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泥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3477阅读:2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泥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沉泥井。



背景技术:

沉泥井就是带沉泥槽的检查井。该井可以把污水中泥土等杂质聚集起来,泥土可以在该井内沉淀,一般适用于市政排污工程,主要目的接一部分沿途居民的生活污水。

目前,在使用过程中,行人或者车辆均可能从沉泥井上的井盖上通过,会对沉泥井产生较大作用力和冲击力,影响沉泥井的结构强度,且容易使沉泥井产生沉降现象,影响到沉泥井和外界管路连接端产生缝隙,产生外泄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结构强度、防下沉效果好、具有缓冲减震效果的沉泥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泥井,包括井筒,井筒上设有连接管,其特征是:所述井筒的井口上设有与井盖连接的套筒,套筒和井筒通过缓冲段连接,缓冲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区、支承区和第二缓冲区,第一缓冲区和套筒连接,第二缓冲区和井筒连接,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均为弧形结构,井筒和套筒的外壁上均设有呈环形的第一加强筋,井筒的外壁上还设有沿井筒外壁竖向设置的第二加强筋,套筒的外壁上设有沿套筒外壁竖向设置的第三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相连接,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连接形成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一支承壁和内凹弧形结构的第二支承壁,井筒的侧壁外径由井筒的井口至井筒的井底呈递减状,井筒的井口外径和井筒的井底外径比值为1.06-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承区用于支承井盖对井筒产生的下压力,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均为弧形结构,具有更好得韧性,且受力更加均匀,可以增加套筒与支承区之间的连接强度,并提高减震缓冲效果,也可以增加支承区与井筒之间的连接强度,并提高减震缓冲效果,因此缓冲段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降低井盖对井筒产生的下压力,第一加强筋为环形结构且为多个,第一加强筋与井筒位于中心轴线上,第一加强筋可以增加井筒和套筒的结构强度,第二加强筋从套筒的开口端至套筒与缓冲段的连接端竖向设置,从而进一步增加套筒的结构强度,第三加强筋从井筒与缓冲段的连接端至井筒的底端竖向设置,从而进一步增加井筒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二加强筋上靠近缓冲段的一端和第三加强筋上靠近缓冲段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连接形成向外凸起第一支承壁和向内凹陷的第二支承壁,第一支承壁一端与第二支承壁一端相连接,第一支承壁另一端与第二加强筋连接,第二支撑壁另一端与第三加强筋连接,第一支承壁置于第一缓冲区的外侧,可对第一缓冲区起到加强作用,第二支承壁置于第二缓冲区的外侧,可以对第二缓冲区起到加强作用,且第一支承壁的结构与第一缓冲区的结构适配,第二支承壁的结构与第二缓冲区的结构适配,均为弧形结构,因此对能对缓冲段起到支承加强作用,又不会影响其缓冲效果,井筒的侧壁外径由井筒的井口至井筒的井底呈递减状,提高了井筒和土壤的抵触面积,从而减小井筒下沉的可能,当井筒的井口外径和井筒的井底外径比值低于1.06时,无法有效提高井筒和土壤的抵触面积,当井筒的井口外径和井筒的井底外径比值高于1.1时,由于井筒的井口要与井盖适配,并在保证井筒容积的情况下,要减小井筒的井底外径,会造成井筒过于狭长,不便使用,因此当井筒的井口外径和井筒的井底外径比值为1.06-1.1时,井筒的结构合理且能够有效减小井筒下沉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分别置于第一加强筋两侧的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轴向截面均为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均可以增加第一加强筋与井筒和套筒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加强效果,由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轴向截面均为三角形,三角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增加第一加强筋的结构强度,当套筒受力时,力可从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传递至第一加强筋上,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对第一加强筋与井筒和套筒之间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由于井筒需要埋置土壤中,第一加强筋用于增加与土壤的抵触面积,起到限制井筒下沉的效果,而此时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也可增加第一加强筋与井筒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筒包括置于连接管内的内接管,连接管和内接管通过倾斜壁连接,内接管与连接管之间形成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外接的管路时,管路可连接于内接管与连接管之间的卡槽内,增加连接稳定性,连接管和内接管通过倾斜壁连接,倾斜壁起到更好的连接支承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设有网状的第五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加强筋可以增加连接管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沉泥井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沉泥井实施例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沉泥井实施例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井筒,2-连接管,3-套筒,4-缓冲段,5- 