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槽下水系统偏心防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735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槽下水系统偏心防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槽下水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槽下水系统偏心防臭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水槽下水系统的防臭器的构成零件较多,如果与四通管螺接,另外还要安装螺母等,这样的防臭器结构存在这样的缺点:构成较复杂,或者是零件结构较复杂,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水槽下水系统偏心防臭器,包括上件和下件,所述上件和下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件包括上件本体,所述上件本体的下部为上件盖体,所述上件盖体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下件包括下件本体,所述下件本体的上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上件盖体的下方设有防臭上管,所述防臭上管位于上件的中心,防臭上管的底部为开放式;所述下件的上部设有防臭下管,所述防臭下管位于下件本体的偏心位置处,防臭上管与防臭下管错开设置,所述防臭下管的顶部为开放式。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上件和下件之间安装密封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防臭上管口部与防臭下管口部之间高度差符合国家标准。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上件与四通管为一体结构,上件设有外螺纹,下件设有内螺纹,上件和下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防臭下管与防臭上管之间错开设置,防臭上管口部与防臭下管口部之间高度差符合国家标准。水的流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流水从上件本体流入后经过防臭上管到达下件,随着水流越聚越多直至防臭下管的顶部,最后水流通过防臭下管向下流动,蓄水区域始终保持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封水深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下水器的防臭结构进行了改进,将上件与四通管设计为一体,简化了下水系统的结构,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并且该零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下水器、下水管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上件;11、上件本体;12、上件盖体;13、外螺纹;14、防臭上管;20、下件;21、下件本体;22、内螺纹;23、防臭下管;30、密封圈;50、蓄水区域;H、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槽下水系统偏心防臭器,包括上件10和下件20,所述上件10和下件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件10包括上件本体11,所述上件本体11的下部为上件盖体12,所述上件盖体12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13;所述下件20包括下件本体21,所述下件本体21的上部设有内螺纹22,所述内螺纹22和外螺纹13配合;上件盖体12的下方设有防臭上管14,所述防臭上管14位于上件10的中心,防臭上管14的底部为开放式;所述下件20的上部设有防臭下管23,所述防臭下管23位于下件本体21的偏心位置处,防臭上管14与防臭下管23错开设置,所述防臭下管23的顶部为开放式。

所述上件10和下件20之间安装密封圈30。

所述防臭上管14口部与防臭下管23口部之间高度差H符合国家标准。

实际工作中,如图1所示,上件10与四通管为一体结构,上件10设有外螺纹13,下件20设有内螺纹22,上件10和下件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防臭下管23与防臭上管14之间错开设置,防臭上管14口部与防臭下管23口部之间高度差H符合国家标准。水的流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流水从四通管流入后经过防臭上管14到达下件20,随着水流越聚越多直至防臭下管23的顶部,最后水流通过防臭下管23向下流动,蓄水区域50始终保持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封水深度。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