环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加强脚7,所述膨胀套筒2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面8,所述膨胀套筒2安装在第一螺纹孔5内,所述膨胀套筒2内设置有膨胀固定孔9,所述连接柱3下部设置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安装在膨胀固定孔9内,所述连接柱3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柱11,所述上套筒4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螺纹柱11安装在第二螺纹孔12内,所述上套筒4外侧面中部设置有抗拔环6,所述抗拔环6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加强脚7,所述下套筒1上的抗拔环6、定位加强脚7与下套筒1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拔环6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形状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定位加强脚7沿下套筒1的外侧面均匀环绕设置在抗拔环6的底部,所述上套筒4上的抗拔环6、定位加强脚7与上套筒4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抗拔环6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形状为竖直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定位加强脚7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定位加强脚7沿上套筒4的外侧面均匀环绕设置在抗拔环6的顶部,所述第一螺纹孔5为锥形螺纹孔,所述固定柱10的形状为底部向内收缩的圆锥形,所述固定柱10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卡块。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套筒1、膨胀套筒2、连接柱3、上套筒4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通过管桩连接件将管桩快速的连接固定在指定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管桩连接件埋设后的抗拔能力,提升结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