第一缓冲区,6-支承区,7-第二缓冲区,8-第一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10-第三加强筋,11-第一支承壁,12-第二支承壁,21-第一支撑体,22-第二支撑体,30-内接管,31-倾斜壁,32-卡槽,40-第五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沉泥井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沉泥井,包括井筒1,井筒1上设有连接管2,其特征是:所述井筒1的井口上设有与井盖连接的套筒3,套筒3和井筒1通过缓冲段4连接,缓冲段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区5、支承区6和第二缓冲区7,第一缓冲区5和套筒3连接,第二缓冲区7和井筒1 连接,第一缓冲区5和第二缓冲区7均为弧形结构,井筒1和套筒3 的外壁上均设有呈环形的第一加强筋8,井筒1的外壁上还设有沿井筒1外壁竖向设置的第二加强筋9,套筒3的外壁上设有沿套筒3外壁竖向设置的第三加强筋10,第二加强筋9和第三加强筋10相连接,第二加强筋9和第三加强筋10连接形成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一支承壁 11和内凹弧形结构的第二支承壁12,井筒1的侧壁外径由井筒1的井口至井筒1的井底呈递减状,井筒1的井口外径和井筒1的井底外径比值为1.06-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承区6用于支承井盖对井筒1产生的下压力,第一缓冲区5和第二缓冲区7均为弧形结构,具有更好得韧性,且受力更加均匀,可以增加套筒3与支承区6之间的连接强度,并提高减震缓冲效果,也可以增加支承区6与井筒1之间的连接强度,并提高减震缓冲效果,因此缓冲段4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降低井盖对井筒1产生的下压力,第一加强筋8为环形结构且为多个,第一加强筋8与井筒1位于中心轴线上,第一加强筋8可以增加井筒1 和套筒3的结构强度,第二加强筋9从套筒3的开口端至套筒3与缓冲段4的连接端竖向设置,从而进一步增加套筒3的结构强度,第三加强筋10从井筒1与缓冲段4的连接端至井筒1的底端竖向设置,从而进一步增加井筒1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二加强筋9上靠近缓冲段 4的一端和第三加强筋10上靠近缓冲段4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加强筋9和第三加强筋10连接形成向外凸起第一支承壁11和向内凹陷的第二支承壁12,第一支承壁11一端与第二支承壁12一端相连接,第一支承壁11另一端与第二加强筋9连接,第二支撑壁另一端与第三加强筋10连接,第一支承壁11置于第一缓冲区5的外侧,可对第一缓冲区5起到加强作用,第二支承壁12置于第二缓冲区7的外侧,可以对第二缓冲区7起到加强作用,且第一支承壁11的结构与第一缓冲区5的结构适配,第二支承壁12的结构与第二缓冲区7的结构适配,均为弧形结构,因此对能对缓冲段4起到支承加强作用,又不会影响其缓冲效果,井筒1的侧壁外径由井筒1的井口至井筒1的井底呈递减状,提高了井筒1和土壤的抵触面积,从而减小井筒1下沉的可能,当井筒1的井口外径和井筒1的井底外径比值低于1.06时,无法有效提高井筒1和土壤的抵触面积,当井筒1的井口外径和井筒 1的井底外径比值高于1.1时,由于井筒1的井口要与井盖适配,并在保证井筒1容积的情况下,要减小井筒1的井底外径,会造成井筒 1过于狭长,不便使用,因此当井筒1的井口外径和井筒1的井底外径比值为1.06-1.1时,井筒1的结构合理且能够有效减小井筒1下沉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筋8包括分别置于第一加强筋8两侧的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的轴向截面均为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均可以增加第一加强筋8与井筒1和套筒3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加强效果,由于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的轴向截面均为三角形,三角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增加第一加强筋8的结构强度,当套筒3受力时,力可从第二加强筋9和第三加强筋10传递至第一加强筋8上,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对第一加强筋8与井筒1和套筒3之间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由于井筒1需要埋置土壤中,第一加强筋8用于增加与土壤的抵触面积,起到限制井筒1下沉的效果,而此时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也可增加第一加强筋8与井筒1 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筒1包括置于连接管2内的内接管30,连接管2和内接管30通过倾斜壁31连接,内接管30与连接管2之间形成卡槽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外接的管路时,管路可连接于内接管30与连接管2之间的卡槽32内,增加连接稳定性,连接管2和内接管30通过倾斜壁31连接,倾斜壁31起到更好的连接支承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2的外壁上设有网状的第五加强筋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加强筋40可以增加连接管2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